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有望保持3-5年的高成长 高速公路股分析

(2005-12-09 17:41:53)
2005-12-08 13:12       中信证券
下半年公路股遭遇到寒流。但我们认为,网络效应的故事仍将延续,毕竟与H股相比,股改后的公路股将具有优势。尤其看好赣粤高速、楚天高速、现代投资未来的发展前景。
网络效应的故事将延续 

  从去年下半年以来,公路板块成为股市中一道亮丽的风景。干线贯通带来的网络效应的故事逐渐深入人心。进入今年10月份,市场上风云突变,公路股一波又一波地大幅下调,成了基金回避的烫手的“山芋”。

  我们认为,2006年“网络效应”的故事还能够延续。因为干线公路股不仅具有防御性而且还具有成长性,而且干线公路公司能够保持3-5年的高增长。

  我们推荐干线公路股的主要理由是:随着2003年底“同三”线、“京珠”线等中国几条主要的高速公路干线开始全线贯通,车流量的增长加快了,能够达到20%以上,有些甚至超过30%。而此前车流量增长非常缓慢,一般保持在10%左右。而且,随着纵横交错的支线公路不断与干线连接,网络效应日益显著。

  第二个理由是中国的工业化处于重化工时代,货运的需求快速增长,一般会超过GDP的增长。

  第三个理由是治理超载。我们认为这个因素很快会由负面转化为正面。

  第四个理由是汽车保有量的迅速增加,并由此带来的旅游和休闲的消费升级。

  公路股不会就此沉寂

  公路的风险集中在经营风险上。分流风险是公路最大的风险,一旦出现长大的竞争性干线,则公司的收益可能会出现严重的恶化。这种风险随着公路建设的进程会逐渐出现,但目前它还没有成为主要的风险。

  大修风险是另一个主要的风险,很多高速公路是九十年代中期修建的,现在都到了高养护支出阶段,有的已经完成了部分大修,有的正在大修。这是需要重点关注的一个风险,也是影响研究员盈利预测的主要因素。

  还有一个是公司治理风险。总的说来,公路公司的信息披露越来越规范了,但也有个别公司存在着一些风险。

  这些风险令机构投资者抛弃了公路股,但是,我们坚信2006年公路股的行情仍会出现。

  首先是因为陆路交通在中国还处于短缺状态,尤其是在一些大的运输通道上。这也是为什么交通部和铁道部都提出了2020年之前公路和铁路各2万亿的投资目标。中国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有一个特殊的现象:除了拥有用之不竭的廉价劳动力以外,似乎还有取之不尽的资本。结果就是处于短缺状态的行业是非常少的,陆路交通的短缺主要是由于铁路投融资体制还有一些问题。

  其次是网络效应还会发挥作用。8%的GDP的增长要求8%的车流量的增长,同时对应着高速公路15%以上的车流量的增长,而周转量的增长一般要超过20%。也就是说,明年干线公路股的业绩的较高增长是有保证的。

  计重收费将全面展开

  2006年中国将继续加大对公路超载的高压执法力度,车辆通行费计重收费工作将全面铺开。通过经济和价格手段,鼓励车辆合法装载运输,切断运输业户超限超载运输的经济链条。同时,结合养路费和通行费征收方式等政策的调整,进一步调节超限超载的经济利益关系。

  楚天高速将于12月份开始实行计重收费。从已经实行计重收费的皖通高速、宁沪高速和部分实行的中原高速、山东基建等公司的情况看,一般可实现收入增长10%左右,是公路公司的较大利好。

  2006年平均市盈率不到10倍

  高速公路收费和上市并不只是中国特有的现象,国外一些国家也对高速公路实施收费,并且也有一些国家存在高速公路上市公司。因此,可以用我国的高速公路股与国外的类似公司做一些比较。

  目前A股上市的高速公路公司有16家,内地高速公路在H股上市的有5家,香港本地类似高速公路在H股上市的有4家。我们在计算A股高速公路的各项指标时,以我们前期推荐的干线高速公路股为主,剔除了高速公路收费占主营收入低于50%、亏损的、以及市盈率巨高的一些公司等。

  依据前面的计算结果来看,目前A股上市的高速公路公司的平均市盈率为18.1倍,市净率为1.62倍,除了香港H股,A股上市的高速公路公司的市盈率和市净率都具有优势,同时考虑干线高速公路股的未来增长前景和实施股改,某种程度上说明我国高速公路股具有一定的投资价值。

  假设高速公路股改平均对价水平为每10股送3股,股改完成后,A股上市的主要高速公路公司2005年的平均市盈率12.5倍,2006年的平均市盈率不到10倍。以2005年三季度数据计算的平均市净率也就1.35倍。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