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版连环画为什么不能超越老版连环画?
(2014-10-24 09:33:54)
一直以来,连环画因为它的内容形象生动、通俗易懂、阅读省时,而深受老、青、少等大众读者的喜爱。与自书不同,连环画不仅具备文学的欣赏性,而且还具有绘画艺术的欣赏性,因此,它的收藏价值是非常高的。例如,50、60年代的一些老版本连环画,其现在的价格由当时的几分钱、几毛钱升值到了几百元、几千元,甚至上万元。这些老版本连环画之所以收藏价值很高,不只是因为其年代陈旧,市面上很少,而主要是因为它的绘画绘得特别好,风景、人物栩栩如生,具有很强的辨认性;文字叙述与画的对应也很恰到好处。相反,在80、90年代之后的连环画,虽然在现在的市面上也几乎没有了,但它的收藏价值显然与50、60年代的连环画不可比拟,因为它的绘画要逊色很多,画中的很多人物不仅不生动,而且也难以辨认;其绘画与文字的联系很差,绘画似乎成了一种多余的装饰,没有多少欣赏的价值。
为了再现50、60年代的连环画,近几年来,一些美术出版社如上美、人美、辽美、河北美术、安徽美术、天津美术等相继再版了过去的部分老版本连环画,尽管其纸张的品质和印刷的质量比原版的要好,价格也比原版的要低几倍,但是,这些再版书却没有过去“洛阳纸贵”的发行量,为什么呢?难道因为电视、电脑的出现,导致现在它仅仅是少数人的奢侈品吗!我个人认为这不是主要的原因,主要的原因是目前这些再版书还存在以下几个问题:
第一,从内容上来看,与其说这些再版书是再版书,倒不如说这些再版书是翻版书,它与高质量的盗版书没有什么差别!因为,所谓再版书其真正意义是要超越原版书,即它必须是在原版书的基础上有所改进和创新,它既要保留原版书的优点,同时还要摈弃并改进原版书上的一些缺陷。再版老版本连环画时,老版本的绘画方面显然是很难超越的,只有尽可能地复制和保留,但它的文学内容方面和其他方面却还是存在有待改进的地方。例如,比较上美在50年代和80年代分别出版的两套《西汉演义》连环画,显然,50年代出版的那套绘画质量要高于80年代出版的那套绘画质量!尽管如此,但50年代的那套连环画在文学内容上却比80年代的那套要差一些,其中,尤其是表现在80年代的那套最后一集《未央宫》里,叙述汉高祖刘邦要杀蒯彻时,蒯彻的一番精彩的辩白上。这样一段体现古人语言和智慧的故事,在50年代的那套连环画里却没有!如果再版时能够将50年代出版的那套绘画内容和80年代出版的那套文学内容融合在一起,那它的收藏价值肯定就得到了提升。遗憾的是,上美在2004年再版《西汉演义》这套连环画时,仅仅是翻版了50年代的那套连环画,没有弥补其中的缺陷。又比如,天津人美再版的《聊斋志异》连环画,它的绘画肯定是没说的,完全保留了老版本的绘画质量,然而,拿它的文字内容叙述与经济日报社出版的那套《聊斋志异》来比较,那么,后者的文学欣赏价值要高一些。再有,河北美术出版社再版的《西游记》,对于原版本上一个非常重要的缺陷:即没有孙悟空大闹天宫后被如来佛压在五行山下这样一段非常精彩的内容,却在再版书中仍然被继续保留了下来。------等等这些,由于篇幅关系,在这里不一一例举。收藏这样的再版书,与收藏盗版书又有什么本质的区别呢?
第二,在开本大小的设计上,过去老版本的连环画,无论是哪个出版社出版的,其开本的大小基本上都是64K的,这种开型比较适合于作为随身携带的口袋书。但是,现在的再版连环画,其开本大小多数是设计为50K的,甚至更大一点的开型!这种开型放在书架上显然是浪费空间,而作为口袋书又有些大了,即使把它放在公文包里也显得过大。同时,不同出版社再版的连环画除了设计的开本大小不齐外,所设计的各种形式的精品包装盒也大小不一,无论是堆放在箱子里还是叠放在书柜里都不合适,浪费的空间很大,并且成本也很高。对私人家庭来说,如果买的这样的再版书多了,都不知道该怎样来摆放和收藏!因此,站在消费者的角度,我认为再版书的开本大小,各出版社应该设计成基本统一的型号,并且大体上可以分为三类:一类是32K竖翻式的,这种开型是最适合摆放在书架上的。另一类是小开型的随身携带的口袋书,由于要求价格低廉,其开本的大小设计得越小越好;我到过一些城市,发现一些中小学门口的地摊上就有开型为128K或160K平装的盗版连环画,价格为0.5元或1元,很受中小学生的喜爱,因此可以借鉴。再有一类精品盒装,既然是收藏和赏玩,其开本的大小也是越小越好。如人美2005年出版的袖珍精品微藏再版连环画、上美出版的袖珍成语故事和典故故事再版连环画等,其实是精品盒装收藏最佳的开型设计,这种开型占用空间小,便于收藏,是非常值得推广。
第三,老版本连环画还有一个比较突出的缺陷就是,不同出版社出版的连环画,相互之间各自为阵、不成系列,其内容的联系性、整体性、全面性和系统性较差。而到了80、90年代之后,一些出版社虽然也想到了这一点,并且还出版了不少系列连环画丛书,其中,比较好的如浙江人美1987年出版的《世界文学名著连环画系列丛书》、山东友谊书社*****出版的《世界儿童文学名著大画库系列丛书》等,但是其绘画的质量与50、60年代的连环画相比,还是差了一截。特别是有些系列连环画丛书如湖南少儿出版社1995出版的《金庸武侠小说连环画丛书》、华夏出版社1997年出版的《家将系列连环画丛书》等,其绘画的质量更是不敢恭维!收藏它们实在没有多少意义。因此,如果我们把50、60年代不同出版社出版的连环画和80、90年代的一起统一收集起来,进行整理、加工、取长补短,并分门别类地加以选择和改进,然后设计成各种系列的连环画丛书,按统一的开本大小依次再版出来,那么,可以相信这些再版书一定会受到广大读者的喜爱。比方说,将上美出版的《东周列国》、《西汉演义》、《三国演义》和其它出版社出版的《前后汉演义》、《两晋演义》、《隋唐演义》、《五代十国演义》、《唐史》、《宋史》、《元史》和《清宫演义》等进行统一整理、编绘和改进,按统一的开本大小可以再版出一套《中国历史演义丛书》。再比方,可以将福建、河北和人美等出版社出版的《杨家将》、《呼家将》、《岳家将》、《岳家小将》、《狄青演义》、《罗家将》、《罗通扫北》、《粉妆楼》、《薛仁贵征东》、《薛丁山征西》、《薛刚反唐》等整理改编,再版出一套《中国古代家将演义丛书》。还有,可以将上美、人美、天津和福建美术等出版社各自出版的《中国古代戏剧连环画册》合编成一套《中国古代戏剧连环画大全》。------等等这些,可以统一再版出很多系列。
综上所述,要处理好以上三个问题,使再版书不再是翻版书,而是真正意义的再版书,就需要各个出版社摈弃各自为阵的思想,相互分工与合作,取长补短,优势互补,才能给广大读者奉献出更好的连环画作品,使连环画这个璀璨的明珠在中国乃至世界永保青春!
为了再现50、60年代的连环画,近几年来,一些美术出版社如上美、人美、辽美、河北美术、安徽美术、天津美术等相继再版了过去的部分老版本连环画,尽管其纸张的品质和印刷的质量比原版的要好,价格也比原版的要低几倍,但是,这些再版书却没有过去“洛阳纸贵”的发行量,为什么呢?难道因为电视、电脑的出现,导致现在它仅仅是少数人的奢侈品吗!我个人认为这不是主要的原因,主要的原因是目前这些再版书还存在以下几个问题:
第一,从内容上来看,与其说这些再版书是再版书,倒不如说这些再版书是翻版书,它与高质量的盗版书没有什么差别!因为,所谓再版书其真正意义是要超越原版书,即它必须是在原版书的基础上有所改进和创新,它既要保留原版书的优点,同时还要摈弃并改进原版书上的一些缺陷。再版老版本连环画时,老版本的绘画方面显然是很难超越的,只有尽可能地复制和保留,但它的文学内容方面和其他方面却还是存在有待改进的地方。例如,比较上美在50年代和80年代分别出版的两套《西汉演义》连环画,显然,50年代出版的那套绘画质量要高于80年代出版的那套绘画质量!尽管如此,但50年代的那套连环画在文学内容上却比80年代的那套要差一些,其中,尤其是表现在80年代的那套最后一集《未央宫》里,叙述汉高祖刘邦要杀蒯彻时,蒯彻的一番精彩的辩白上。这样一段体现古人语言和智慧的故事,在50年代的那套连环画里却没有!如果再版时能够将50年代出版的那套绘画内容和80年代出版的那套文学内容融合在一起,那它的收藏价值肯定就得到了提升。遗憾的是,上美在2004年再版《西汉演义》这套连环画时,仅仅是翻版了50年代的那套连环画,没有弥补其中的缺陷。又比如,天津人美再版的《聊斋志异》连环画,它的绘画肯定是没说的,完全保留了老版本的绘画质量,然而,拿它的文字内容叙述与经济日报社出版的那套《聊斋志异》来比较,那么,后者的文学欣赏价值要高一些。再有,河北美术出版社再版的《西游记》,对于原版本上一个非常重要的缺陷:即没有孙悟空大闹天宫后被如来佛压在五行山下这样一段非常精彩的内容,却在再版书中仍然被继续保留了下来。------等等这些,由于篇幅关系,在这里不一一例举。收藏这样的再版书,与收藏盗版书又有什么本质的区别呢?
第二,在开本大小的设计上,过去老版本的连环画,无论是哪个出版社出版的,其开本的大小基本上都是64K的,这种开型比较适合于作为随身携带的口袋书。但是,现在的再版连环画,其开本大小多数是设计为50K的,甚至更大一点的开型!这种开型放在书架上显然是浪费空间,而作为口袋书又有些大了,即使把它放在公文包里也显得过大。同时,不同出版社再版的连环画除了设计的开本大小不齐外,所设计的各种形式的精品包装盒也大小不一,无论是堆放在箱子里还是叠放在书柜里都不合适,浪费的空间很大,并且成本也很高。对私人家庭来说,如果买的这样的再版书多了,都不知道该怎样来摆放和收藏!因此,站在消费者的角度,我认为再版书的开本大小,各出版社应该设计成基本统一的型号,并且大体上可以分为三类:一类是32K竖翻式的,这种开型是最适合摆放在书架上的。另一类是小开型的随身携带的口袋书,由于要求价格低廉,其开本的大小设计得越小越好;我到过一些城市,发现一些中小学门口的地摊上就有开型为128K或160K平装的盗版连环画,价格为0.5元或1元,很受中小学生的喜爱,因此可以借鉴。再有一类精品盒装,既然是收藏和赏玩,其开本的大小也是越小越好。如人美2005年出版的袖珍精品微藏再版连环画、上美出版的袖珍成语故事和典故故事再版连环画等,其实是精品盒装收藏最佳的开型设计,这种开型占用空间小,便于收藏,是非常值得推广。
第三,老版本连环画还有一个比较突出的缺陷就是,不同出版社出版的连环画,相互之间各自为阵、不成系列,其内容的联系性、整体性、全面性和系统性较差。而到了80、90年代之后,一些出版社虽然也想到了这一点,并且还出版了不少系列连环画丛书,其中,比较好的如浙江人美1987年出版的《世界文学名著连环画系列丛书》、山东友谊书社*****出版的《世界儿童文学名著大画库系列丛书》等,但是其绘画的质量与50、60年代的连环画相比,还是差了一截。特别是有些系列连环画丛书如湖南少儿出版社1995出版的《金庸武侠小说连环画丛书》、华夏出版社1997年出版的《家将系列连环画丛书》等,其绘画的质量更是不敢恭维!收藏它们实在没有多少意义。因此,如果我们把50、60年代不同出版社出版的连环画和80、90年代的一起统一收集起来,进行整理、加工、取长补短,并分门别类地加以选择和改进,然后设计成各种系列的连环画丛书,按统一的开本大小依次再版出来,那么,可以相信这些再版书一定会受到广大读者的喜爱。比方说,将上美出版的《东周列国》、《西汉演义》、《三国演义》和其它出版社出版的《前后汉演义》、《两晋演义》、《隋唐演义》、《五代十国演义》、《唐史》、《宋史》、《元史》和《清宫演义》等进行统一整理、编绘和改进,按统一的开本大小可以再版出一套《中国历史演义丛书》。再比方,可以将福建、河北和人美等出版社出版的《杨家将》、《呼家将》、《岳家将》、《岳家小将》、《狄青演义》、《罗家将》、《罗通扫北》、《粉妆楼》、《薛仁贵征东》、《薛丁山征西》、《薛刚反唐》等整理改编,再版出一套《中国古代家将演义丛书》。还有,可以将上美、人美、天津和福建美术等出版社各自出版的《中国古代戏剧连环画册》合编成一套《中国古代戏剧连环画大全》。------等等这些,可以统一再版出很多系列。
综上所述,要处理好以上三个问题,使再版书不再是翻版书,而是真正意义的再版书,就需要各个出版社摈弃各自为阵的思想,相互分工与合作,取长补短,优势互补,才能给广大读者奉献出更好的连环画作品,使连环画这个璀璨的明珠在中国乃至世界永保青春!
前一篇:石榴的功效和药用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