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电路制作(1)——充电自停电路
 (2010-04-24 17:12:31)
	
			
					(2010-04-24 17:12:31)		| 标签: 教育 | 分类: 实用电路制作 | 
充电自停电路
一、实验目的
1. 
2. 
3. 
二、实验设备及材料
1. 
2. 
3. 
三、电路设计目的及实验原理
一般普通的镍氢充电器,都采用恒流充电,而且没有充电停止功能,往往导致电池常常处于过渡充电状态,这样会大大缩短镍氢电池的使用寿命。本实验的目的就是设计一种电路,任意一种简易充电器加上这个电路后,都具备电池充满电后,充电器能自动切断对电池充电的功能。如图1所示,
http://s3/middle/416ec1ect84f7ffa7ff22&690 
如果让开关在电池充满电后能及时自动断开,那么我们的设计目的就能达到,关键问题在于如何实现这一功能?
对于开关的工作状态只有导通和断开两种,我们可以用三极管来代替这个开关,如图2所示,在电池未充满电时给三极管基极加一“高电平”使其保持饱和导通,而电池充满电时给三极管基极施加一个“低电平”使其处于截止。如何让三极管能随电池的充电状态自动进行开、关状态的切换呢?这需要了解镍氢电池的充电特性。根据镍氢电池充放电特性曲线可知,镍氢电池放电结束时,放电终止电压为1.0V,充电时,电池在很短的时间内达到1.2V,当镍氢电池在充电结束时,其充电终止电压为1.5V。可见,充电电池两端的电压随充电过程的进行在不断的发生变化,我们可以设计一个电路来检测充电电池两端变化的电压,当电池电压没有达到充电终止电压时,检测电路始终输出一个“高电平”信号,用来控制三极管,使其饱和导通(相当于K闭合),当检测电路检测到电池电压达到设定的充电终止电压时,检测电路始终输出一个“低电平”信号,使三极管始终处于截止状态(相当于K断开),这样的电路就达到了设计要求。如图3所示。
 
http://s15/middle/416ec1ect84f80031581e&690
四、实验步骤
1.用一个100Ω的电阻取代图3中的充电电池,与R和Q组成充电回路,按图4接线;
http://s5/middle/416ec1ect84f8006e7a74&690
 
2.调整图3中Rp1的值,用万用表监测Vref值,使其刚好为3.0V,并将实际的Vref电压值填入表1-1中;
3.在实验箱中找到如图5所示直流电压信号源输出端(OUT1),调节ADJ,使OUT1端对地输出电压为2.4V,然后用导线将图5中A点与图4中A’相连;
http://s13/middle/416ec1ect84f8009c3e3c&690
4.用万用表测出电阻R2两端电压值UR2,并记入表1-1中;
5.调节实验箱中的直流电压信号源的ADJ旋钮,使OUT1端对地输出电压从2.4V逐渐增加到3.01V,按表1-1测量UR2,并记入表1-1中。
6. 模拟电网电压在±10%内波动时,对参考电压值Vref的影响:
1)调节+5V~+18V直流稳压电源的输出电压,使其分别为5.4V和6.6V,然后测出对应的Vref值填入表1-2中。
 
表1-1
| Vref(V) |   | ||||||||
| UOUT1(V) | 2.4 | 2.6 | 2.8 | 2.9 | 2.96 | 2.98 | 2.99 | 3.00 | 3.01 | 
| UR2 (V) |   |   |   |   |   |   |   |   |   | 
| Q的状态 |   |   |   |   |   |   |   |   |   | 
 
表1-2
 
| 电源电压 参考电压 | Vcc=5.4V | Vcc=6.6V | 
| Vref(V) |   |   | 
 
五、实验报告
1、根据实验,简述图3电路工作原理。
2、根据表1-2实验数据,说明电路存在的缺点,如何改进?请写出具体措施,并对图3的Vref参考电压的获取重新设计一个电路,使Vref不随Vcc的波动而发生变化。(提示,参看附录第6项)
3、给图3电路增加一个充电状态指示电路,使电路实现:充电结束前,指示灯处于点亮状态;充电结束后,指示灯熄灭的充电状态指示功能。
4、思考,如果三极管S8050的最大集电极功耗为0.8W、S8050饱和导通压降为0.2V,则在充电电路中,这样一只三极管允许流过的最大充电电流为多少A?
 
 
 
附录:
1. 电池的容量通常用Ah(安时)表示,1Ah就是能在1A的电流下放电1小时。单元电池内活性物质的数量决定单元电池含有的电荷量,而活性物质的含量则由电池使用的材料和体积决定,因此,通常电池体积越大,容量越高。与电池容量相关的一个参数是充电电池的充电电流。充电电池的充电电流通常用充电速率C表示,C为充电电池的额定容量。例如,用2A电流对1Ah电池充电,充电速率就是2C;同样地,用2A电流对500mAh电池充电,充电速率就是4C。
2.标称电压:电池刚出厂时,正负极之间的电势差称为电池的标称电压。标称电压由极板材料的电极电位和内部电解液的浓度决定。当环境温度、使用时间和工作状态变化时,单元电池的输出电压略有变化,此外,电池的输出电压与电池的剩余电量也有一定关系。单元镍镉电池的标称电压约为1.3V(但一般认为是1.25V),单元镍氢电池的标称电压为1.25V。
3.放电终止电压:是指充电电池电压下降到电池不宜再继续放电的最低工作电压值。如果电压低于放电终止电压后充电电池继续放电,电池两端电压会迅速下降,形成深度放电,这样,极板上形成的生成物在正常充电时就不易再恢复,从而影响电池的寿命。放电终止电压和放电率有关。镍氢电池的放电终止电压一般规定为1V(按5h率放电)。而镍镉电池的放电终止电压和放电速率的关系如下表所示。
| 放电率 | 放电终止电压(V) | 
| 8h率 | 1.1 | 
| 5h率 | 1.0 | 
| 3h率 | 0.8 | 
| 1h率 | 0.5 | 
4. 
5. 
6. 
VKA=(1+R1/R2)Vref进行计算,其中Vref=2.49V
 
 

 加载中…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