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自白书:爸爸的歉疚

(2009-08-19 13:39:15)
标签:

健康

疝气

肿块

腹腔

腹股沟

育儿

自白书:爸爸的歉疚

文/三人行

计划没有变化快,意外总是不经意就出现。原本留好假期时间为淼淼做手术的,不想他满身不明原因的起了很多疱疹,我虽学医,也没有搞懂是那种类型,后经医生诊断为“昆明疹”。这一推就是二十几天,主要是对手术有影响。

为什么要做手术?这是爸爸一直歉疚的,淼淼八九个月时得了疝气,说不上是大病,况且幼儿有一定比例的发病率,特别是男孩子。可作为医生出身的我们竟然疏忽了这个发育阶段的特别注意事项,是不该的。

毕竟发生了,只有面对。随后用了各种方法,但淼淼好动异常,用法用药不显,疝口越来越大,还发生了五六次险情,有两次半夜嵌顿一度出现急诊,后又复位了,爸爸都变成了复位手法高手了。小孩和大人都很紧张,婆婆和奶奶带看也有压力,担心爬上跳下损伤到肠管。

爸爸歉疚的还有:自以为对中医药有感悟的我,却没有坚持给你用药调治。但凡你不吃药闹情绪就放弃,药是开了丢,煮了又倒。不过申明:不是不相信中医,是自己坚持不够。

到现在,我们放弃了保守疗法(婆婆坚决反对手术,单独成文),决定手术了。本可以少受一刀之罪,淼淼不要怪罪爸爸妈妈。理由:

——疝口太大,经常掉下来:

——爱运动,好发急诊危险;

——送幼儿园,老师不敢接收;(本来可以让家人多带一段时间,但老人身体均不好)

等等………好像不太充分?

就要安排手术了,但愿一切顺利!!

我坚信一定成功。

 

※※※※※※※※※※※※※※※※※※※※※※※※※※※※※※※※※※※※※※※※※※※※※

 

链接:【疝气的形成】
  疝气(colic,hernia)疝气的形成原因,即人体组织或器官一部分离开了原来的部位,通过人体间隙、缺损或薄弱部位进入另一部位。俗称“小肠串气” ,有脐疝、腹股沟直疝、斜疝、切口疝、手术复发疝、白线疝、股疝等。疝气多是因为咳嗽、喷嚏、用力过度、腹部过肥、用力排便、妇女妊娠、小儿过度啼哭、老年腹壁强度退行性变等原因引起。
  疝气的形成和患者的体质有着很大的关系。
  中医认为,疝气病是由于小孩发育不健全,老年人体质虚弱、中气不足、寒气、湿气、浊气、怒气乘虚进入导致气血运行受阻不畅滞留,腹腔内产生负压,导致腹腔内气压增大,迫使腹腔内的游离脏器如:小肠、盲肠、大网膜、膀胱、卵巢、输卵管等脏器见孔就钻,也就是说导致疝气的根本原因就是气血不畅。
  疝气的症状最主要的是在腹股沟区,可以看到或摸到肿块。婴儿多系母亲在换尿布时发现,较大的小儿则多于入浴时或健康门诊时发现的。引起肿块出现的诱因是腹压的上升,最常见的原因是哭泣,其他的还有咳嗽、排便、排尿等。较年长的小孩可令其站立,腹部用力也可诱发肿块的出现,肿块可能只见于腹股沟区,有些则会到达阴囊或阴唇。当病儿安静或睡眠时,则忽隐忽现。肿块系由腹腔内的器官脱出到疝气袋所形成,脱出的器官以小肠居多,因此摸起来感觉柔软,退回去时常会伴有咕噜咕噜的杂音,其他如大肠、阑尾、大网膜等亦可能脱出。女性则以卵巢脱出较多,因此常可摸到似拇指大、较硬且多半有压痛的肿块。
  除了可以看到或摸到肿块之外,有些小孩会有便秘、食欲不振、吐奶等现象,也有些可能会变得易哭、不安等。阴囊疝气太大则会引起行动的不便。

 

【疝气的危害】
  疝气首先影响患者的消化系统,从而出现下腹部坠胀、腹胀气、腹痛、便秘、营养吸收功能差、易疲劳和体质下降等症状。又由于腹股沟部与泌尿生殖系统相邻,所以老年患者易出现尿频、尿急、夜尿增多等膀胱或前列腺疾病;小孩则可因疝气的挤压而影响睾丸的正常发育;而中青年患者则易导致性功能障碍。还由于疝囊内的肠管或网膜易受到挤压或碰撞引起炎性肿胀,致使疝气回纳困难,导致疝气嵌顿,以及肠梗阻、肠坏死、腹部剧痛等危险情况。

 

【疝气治疗的方法】

1、保守疗法保守治疗主要有药物疗法和疝气带疗法两类
  药物疗法:能缓解疝气导致的腹胀、腹痛、便秘等症状,从而使疝气减轻;不足之处是无法控制疝气脱出。常用中成药有疝气内消丸、桔核丸、补中益气丸等;或用肉桂研末醋调,纱布包敷脐部等。
  疝气带疗法:能迅速阻止疝的凸出,从而能有效阻止疝气发展、缓解疝气导致的腹胀、腹痛、便秘等症状。疝气带治疗型可以治愈根治。缺点是只能治疗可复性小肠疝,无法治疗水疝。

2、手术疗法
  手术疗法有疝修补术、疝补片修补术、疝腹腔镜修补术三类
  疝修补术:通过将缺损周围组织缝合修补疝环口
  疝补片修补术:用一种补片材料覆盖缺损修补疝环口
  疝腹腔镜修补术:是通过腔镜完成疝补片修补术
  减轻出现疝气痛的方法
  大腿上方根部,医学上叫“腹股沟”,是男性最容易发疝气的部位。斜疝常常从下腹部腹壁内的腹股沟管向外突出,或直接进入阴囊。这种疝气的特点是肿块时有时无,往往在站立、行走或咳嗽,特别是在做重体力劳动时突出来,局部常有坠胀和不适感。此时应立即停止劳动,并卧床休息,平稳呼吸,痛块就会慢慢回纳入腹腔。如果休息后,肿物仍未消失,可用手缓慢推送肿物回纳腹腔。对于上述方法仍不能恢复的疝气,还可以试用垫高臀部或头低足高位,再用手持续缓慢地将疝块推向腹腔,动作应轻柔,以防肠管破裂。对于疝气复位后,特别是疝块突出时间较长的病人,一定要注意观察腹部情况,如果出现腹痛加重,局部有压痛和反跳痛,应立即上医院看病,可能要手术治疗。
  对于另一类不能回纳的疝气,叫“嵌顿疝”,此时会疼痛加剧,肿块紧张发硬。如果嵌顿的时间较长,千万不要盲目地把肿块推回腹腔。因为被嵌顿的肠管可能已发生缺血坏死,假如强行推回到腹腔,则有可能发生肠坏死、穿孔的危险。对于这类病人应立即去医院治疗,不要存在侥幸心理,以免耽误治疗。对于反复出现疝气的病人,应选择适当的时机,通过手术修补来达到根治的目的。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