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英语自然拼读法教学初探>>实验计划
(2016-03-22 10:18:15)
标签:
教育 |
分类: 计划总结 |
一、问题的提出
1、小学英语教学的尴尬
我国小学英语教学由于历史和现实等各种原因发展速度并不快,而英语语音教学更是被大部分老师所忽略的部分,老师只强调学生简单百宝箱地模仿,没有重视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更没有重视学生学习的实际效果,制约了学生进一步发展,为以后学生的学习埋下了隐患。本是以培养孩子们学英语的兴趣为主要目的的小学英语教学,尴尬地穿上了压制孩子兴趣的外衣。
2、寻求打开压制孩子学习英语兴趣的钥匙
在小学低年级英语课堂上,要让学生体验掌握语音的好处,逐步打破学生们“英语难”的畏惧心理。 在具体教学过程中,应通过分层教学,从简到难,首先让学生熟练掌握26个英语字母的发音、书写、分类(辅音、元音、半元音)。让孩子了解每个英语字母都有自己的名字和语言。,再通过归纳、对比及儿歌等灵活多样的方法,让学生从思想上意识到字母、音素、单词的关系,为下一步的拼音教学打下基础,其次,让学生制作字母卡片、拼读单词卡片,利用课下时间,通过游戏的形式和同学之间练习单词发音。适当改进教材编排并引导学习单词的自然拼读规则这就是我们的钥匙。
3、课题概念的界定
语音教学
语音是语言存在的物质基础,英语语音教学是整体教学发展的起点,也是教学的第一关,并始终影响着以后的其它教学。作为交际工具的语言首先是有声语言,文字不过是有声语言的记录符号,语音作为语言存在的物质基础,不仅是语言的本质,也是语言教学的基础。
在小学语音的教学目标为: 1.)正确读出26个字母。
2.)了解简单的拼读规律。3.)了解单词有重音,句子有重读。
4. )了解英语语音包括连续,节奏,停顿,语调等现象。
4、问题解决学习的理论依据
1、 符合《小学英语新课标》的要求。
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92011版)》“二级要求”中对语音教学的要求:
1.)正确读出26个字母。
2.)了解简单的拼读规律。
3.)了解单词有重音,句子有重读。
4. )了解英语语音包括连续,节奏,停顿,语调等现象。
2、关注学生作为“整体的人”的发展。承认学习过程的价值,注重在过程中把知识融入到个体的整体经验。实践证明,学好英语语音对学生以后的英语学习具有极大的推动促进作用,使学生在以后学习听、说、读、写方面能更加高效快速、轻松有趣。
3、自然拼音法(Phonics 教学法 )
英语共有26个字母。同一个字母或字母组合可以有不同的读音,而不同的字母和字母组合又可以有相同的读音。所以读英语需要借助一套标音法。
5、国内外研究现状以及研究的目的意义
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
目前,关于英语语音教学已经有很多的研究,比如已经有英汉语音系对比在英语语音教学中的作用;改善英语语音课堂中的语音学习;语音模仿和语音意识对外语学习的效用;初中英语教师的语音素质提高与语音教学策略等等方面的研究。但是对于小学语音教学及其策略方面的研究还不是很完整,缺乏相关的系统研究和资料。鉴于此,再加上小学英语语音教学的重要性和迫切性,因此选择研究小学英语低年级语音教学策略的实践研究作为此次研究课题,探讨低年级英语语音教学的有效策略。
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语音是听力的基础,只有打好了语音这个基础,才能奠定未来英语学习的基础。学不好语音,它将严重影响以后的教学进度,影响学生的语言能力和学习能力的发展。英语语音教学是入门阶段英语教学的关键,所以,英语语音训练要贯彻始终,从一开始就要严格要求,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发音习惯。本课题着眼于针对小学英语语音教学发展中的相关问题,提出策略化建议,探讨低年级英语语音教学方法的积极意义及其实践效果。从实践角度看,本课题的研究立足于英语语音教学的历史和现状,通过这一研究、分析,探索具有针对性的解决问题的策略化建议,为以后教学的组织开展提供一定的参考。
二、研究内容、
1、 教师在选择内容和材料时,应根据研究选择教材的依据和内容为前提,要考虑难易程度,考虑内容是否符合学生的心理特点与兴趣, 是否吸引学生等。
2、 从小学三年级各班中随机抽取一个班进行试验,主要让学生感知语音语调,并探讨如何在字母教学中渗透语音教学。
3、
三、研究方法及研究对象:
研究方法:
1 行动研究法;2 个案研究法;3并辅以文献查阅法;5经验总结法和课堂实录法。
研究对象:
采取抽样研究,抽取实验教师所教班级为实验班,其他平行班为非实验班。实验班具体安排如下:三。四年级平行班一至六班。
四、研究假设
本研究改变语音教学方面以前始低年级学生只是模仿发音的观念。另外在实际教学中,老师经常因教学时间的限制,降低语音教学要求,导致二级语音目标很难轻松完成。而在本研究过程中,根据低年级学生的特点,选择灵活多样的方法,期望让学生轻松愉快地完成二级语音目标。
五、研究设计
本课题主要采用等组实验法。
1中后期测验:对三年级下学期各班进行1至2次的能力测试,统计实验组、控制组基础水平。主要的测验包括对字母、单词发音的测验;听发音写单词能力的测验;给出单词拼读单词能力等测验。
2、实验因素:主试教师按照年级不同进行不同内容的教学。三年级重点教学生字母及单词的发音,加强训练听音写词和见词拼读的能力。
3、无关变量控制:
(1)主试教师的控制:由于是等组实验,故参加试验的教师与未参加试验的教师的总体水平应大致相同。
(2)被试学生的控制:使实验组、控制组学生的基础水平对等,做好实验班的纪律管理工作。由于语音教学细琐繁杂,因此任课教师应有较强责任心,对学生一视同仁,热情帮助。
4、评价结果(因变量)的指标:将实验组、控制组学生按前期测试结果分别分成上、下两段,在三年级中期和结束时分别进行实验学科发展水平对比。
5、判断假设,做出结论。
6、教改成果预计:
(1)总结报告
(2)一系列研究文章
六、 研究技术路线及实施步骤
1、准备阶段:
2、实施阶段(小学三年级):
1)开好学生动员会、家长会,说明此次教改的意义。
2)小学三年级初步接触英语时,让先学生重点感知英语的语音语调,初步了解26个英语字母及例词,树立学生英语元音和辅音字母发音的意识。
3)在三年级下学期,通过字母发音的特点,进一步运用灵活多样的方法学习字母,让学生感知到字母与读音的关系。
4)在四年级阶段,学生通过进一步学习,了解简单的拼读规律,了解单词有重音。学生能做到语音清楚,语调较自然。
3、 总结阶段(小学四年级结束)::总结、思考、结题阶段 从以上的理论实践中总结、挑选、组织语言,认真完成结题。
七、课题研究人员分工
姓名 |
工作单位 |
年龄 |
职称 |
任教学科 |
分工 |
宋爱霞 |
日照市新营小学 |
43 |
小教高级 |
英语 |
主持人 参与者 |
八、研究成果形式
主 要 阶 段 性 成 果 |
||||
序号 |
研究阶段 (起止时间) |
阶
|
成果形式 |
负责人 |
1 |
2013.7-2013.8 |
准备阶段 |
|
宋爱霞 |
2 |
2013.9-2014.1 |
实施阶段 |
课堂实录 |
宋爱霞 |
3 |
2014.2-2014.7 |
总结阶段 |
结题报告,课题论文 |
宋爱霞 |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全日制义务教育英语(3~9年级新课程标准(实验稿)
[2]《Primary English》(1~8册)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FLTRP)Aleda Krause 丁往道 Greg Cossu 杜效明 2004年版;
[3]《语音教学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渗透》海岩教师博客
http://www.jsblog.cn/user2/13109/67310.html
[4]《现行中学英语语音教学中的问题及对策》ZCOM学术期刊杂志
[5] 英语语音学习困难分析与教学实践《开封大学学报》2004年 第1期 | 陈虹
[6]孙玉梅等.现代英语教学法[M].长春: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
[7]扬忠,等.国外英语教学流派及我国英语教学改革[M].长春: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
[8]Paul Davies.SUCCESS IN ENGLISH TEACHING[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2.
[9]刘莉莉大学英语语音教学探讨[期刊论文]科教文汇 2009(16)
[10] 小学英语教学法(第二版)王电建,赖红玲主编出 版 社: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时间:2007-1-1
序号 |
周 |
计划进度 |
课时数 |
备注 |
|
|
|||||
1 |
第一周(2.25-3.4) 七天 |
明确本课题研究的理论意义与实践意义 |
3 |
|
|
2 |
第二周(3.7-3.11)五天 |
自编调查问卷 |
2 |
|
|
3 |
第三周(3.14-3.18) 五天 |
对教师进行调查问卷 |
2 |
|
|
4 |
第四周(3.21-3.25) 五天 |
对学生进行调查问卷 |
2 |
|
|
5 |
第五周 (3.28-五天4.1) |
阅读教学理论专著,记录课题科研反思。 |
2 |
|
|
6 |
第六周(4.4—4.8)五天。 |
收集整理调查数据和材料 |
2 |
|
|
7 |
第七周(4.11—4.15)五天 |
统计分析调查数据和材料,撰写调查报告 |
2 |
|
|
8 |
第八周(4.18-4.22)五天 |
阅读教学理论专著,运用理论指导课题实验 |
2 |
|
|
9 |
第九周(4.25—4.29)五天 |
开展课题实验 |
2 |
|
|
10 |
第十周(5.2—5.6)五天。 |
开展课题实验 |
2 |
|
|
11 |
第十一周(5.9—5.13) |
阅读教学理论专著,记录实验体会 |
2 |
|
|
12 |
第十二周(5.16—5.20)五天 |
观看名师优课,记录观课体会 |
2 |
|
|
13 |
第十三周(5.23—5.27)五天 |
阅读教学理论专著,记录课题科研反思 |
2 |
|
|
14 |
第十四周(5.30—6.3)五天 |
撰写课题教学案例 |
2 |
|
|
15 |
第十五周(6.6—6.10)五天 |
撰写课题教学反思 |
2 |
|
|
16 |
十六周(6.12—6.17) |
|
2 |
|
|
17 |
第十七周(6.20—6.24)五天 |
总结研究报告 |
2 |
|
|
18 |
6.27-7.6 |
撰写课题研究报告 |
|
|
|
|
|
|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