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网络水军”怎样绑架网络民意?

(2010-12-01 21:17:24)
标签:

科技

常山

水军

竞争对手

民意

it

“网络水军”怎样绑架网络民意?

 
  “水军”这一新型称谓,对于经常上网的人来说一定都不会陌生。所谓的“水军”,是指目前在国内互联网上在利益驱驶下受雇于人,他们往往不辩是非、不问清红皂白,对各种突发性事件或焦点人和事进行肆意褒扬或贬低的职业或半职业网民。这支“水军”队伍目前在中国互联网上有几乎无所不能:他们到处发帖、跟帖,在短时间内就可以人为制造出具有轰动效应的“新闻事件”,形成自编自导的舆论场;他们或为企业提供品牌推广、口碑维护的服务,对己不利的帖子进行删除,对竞争对手进行诽谤、栽赃和陷害,通过网络舆论传播,打击、破坏竞争对手的形象。
    由于铺天盖地的发贴,善良的民众往往被“水军”的言论所误导,慷慨激昂不自觉地加入到了“水军”行列中去,这个时候,真正的民意被“水军”绑架了!
  互联网是一个自由、平等、开放的公共舆论空间,它的一个特点是当一方的声音过于强大时,独立、理性、客观的声音就会消失,因为谁也不愿意逆势而上,成为网络上的“众矢之的”。因此“水军”的拿手好戏之一,就是迎合网民大众的心理和趣味,将时下的新闻热点和网民情绪结合起来,通过“借势”和“造势”使网民在无意之中充当了其炒作的“托儿”或者“打手”,一旦舆论的洪流聚集,就很快以不可阻挡的力量席卷网络。
  一个典型的现象是,在当事人的身份涉及“富、官、警”这些敏感词语的时候,网络舆论总是刻意强调受害者的“漂亮”、“学业优秀”、“孝顺”、“贫困”等等,来获取同情的力量,加大对施害者的仇恨,而仇恨的情感一旦过度膨胀,就会左右我们的判断,让我们离真相越来越远。
  “网络水军”的组织、策划严密,行为分散,制造谣言或传播话题快速而有效,导致受害者往往维权成本高昂且效果有限。更为严重的是,网络民意的力量不仅仅局限在互联网上的虚拟空间,在如潮的民意之下,往往会对司法的公正执行形成巨大的压力,甚至造成权力部门为了“平息民意”以及“民愤”使裁决屈从于网络舆论的现象发生。
  “网络水军”就像是网络病毒,是我们走向网络文明必须要克服的一个拦路虎,“网络水军”的存在是对所有网民的一种挑战,在尝到了“被操纵、被利用、被忽悠”的滋味之后,迫使我们认真反思自己面对网络上漫天而来的信息的心态,找回通往理智和真相的路径。此前,常山之子曾提出“理性上网”的概念即缘于此,就是想提醒大家要明辨是非、不要人云亦云,避免被“水军”言论所误导,最终作出追悔莫及的事情来。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