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微软能够“硬”起来吗?

(2009-06-23 22:18:28)
标签:

微软

百度

pk

粘度

必应

it

微软能够“硬”起来吗?
    在IT业界,微软的名字与奔腾、日立、松下、联想一起,常常成为人们茶余饭后的笑料。前不久,微软推出了其搜索引擎“Bing”,取“必硬”的谐单,给它起了个好听的中文名字“必应”,微软似乎在向人们暗示,他的搜索引擎要在中国雄起。
    微软的搜索引擎真的能够像它的名字一样,在中国“硬”起来吗?这恐怕不是一厢情愿的事情,判断一个搜索引擎的好坏,以及能否在市场立得住脚,要看它对用户的有用性及粘度。
    在此,让我们以中文搜索龙头老大“百度”与微软“必应”作一对比:
    首先,对比其网页收录量。以“周杰伦”为例,百度一下,找到相关网页约45,000,000篇;而必应一下,则只找到相关网页230,000 条。网页收录数量PK,百度远远胜出。
    其次,对比其搜索耗时。仍以“周杰伦”为例,百度一下,用时0.001秒 ;而“必应”则没提供这一方面的数据,但响应也较快。搜索耗时PK,二者可以视为平手。
    第三,也是最重要的一点,对比其搜索精准度。以短语“穆念慈爱杨康”为例,百度一下,切分为“穆念慈”、“杨康”二词;而必应一下,则将其切分成了“穆念慈爱”和“杨康”两个词,其中“穆念慈爱”让人不知所云。搜索精准度PK,百度胜出。
    除了搜索业务本身,对用户的粘度也是衡量一个网站成功与否的重要指标。在百度,除了其搜索功能外,它还提供了论坛(百度贴吧)、博客(百度空间)、威客(百度知道)、即时通信(百度HI),以及百科、娱乐、影视、游戏等频道,我们甚至可以这样说,除了电子邮箱尚未推出外,百度产品已经基本涵盖了一般网民的基础网络应用。相比之下,微软必应的相关产品就少的可怜了,除了几个有限的分类搜索外,更无其它。
    当然,微软必应刚刚上市不久,还只是一个蹒跚学步的婴儿,今后的路还有很长、要学的东西还有很多。我们希望微软必应能够早日长在成人“硬”起来,给我们广大网民多一种搜索的选择。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