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发生在四川汶川的强烈地震牵动着亿万民众的心。然而根据中央气象台提供的天气预报,今明两天的灾区仍将沉浸在阴雨之中。多雨的天气无疑给抢险救灾工作造成了极大的困难,人们自然要问:为什么大震之后还会有大雨呢?
要弄清楚这一问题,首先得要弄清楚雨是怎样形成的。
我们地球上的水受到阳光的照射,变成水蒸气被蒸发到空中。水蒸气在高空遇到冷空气便会凝聚成小水滴,它们又小又轻,被空气中的上升气流托在空中,便聚成了云。但由于这些小水滴实在是太小了,并不会降落到地面上形成雨。但因为高空温度低,这些小水滴便不断地与自己周围的小水滴相碰撞凝结,如果此时云体内的水汽能源源不断得到供应和补充,小水滴便会不断地凝结变大下去,一旦上升气流托不住它时,便会形成降雨。其次,如果此时空气中存在大量的粉尘,那么这些粉尘就会成为小水滴的凝结核,加速雨的形成。另外,空气的振动也会加速小水滴的碰撞凝结,导致降雨的产生。
当地震发生后,地表会出现很多的裂缝,地球内部的热量会大量的释放出来,同时使得地表温度升高,蒸腾作用加强,并且使得地下的一些水汽沿着地表裂缝进入空气中,空气中的水汽趋于饱和;伴随着山体滑坡、建筑物的倒塌,大量的粉尘也会随着上升气流进入云中,成为小水滴的凝结核,还有我们人耳所听不到的超声波、次声波,也会加速小水滴的碰撞过程,地震之后的降雨就这样形成了。
明白了这些,对于大震之后出现的大雨也就不足为奇了。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