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IT一族来讲,经常会遇到这样的烦恼:遇有电脑病毒或者是硬件损坏,我们存储在电脑中的资料就会丢失。为防不测,我们常常会把认为重要的资料刻录成光盘,认为那样作便会将资料长期保存的。然而事实恰恰相反,再没有什么存储介质会比光盘的耐久性和安全性更差。
根据NIST(美国国家标准技术研究所)研究表明,光盘只有在理想条件下保存(注意,这里说的只是保存,而不是使用)时,才能达到最多30年的寿命。而这个“理想条件”是什么呢?那就是恒温25摄氏度,恒定湿度50%,且没有光照。大家可想而知,这样的理想条件对于我们个人家庭来说,是几乎不存在的。而所谓的光盘具有80到100年使用寿命的说法,只不过是其生产厂商的一家之言。
NIST综合研究表明,光盘的正常使用寿命只有5到10年,与U盘、硬盘大致相当。是什么原因导致了光盘使用寿命的下降呢:第一个原因就是划伤,即使是轻微的划痕也有可能破坏用于反射激光的反射层,而导致在光盘内存储的数据不能被光驱中的光头所识别,上表面划伤所造成的损坏比下表面的划伤更甚;第二个原因就是标签,粘贴标签所使用的粘合剂中的溶剂能够与光盘的聚碳酸酯表面发生反应,这会导致湿气渗透过聚碳酸酯层,进而腐蚀银反射层;第三个原因就是使用过程中的老化,即使不粘贴标签也不划伤光盘,由于激光的照射都会导致光盘本体的老化变形,进而使得数据不能读取。
既然光盘的使用寿命如此之短,那有没有办法将我们的资料永久保存呢?办法是有的:首先是将资料打印出来,比如照片、文字等,越是传统的才越是永久的;其次是进行备份,将一份资料进行多个备份;第三也是最重要的一点,在你的光盘寿命终结(比如每隔五年)之前,进行复制一次;第四,如有新的存储介质诞生之后,将你光盘内的资料拷贝到新存储介质中去。
总之,科技是发展变化的,从以前的软盘到今天的光盘、U盘和闪存,我们只有作到与时俱进,才能保证我们的珍贵资料永久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