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学生就是课程最大资源库和最好开发者

(2020-08-30 17:02:22)
标签:

教育

分类: 教学类

学生就是课程最大资源库和最好开发者

——听秦皇岛市教育局蔡守怡副局长报告心得

 

我一直坚持这样的观点;校长的核心权力是对学校教育教学方向的把握和指导。因此,欣然参加了三河市教育局8月17日在京东国学基地举行的“中小学校教学校长及学科骨干教师”培训会,认真聆听了秦皇岛市教育局蔡守怡副局长的《中小学课堂改革教室应该如何从讲堂转向学堂》专题报告。

蔡局长精干而智慧,务实而前瞻,整场报告深入浅入,既结合自己大量工作案例作为佐证,又注重理论的条分缕析,让人思考,给人启迪。

如何开设校本课程?学校根据对学生的兴趣需求进行评估,并充分考虑当地社区和学校的课程资源的基础,以学校和教师为开发主体,旨在发展学生个体特长的、兴趣爱好。这就明确开设校本课程的主体、方向、目的、宗旨和依据。

开设校本课程从何处从手?蔡局长给我们提供了一个思路,首先将校本课程进行种类划分,比如可以设置如下校本课程:开展各种学科竞赛专题的提高类选修课程,对某一类学科知识进行拓展的扩展类选修课程,设立音乐、美术、体育等专项的文体类选修课程,根据生活、发展需要开展如科技、科普类的选修课程。这样的规划,这样的思路,听起来虽然不是很高大上,但能让听课者感到实用、具体,可操作,在实践的过程又能让人在此基础上思考更多的新类型的课程,构思整体的学校校本课程体系。蔡局长在后面举的自己实践学校的案例充分体现了这一道理,本文将在下面会加以论述。

开发课程来,困惑最大的、争论最多的是师资问题。解决这一问题最大的人才资源其实就是我们的学生。我们要学会、善于充分发现师生中的人才,充分调动师生的参与热情,把舞台、把讲台让给学校现有师生。在实验学校——抚宁奇石中学,蔡局长把健康生活类、劳动教养、文明礼仪、语言交流、人文底蕴、自主发展、社会参与、科学发展、艺术拓展、体育竞技、游学博览、科普先知等十二课程进行具体的有效分解为一个小、可以上手的微课程,进而向全校师生招标。比如科普告知类,分解航母种类、航母功能、航母发展史┄┄这样学生进行有方向性的探究,每一个人探究的范围具体而微观,便于学生上手,收集材料,知识PPT。到了校本课,让学生上台分享、展示,学校将他们的资料收集起来,建立学校的校本资料资源库。

也许有人说,学生构建的校本课程简单、粗糙,不上档次。其实,这反映了我们对校本课程的误解和认识上的误区,同时反映了我们作为学校构建校本课程作用认识不到位。开设校本课程,旨在促进学生全面、多元的兴趣、特长发展,让学生在兴趣、特长发展的过程激发生活的乐趣,打开校园生活的另一扇窗口,将来为他们的职业规划、人生发展奠定基础。所以,我们开设校本课程不是高大上,而是接地气;不是尽善尽美,而是在做的过程中不断完善和提升;不是师者的指令与排演,而是学生的动脑动手动脚。在这中间,学校不是不闻不问,不是求全责备,而是统筹思考,认真参与,发现问题和价值,为学生提供顶层设计,提供资源,提供指导,引领学生开发校本课程向专业化方、科学化、体系化方向发展。

有这样成功的学校吗?蔡局长再次举了他的另一所实验学校——秦皇岛白塔岭小学,该校的校本课程为“生命生长课程体系”,开设了46门课程,围绕学科延展课程群、多元特色课程群、润德体验课程群三大领域,培养学生的人格力、交互力、自主力、学习力、健康力、全球力等六大核心能力,尽管这些提法是否科学、合理,还有待商榷,但这种思考的方向和探索的精神,是十分值得借签和学习的。我认为,校本课程建设就是在实践中、在实际中丰富、完善、提升,一步一步建构体系,一届一届学生传承、一届一届校长传承,进而形成学校特色,进而建设特色学校,最后形成学校品牌,形成品牌学校。

让学生站在学校的舞台中间,是我们的教育观,只有如此,我们思考问题的角度才能切实转变到学生这一主体,我们需要的是学生全体、全面、全员的参与、体验;我们的校本课程的开设、构建就有了信心与底气崮为我们清楚地知道我们的初心、出发点与归宿地。

三河市教育局举行的这场报告会,虽然所谓的名家大范,但我觉得蔡守怡副局长的讲座,更让人感到亲切自然,如数家珍,理论尽在案例中,道理尽在事实里,从近4个小时报告现场效果来看,没有人中途离会,没有手机声响起便是最好的证明与称赞!

不是课改太神奇,而是因为不课改太可怕。蔡局长这句话坚定了玉山实验学校课程改革的信心、决心!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