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勇往直前
勇往直前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3,300
  • 关注人气:9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高三培优工作的得与失

(2012-06-21 12:04:58)
标签:

培优

教学

文化

分类: 教学感受

高三培优工作的得与失

万众瞩目的高考已结束,回顾一年来的工作有乐趣与有苦楚,不过收获最多是“经验”。本届高三区别于以往各届最大的特点是“培优”工作力度很大,而且真正地落到了实处。的确当今的教育制度,决定了高考是素质教育和应试教育相结合的产物,培养拔尖生已成为重点校不可或缺的部分。而对这一新生事物,我们只能不断尝试,可谓“摸着石头过河”。一年来在负责培优工作的过程中有自己的几点想法。

一、         上课内容不宜过难,要有梯度

为了能让尖子生能解出最难的题,一年来,我们不停地为他们单独命制试题,以试卷的形式组织他们学习,在学习中我们发现了一些问题。第一学期中,我们千方百计地为学生寻找具有天津卷难题特点的题目,大部分是各省市往届的压轴题。学生一般要花费一周中能挤出的时间去做题,然而却给他们带来了一些困惑。学生花了很多时间收获并不大,这样久而久之有一部分学生因问题难度过大无法承受压力而退出,他们在“退与留”之间不断徘徊,逐渐心理产生阴影。虽然教师每天绞尽脑汁地找题、做题,却因不符合学生实际水平,学生的自信心严重受挫,可谓事倍功半。

通过此现象我们意识到尖子生的思维水平并不是完全适合攻克压轴题,尤其是天津卷表现得更明显。从学生的每次月考试卷来看,他们的失误往往出现在一些综合题上,尤其是填空、选择中的难题。因此教学内容的选择一定要适中,必须经历中等题到综合题再到难题的过渡。要经常让学生享受到满分的乐趣,增强学生的自信。此外我们还要照顾到知识的广度,使学生的知识面没有盲点,这也是他们取得高分的一个关键点。在第二学期的培优工作中,我们注意到以上现象,及时改变策略,收效远大于以前的做法。

二、         难题不宜追求满分,要注重解题技巧训练

一般地难度系数在0.7以上的题目尖子生基本上可以得到满分,但再稍难一点的题得满分很困难,但他们还在因刻意追求满分而失去很多宝贵的时间,从而造成了非培优班的同学生也可能考年级第一名的现象。究其原因的话,有些很难的题目并不适合学生解答,往往花费了很多时间也是徒劳无功的,这就需要我们要培养学生解题技巧的能力。

能力是培养出来的,它虽然不是靠做几道就能成功的,但做题却是唯一的途径,为了培养学生解题技巧,教师组织的教学必须有系统性、有目性,千万不能盲目地应付差事。教学的前后要有连贯性,将解题的得分点、失分点、甚至可以放弃的点向学生交待清楚。对难题的处理要帮学生分散难点,不断训练学生的思维,然后再将众难点结合在一起。而对学生来讲,必须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有目的地进行学习,他们可以为自己确定合适的目标,要把自己定位在合适的层次上,教师要适当地提出“跳一跳够得着”的目标。这样教师在选题时要做到优中选优,结合学生的特点组织教学,学生在反复的训练后掌握得分技巧,解题中有取有舍,定能提高成绩。另外我们在培优班的教学中要尝试着为学生“回归教材”,作为教师的我们在为全体学生回归教材时感到他们不会变通,复习效果不好。如果我们帮尖子生“回归教材”后,他们的收获就会很大,因为这样他们就能站在一个很高的高度,统揽整套教材,对高考命题的趋势把握准确。

三、 不宜一味地讲题,要时刻关注学生的需要和心理变化

尖子生辅导不同于课堂教学,它不能对课本知识进行简单重复和讲述,因为学生都有较扎实的知识功底,他们缺乏的是学科思维、治学能力以及过硬的心理素质。在平时他们承受着较一般学生更大的心理压力,尤其临近高考他们会表现得更脆弱,在他们的心里有很多困惑,对他们进行心理疏导显得尤为重要,我们通过多种形式和渠道进行了探索和努力,并在课后跟踪,针对性地解决他们突出的问题,与他们交流,提出问题,寻找解决办法,形成一个融洽、互动、上进的氛围,一定程度上化解学生心理压力,激活了思维,提高了效率,增强了信心,激发了兴趣。我想除班主任外还要结合我校的特色为他们配备导师,有针对性地挖掘尖子生内在潜力,调动他们的非智力因素。有时也可以利用成功学生的例子,激发学生的斗志。我们在为学生确立目标时,切不可固定某一所、或几所名校,这样会带给学生更大的压力,而是要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与学生共同探讨今后学习的方向,使学生对目标有抓手,有信心。此外我们要对学生每次的考试试卷仔细地分析,在指出其不足、有待改进问题的同时,还要说出他们的优点和最闪光的地方,这样他们才有信心成为最好的。

一年来,我们一路挥洒汗水,一路收获芬芳,一路总结经验改善方法,我们认为培优工作要做到早、准、狠,尽早开展工作,持之以恒,既重视群体,又重视个体,认准苗子决不轻言放弃,采用感化、强化、优化的有力措施,以真心、耐心、细心和毅力做好培优工作,相信在老师们的努力下,今后我们一定能成功。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