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东海海鲜 隽美“乡味”

(2013-11-18 10:34:31)
标签:

东海海鲜

乡味

分类: 〓人文美食〓

东海海鲜 隽美“乡味”

——为《中国浙菜—乡土菜谱》而作
                                          宁波 朱惠民

 

浙菜包涵山珍海味,就海味而言,尤以东海海鲜为傲。东海海味惠及宁波、舟山、台州、温州等地。故而,甬(舟山)、台、瓯的海鲜菜构成了浙菜的海鲜风味圈,或海味饮食文化圈。这是因为一个菜系往往由几个不同的地方风味结合而成,同时一个菜系与另一个菜系饮食习惯相近,又发生饮食文化圈重叠的现象。如果在一个菜系的区域之中有著名都会存在,构成菜系不同地方风味,向都会区集中,逐渐融合成这个菜系的特殊风味,然后向外发展。宁波由于其著名都会的地位,加之以宁波海洋文化积淀厚重,因而东海海味圈,以宁波海鲜菜领衔。

早在河姆渡时代,河姆渡十分靠近舟山,两地山海相连。宁波先民捕获的水生动物,如鱼、鲨、鲸、蟹等均进入他们的盘中餐。太史公司马迁的《史记·货殖列传》有“楚越之地,饭稻羹鱼”的记载,此即是最早“黄鱼羹”之滥觞。迨至宋时,民众在公共空间(酒肆食店)分享美食,遂可窥见早期中国饮食业的痕迹。宋人(宁波籍)舒亶诗云:“稻饭雪翻白,鱼羹金斗黄。”所啖的即是黄鱼羹的感受。南宋时,台州成了辅郡,府城临海,北馔南食融合。此时温州是谓历史上的黄金时期,饮食业南北交融,南料北烹、北料南调,促进了烹调技艺的发展。舟山历来为宁波所辖(其时,舟山属“四明郡”的明州府,即宁波),其食俗酷似宁波。可见历史上的甬(舟山)、台、瓯,三地饮食文化融通,表现在菜肴的原料、加工、风味诸方面有较多的相似与相同。海鲜菜皆接乡土地气,蕴发强大的生命力。

甬(舟山)、台、瓯海鲜菜接通地气,只因有乡土情结。也就是说,这些菜在原料,烹饪诸方面颇能感受地脉,它的料理是原生态的,时令鲜明;烹饪方法传统,几近原始,又有列代厨艺的创造,突显食材本味、原味,吃口别是一方。海味乡土菜更是乡味十足。它原为渔家农夫所烹制,渐渐地也进了菜馆。这些菜主料为东海海鲜,多为浅海滩涂的小海鲜,它之所以成为风味菜,乃是烹制中的食材组配很特别,且具有鲜明的特点。以宁波海鲜为例,一是“腌鲜对烧”。即将鲜活原料与腌制品,或海货干制品配在一起再行烹调,由此产生滋味独到的复合味,鲜美非常。如舟山的黄鱼鲞烤肉,宁波的三黄汤。此三黄汤以黄鱼鲞,水发鱼肚,鲜黄鱼为主料,小耳瓦罐炖之。它以陈鲜两味融合,炖出陈鲜之外的第三种滋味,汤味较之鲜黄鱼汤醇厚,较之干鲞汤鲜美。二是“霉鲜互交”。当然,霉、干、风、腌、酱、醉、糟、臭的乡土制品,如独立上盆也是极有乡土风味的,且被海外游子称为“乡味”,海外宁波帮心目中的乡味,很多方面即是上述的“甬上八味”。霉鲜互交,也可视为腌鲜混搭的一个派生或曰分支。比如,霉麸炖梅鱼,则有特别的味道。又如,霉的咸鳓鱼炖鲜肉,其吃口特别。而霉干菜烧鲜鳓鱼则有清香宜人的宁波风味,霉干菜的清香和鳓鱼的鲜美,香中求鲜,荤蔬取味,有独到的乡味。食评家古清生说,宁波的地方主义菜肴,霉鲜依然是重要一味,看来是有道理的。三是“山海兼味”。俗语说,“靠山吃水,靠海吃海”,用来形容宁波人的吃福是再恰当不过了。这些“虾鱼蟹鲎 ”和“蚶蛏壳货”本身就有宁波乡味,再加上宁波地区山珍常年皆有,如一年四季的竹笋,它作为帮头与海鲜和干海货互为烹制,其味绝不是其他菜系所能媲美的。四是“荤(鱼)素(蔬)搭配”。宁波先民宋代以后渐喜素食,蔬菜、竹笋的美味为人所赏识。宋人林洪《山家清供》中胪列的许多存自然之味(即本味)的菜肴,如傍林鲜(烤竹笋)等为人所赏识。迨至明代,甬上美食家屠本畯,率先烹出一盆雪菜大汤黄鱼,用的是雪里蕻咸菜配搭,雪菜和黄鱼互烧所形成的味鲜是无可比拟的。此种混搭涵盖宁波海鲜菜的方方面面。如莼菜黄鱼羹、牡丹墨鱼、瓜柱虾丝、萝卜丝带鱼,比比皆是。五是“鱼肉交融”。如咸鳓鱼肉圆汤、三鲜过桥、鲞冻肉、白肉水鳗鱼鲞、鳗鲞炖鸡。周作人特喜好鲞冻肉,说这是寒时节的吃食,是浙东过年必备之食物。宁波人尤好白肉氽鳗鱼鲞,常在氽白肉的时候,同时氽鳗鱼鲞,鱼肉交融,形成特别的风味。台湾食评家耀东说,鳗鲞炖鸡的鲜美是谓风味绝佳的菜肴。这些食料配组的特点,一言而蔽之曰,即谓“混搭”。美食家沈宏非说,“混搭是一种很高级的凶险境界”。尽管如此,东海海鲜乡土菜在烹制中却能运用自如,所出菜品颇多成功。这是因为遵循了混搭的原则,即所混搭的都是有关系,有前缘,多少有些感情基础之物,并不是将原本毫无关系的东西生搬硬套于一起。故此,东海海味乡土菜也为其他菜品的烹制提供了可资借鉴的经验。

浙菜以味为纲,讲究色、香、味、形、器兼具,个中东海海鲜更是彰显其“鲜”味。(《鲜谱》作为我国第一部论及味鲜的饮馔著作,出自于宋人<</SPAN>宁波籍>朱谦之的手笔,即是佐证)。所成佳肴味性自然,极具隽鲜之味,又由于爱用雪里蕻咸菜、苔菜作辅料,以咸提鲜,菜味大多咸中带鲜,形成了一种“鲜咸合一”的特色风味。菜肴供人食用,是舌根鼻观美的享受,故自应以味当先。东海乡土海味鲜,人们嗜好它,这是很自然的了。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