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汉通点心:乡愁里的压轴

(2008-11-26 15:27:34)
标签:

宁波菜

点心

传统小吃

饮食

美食

汉通

餐饮

杂谈

分类: 〓食客园地〓

汉通点心:乡愁里的压轴

    说到宁波的吃,除去生猛的海鲜主旋律,出色的点心一定少不了。宁波点心的历史十分悠久,这与甬上人家爱美食更爱美点的传统风俗有关。早年上至大户人家,下至引车卖浆,其婚丧嫁娶的宴请之上,鲜甜美点定是主菜肴之后的压轴,也可以说是海鲜菜的点睛之笔。

    点心虽小,但用料、做工、火候样样马虎不得,要制作出地道美味的点心,难度并不低于普通菜肴,因此很多饭店各种菜肴常换常新,却不愿意花时间在利薄本不薄的点心上。如今要在找出一处吃宁式点心的好所在,已是极其不易了。比如我心里想极了的粢饭糕,比如那百年传统的水晶油包,再比如那曾出现在街头巷尾的萝卜丝油墩……家常得很,现在却难觅踪影。所以,当我在汉通酒店发现一盘盘宁式点心的集汇时,不由得心儿狂欢喜。

 

水晶油包:甜食的天堂

 

汉通点心:乡愁里的压轴

    记得小时候吃油包,先是用牙齿啃掉皮上的大方红印子,再一口咬下去,滚烫滚烫晶莹剔透的甜馅,就混着红丝绿丝从破了皮的口子里流进小嘴巴了!那个香甜可口的滋味啊,真是忘也忘不了。那时胃口小,一个油包一两重,可以实实在在地撑起整个小肚皮。但后来再吃到油包,却总是嫌腻,不知道是口味变了,还是油包变了。

    不过,汉通的水晶油包比起我小时候吃到的可要袖珍多了,馅子的原料也讲究起来,没有了加色素的红绿丝,选的也是上等的芝麻、核桃、糖桂花,连那新鲜的猪板油也是用糖渍过的。风味是依旧的,甜味却比从前略逊,吃到嘴里时也就不显腻了,是一种恰到好处的舒爽,这可是喜欢吃甜食的小饕们的天堂。

 

苔菜粢饭糕:年少时的梦

汉通点心:乡愁里的压轴

   

    若问我童年的美食有些啥,有一款是印象最深的——那就是苔菜粢饭糕。这是地地道道的老宁波人保留的早点之一。小时候,我常常在路边小吃摊上等师傅现炸粢饭糕,颜色是暗绿混着黄的咸菜色,但空气里飘散的香气却透着极大的诱惑。长大了,还是一直留恋粢饭糕周边的那圈炸焦的粢饭,咬在嘴里喷喷香。

因为印象始终留在那难看的咸菜色上,所以当我在汉通吃到碧绿的苔菜粢饭糕时是大吃一惊的。那么漂亮新鲜的色泽偏偏还有纯正的苔菜风味,真不知道烘焙的师傅话了几十倍的苦心呀!而那外脆里糯的纯糯米口感,更是仿佛旧梦重回,纯香依旧。如此美点压轴,谁能不眼馋呢?

 

苔菜米馒头:诧异的温柔

汉通点心:乡愁里的压轴

    一定是有神通的,才让我第一眼看到汉通的苔菜米馒头时,会产生这般诧异且温柔的心情。要知道那米馒头可是宁波乡间最平常的点心,用湿米粉发酵后蒸成圆圆的,拌着糖精水,没有馅,味道有一点酸不拉叽。民间土得掉包的吃法就是用一碗碗浓浓的黄糖水就着吃,管饱,就像村里那个“小芳”姑娘,最实在不过的。

    可那汉通的苔菜米馒头偏不是“小芳”姑娘,而是属于西施级别的美人:白色米馒头被煎成金黄,矜持地裹在翠绿的苔菜粉袄里,闪着明艳的色泽,头上还顶着几颗碎果仁,香香的。咬进嘴里,不但酸味无影无踪,味道还咸甜可口,充满了江南特有的香、软、糯、滑、鲜,从胃里泛上来的温柔心情挡也挡不住。

 

萝卜丝油墩:如何不念旧

汉通点心:乡愁里的压轴

    说到萝卜丝油墩,那可是街头小巷小贩们的流动产品,从来不登大雅之堂。你想啊,不就是面粉里包一堆萝卜丝嘛,贱得很,再穷苦的人家也是吃得起的。所以在汉通尝到萝卜丝油墩还是觉得挺新鲜的。幸好那模样、口味和流动小贩的大不同:金黄色的圆形墩子被油包裹在外面隔空一炸,皮子薄脆的,里面满满的萝卜丝忽然都不复萝卜的那种苦盈盈药兮兮的味道,变得非常好吃,脆生生的甚至可以吃出海鲜的味道,上头还有活虾一只呐!这叫海鲜萝卜丝油墩,蘸辣酱、醋,趁热吃真是鲜香松脆无比。

   

    事实上,如果我有更大的胃口,可以在汉通点的点心还有很多很多。在这些精美的点心面前,你会彻底明白什么叫“秀色可餐”,什么叫做乡愁可解。(作者:应于波)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