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庞永华
庞永华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5,499
  • 关注人气:64,431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雪天安全行车的10大秘籍(图)

(2008-11-21 07:20:12)
标签:

雪天

安全

行车

10大

秘籍

开车技巧

要点

庞永华

汽车

分类: 【汽车·车主锦囊】

俗话说:“小雪封地,大雪封河”。雪花降临时,大地冰封,河塘冻结。尽管雪花漫天飞舞,雪地银装素裹,看上去挺美。可是,对于驾驶员来说,这样的天气格外头疼。由于降雪,尤其是雨加雪后气温较低,从夜晚到清晨,地面容易形成“地穿甲”,即在路面上结上一层薄冰,车压后极易打滑,经常会出现后溜车、侧滑、跑偏等现象,危险系数大大增加。因此,在雪天和冰雪路面上行车时要格外注意。

雪天安全行车的10大秘籍(图)

庞永华/文

 

一、雪地反光,佩带墨镜

雪地反光眩目,驾驶时间稍长就会流泪,在视力下降的同时引起视觉疲劳。因此,上路时,驾驶员应佩带适合自己的有色墨镜。

二、装防滑链,紧比松好

为提高雪路与胎面的摩擦系数,可给轮胎安装防滑链。安装防滑链时,宜紧不宜松,太松时不仅起不到防滑效果,还会给行驶带来不便。

三、慢字当头,严控车速

在雪中行车,根据地势和行道树、标志、电线杆等进行判断道路,严格控制车速,沿路中心或积雪较浅的地方慢慢行进。在二级公路行驶,最高时速不宜超过 40公里/小时;在一级专用公路或高速公路行驶,最高车速不超过60公里/小时;遇有超车或会车时,速度还要酌情减慢;在一些如弯道或桥梁等特殊路段行驶时,车速不宜超过20公里/小时;在繁华街道或窄巷时,保持怠速蠕行即可。遇见情况,可立即停车。

四、稳踏油门,匀速行驶

选择一个较低的挡位,稳踏油门,匀速前进。在调整车速时,加油要轻、缓,使驱动力小于路面的附着力,以防止轮胎打滑和侧滑现象的发生。加油过急,可能使车辆的驱动力大于路面的附着力,造成驱动轮的空转及车辆横向偏移。

五、弯前减挡,提前降速

在直线行驶中,将速度降低到适合转弯的车速,并随之减到合适的挡位,然后再转弯,这是雪中安全驾驶的重要技术。很多人习惯在转弯过程中轻带刹车减速,并在弯中减挡,这是雪中驾驶的大忌。转弯时车的中心在弯角外侧,刹车容易造成车辆侧滑。此外,弯中减挡只能单手扶方向盘,对处理意外情况非常不利。

六、雪地起步,防止打滑

在已经被压实的雪地或冰面上起步,如果出现打滑的情况,请用二挡起步。由于冰面的阻力较小,并不需要像普通路面那样大的扭矩输出,如果仍以大扭力起步的话,很容易出现驱动轮挠地空转的情况。由于差速器的存在,前驱动会向驱动力较小的车轮一侧窜动,虽然驾驶员会本能地修正方向盘,但仍然难以控制。

七、雪路行车,避免超车

积雪路行驶阻力大,道路不易辨别,尽量不要超车。会车时,应选择安全的地段。停车时,应提早换入低速挡,降低车速,缓慢使用制动,以免发生侧滑。跟车前进,应增大车距,防止发生相撞事故。

八、油门控速,巧用制动

雪路行车,禁止采取紧急制动。减速时,要充分利用发动机的阻力进行减速。如果需要使用制动器停车,也要先用引擎制动将车速降下来,再轻踩制动器。如果真的在制动时遇上滑胎情况,应该保持冷静,采用点刹的方法,即踏在制动踏板的右脚松开,然后再踏下,快速地重复数次,便能有效地将汽车停下。

九、过桥下山,牵阻为主

遇到情况或通过桥梁、窄路时,必须提前放松加速踏板,利用发动机的牵阻作用,减速慢行。尽量不要使用制动减速,更不可用紧急制动,必要时可适当使用驻车制动器。下山制动以发动机牵阻为主,下山时应按路况选择低挡位行进,下陡坡宜用一挡或二挡,下长坡宜用三挡和四挡,一旦发现车速尚快,就要用抢挡的方法再降低一个挡位。

十、保证安全,不忘他人

如果在开车途中突遇雨雪,必须减速慢行(城区在30公里/小时以下),打开雾灯或近光灯,尽量跟着前车留下的车辙走,同时增大与前车的间距;尽量用油门调节控制车速,少用制动,更应避免紧急制动;避免急打方向及大角度快速转向,尽量不要超车和并线。若车辙沟已经冰冻,则应选择错开车辙一个轮位慢速行驶。在雪后的寒冬里驾车,需要密切关注路况,时刻观察前方道路有无冰冻。不要随意越过前方似积水亮光的路面,那可能就是冰面。结冰路面,附着力大为减小,容易发生空转和横滑,通过前要做好防滑准备,最好装上防滑链或在冰上撒层沙子,增大附着力,保证安全。雪天行驶,除了保证自己的安全外,还要充分顾及他人,尤其是骑车人、行人可能会突然因路滑而不慎摔倒,因冰雪作用常常会滑出很远。因此,驾车通过路口和人行横道时,要与行人、非机动车保持安全距离,不要抢行。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