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让爱情感动北京》《伤心橘子》爱情故事北漂庞永华 |
分类: 【文化·爱情故事】 |
天天有爱
那对小情侣搬走时,一起来到我的屋子,带着啤酒和烟,还有一本厚厚的“书”……
我居住的楼下有个小小的自选商店。
那个商店,是一对北漂小情侣开的。他们俩人都二十岁左右的样子,每天除了进货要分开外,其余的时间都是像鞋帮和鞋底一样黏糊在一起,一起卖货,一起吃饭,一起在晚上关门后在店里打打闹闹。看着他们整天形影不离的样子,倒让人生出几分羡慕来。
一天,我去自选商店买烟。
“听你们房东说你还是个作家呢!”女孩递给我一包烟后极其神秘地问,“是不是真的?”
“确切地讲,应该叫写手!”我揣起烟后嘿嘿一笑。
“那你一天都写什么?”女孩接着问。
“报刊杂志需要什么,我就写什么,”我对她说,“就像你们卖东西一样,什么好卖卖什么。”
“那你卖爱情故事吗?”女孩饶有兴趣地追问起来。
“爱情故事现在都已经被人给糟蹋烂了,”我装模作样地说,“不过,爱情永远都是人们糟蹋百遍也不厌倦的东西!”
“我可不那么认为,”女孩一本正经地说,“爱情创造了美,反过来这种美又能滋养爱情。欣赏和享受美的事物,也是对爱情的一种滋养。”
“有道理,”我对她点点头,“难得有你这么欣赏爱情的人!”
“那你屋子有爱情故事方面的书或杂志吗?”女孩微笑着问。
“很少买那方面的书,”我抱歉地对她说,“书价那么贵,我才舍不得买呢!不过,我电脑里倒是有很多整理出来的经典爱情故事。”
“别说在电脑里呢,就是在电饭锅里我也要看!”女孩嬉笑着转过身,冲着柜台里的那个男孩呵呵一笑。
“去吧!去吧!”男孩故意装出不耐烦的样子向她扬了扬手,“别忘了回来吃饭!”
女孩呵呵一笑,一个箭步就蹿到了店外。
我嘿嘿一笑,带着她朝我的屋子走去。
“你真的是作家吗?”女孩边走边问,一脸难以置信的表情。
“说是也对,因为我整天都坐在家里,”我装腔作势地说,“说不是也对,因为我经常是为了混饭去写作,而作家是应该为灵魂写作的!”
女孩不再说话,跟在我的身后一副若有所思的样子。
回到屋子,我打开电脑,把以前搜集到的爱情故事资料库打开后,让女孩坐在电脑椅上,然后给她沏了一杯香浓的茶。
“你别这么客气好吧!”女孩不好意思地笑了笑,“这让我都感觉受宠若惊啦!”
“这是应该的,”我说着又把放在书架上的一袋吃剩的瓜子提起来放在她的面前,“对于喜欢爱情故事的女孩来说,是应该受到大家关心和爱护的。因为现在喜欢爱情故事的人,已经像藏羚羊一样稀少和珍贵了。”
女孩仰起花朵一样的脸看了看我,阳光般笑了笑,开始低下头兴趣盎然地看起了屏幕上的那一篇篇爱情故事,不说话,不喝水,不吃瓜子,也不理我,看样子很是投入。
“天哪!”女孩忽然像发现新大陆一样喊叫起来,“还真有这个故事呀?”
“哪个故事?”我问她。
“尾生的故事!”女孩回头说道。
“春秋时期是有这么一个傻小子,”我看着女孩那张年轻而美丽的脸说,“他在桥下等待自己心爱的女子。大雨如注,河水不断地涨起来,而她却一直没有出现。傻小子坚守信约,不肯离开,最后竟抱着桥柱被淹死在了那里……”
“我男朋友以前讲给我听的时候,我还以为他是骗人呢!”女孩认真地说,“我不认为他那是傻,他那叫痴情。痴情之爱,是一种生命的超越,它超越了时间,超越了空间,超越了生命本身,就像扑火的飞蛾、吐丝自缚的蚕一样。这样的爱情,占据了生命的整个灵魂,再也没有地方可以容纳其它,爱就是生命的全部意义。他们一生只爱一个人,可以为他生,为他死,为他追求,为他执著,为他忠贞……痴情的爱,无论结局是好是坏,一生一世都不离不弃,永不言悔。一个痴字,包含了许许多多的酸甜苦辣,主宰了世世代代的悲欢离合……”
“天哪!你不当作家真是亏了一麻袋啊!”我看着女孩那不断翕动的嘴唇感慨道,“就连说话你都带着标点符号呢!”
“其实我上学时就喜欢写点东西,”女孩用一种陷入沉思后的语气幽幽地说,“但是一走向社会,也就没时间看书了,更谈不上去写什么文章了!”
“那你男朋友还给你讲过什么故事?”我饶有兴趣地问。
“讲过好多呢!”女孩情绪激动地说,“什么牛郎织女,哭倒长城的孟姜女和民工万喜良,书生焦仲卿和刘兰芝,磨豆腐的秦桑和少女黄河,女扮男装的祝英台和梁山伯,千金小姐崔莺莺和贫寒书生张君瑞等等!”
“你男朋友知道的还挺多的嘛,”我嬉笑道,“该不是他靠讲爱情故事把你给骗到手的吧!”
“还真让你给说着了,”女孩不好意思地笑了笑,“我跟他以前都是在一家超市上班,他整天就缠着给我讲那些爱呀恨呀的爱情故事,讲得被单位领导以影响工作为由给炒了鱿鱼;饭碗没了,他还要天天跑到超市缠着给我讲;后来我就辞职和他一起漂到北京,在这开了这么一个小小的商店。说真的,我喜欢上他,就是因为他喜欢给我讲爱情故事。”
我的心里,忽然就涌起了一种难以名状的感动,因为面前这个靠爱情故事就能喂养的女孩。
女孩和我闲聊了几句,象征性地嗑了几颗瓜子后,又开始趴在电脑前极其专注地看起了那一篇篇的爱情故事。
过了一会,她的手机响了。
她看了看手机上的来电显示,恋恋不舍地站起身,恋恋不舍地说:
“我真不想回去吃饭,可真的该回去吃饭了!我真想把你的电脑抱回去慢慢看,可真的是不能抱走啊!”
“不用你抱,”我说着打开打印机,在里面放了一沓纸,开始打印起那些爱情故事,“我全都给你打印出来,你同样可以拿回去慢慢欣赏!”
“那太谢谢你啦!”女孩高兴得手舞足蹈。
在清脆的打印声中,一篇篇经典美丽的爱情故事出现在一张张洁白干净的纸上。最后,我把桌子上那已摞了厚厚一沓的纸张码齐后,毕恭毕敬地交给了女孩。看着她兴奋而满足的样子,我的心里也莫名地高兴起来。
爱情创造了美,反过来这种美又能滋养爱情。
欣赏和享受美丽的爱情故事,也是对爱情的一种滋养。
此后的日子,我经常会把我在网上搜集到的爱情故事整理并打印出来,在下楼买烟买酒的时候给女孩带去。我们因此也渐渐熟悉起来,经常在一起聊天,一起喝酒,一起像模像样地谈论各自对那些爱情故事的理解和感悟。
日子就这样在一天天过去。
生存这个讨厌的问题又讨厌地不请自来了。
就在我的生活一天天走向困境的时候,女孩的生意也走向了困境。我陷入困境,是因为我费尽心思创作出来的边缘小说一直无法出版;女孩的生意陷入困境,是因为离她们商店不远的地方新开了一家挺大的超市。当我把抽烟从一天两包删减到只剩一包的时候,女孩的商店门口也挂出了转让的纸牌。
我感到了伤心,因为生存。
我感到了难过,为经常像鬼一样半夜起来码字的自己,也为楼下那一对爱看爱情故事的北漂小情侣。
没过几天,女孩经营的商店就被转让出去了。
他们搬走的那天,一起来到我的屋子,提着她们商店里留下的啤酒和烟,说是特意感谢那些爱情故事并和我道别的。一同带来的,还有一本厚厚的“书”,“书皮”是一张特厚的牛皮纸,上面工工整整地写着“天天有爱”四个字,下面是他们俩人的名字。我惊讶地打开“书”,发现那里面竟然全都是我以前打印给他们的爱情故事。事过这么久,它们竟然被他们保存得是如此的完好如初!
“为什么不把它带走呢?”我内心复杂地问。
“里面的故事我们都已经倒背如流了,”女孩有点伤感地说,“再说,我们以后还不知道去哪呢!带在身边,说不定会弄丢的;放在你这,也许你会保存得很好!”
是啊!在这个别人的城市里,在这些漂来漂去的日子里,能够带走的是什么?能够带不走的又是什么?我有点难过地点点头,开始和他们一起伤感地聊天,一杯接一杯地喝酒,想象以后的日子。
女孩和她男朋友走后,我一边继续喝着他们带来的啤酒,抽着他们送来的香烟,翻着他们自己装订的那厚厚的一本名叫《天天有爱》的爱情故事集,内心翻江倒海,百感交集。微醉的感觉中,我看到了一本书,一本名叫《天天有爱》的书,它是那么清晰地浮现在我的脑海之中。
“每天一篇爱的故事,每天一点爱的提醒!”我喃喃自语。
我决定编著一本书,一本名叫《天天有爱》的书。
三个月的时间里,我埋头将那些经典的曾不止一次感动过我的爱情故事改编在三百字以内,然后在每篇后加上了自己的爱情感悟和爱的劝告,一天一篇,整整365篇,分12个月。书稿完成后,我在中国作家网的书稿交易一栏登上了这本书寻求出版的信息,并把它投给了一家文化公司。
我永远也没有想到,《天天有爱》这本书稿在我投出后第三天就有了回音,是北京九州互联文化有限公司的丛经理亲自打来的,他说他们有意出版那本书,并约我去文化公司面谈。
第二天,我去了文化公司,签了出版合同,并领到了一部分的稿费。
三个月后,《天天有爱》由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出版了,分春夏卷和秋冬卷两本。
半年后的一天,当我一个人在西三旗闲逛的时候,竟然意外地遇到了那个喜欢爱情故事的女孩。原来,他们在转让了商店后,就开始在西三旗那一片倒腾起旧书来。男孩整天四处收购旧书,女孩则每天摆摊销售,俩人的小日子过得依旧像鞋底和鞋帮一样难分难舍。
“如果你以后有什么书要处理的话,就直接给我们吧!”女孩站在她的书摊前一脸阳光地对我说。
“我现在就有,而且还是爱情故事呢!”我说着伸手在路边拦了一辆残摩。
“突突”声中,我回到屋子,从书架上取下两本文化公司给的《天天有爱》的样书,像模像样地在扉页签下了自己的名字,然后再次坐上残摩,朝西三旗方向“突突”而去。
我想,这或许是我“处理”给那对北漂小情侣最好的两本书了。
“突突”声中,我再一次抚摩着那两本名叫《天天有爱》的书,内心百感交集地看着封面上自己铅印的名字和那一行行熟悉的文字: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七
八
九
十
十一月:不让爱情饥寒交迫
十二月:冰雪过后就是春天
……
“每天一篇爱的故事!”
“天天有爱!”
“每天一点爱的提醒!”
“天天有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