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青年女作家黎阳:读庞永华新书《伤心橘子》

(2006-09-13 10:10:10)
标签:

感情

伤心橘子

女作家

鱼刺

庞永华

黎阳

图书出版

朝华出版社

爱情故事

分类: 【文化·书里书外】

说明:此书评写于2005年冬,同时也是《伤心橘子》一书2006年8月出版时书上的推荐序。

 

情归何处

                      ——读庞永华《伤心橘子》     黎阳

 

 

寒风吹起,细雨迷离,风雨揭开我的记忆。

雪花飘舞,纷纷扬扬,冰雪掀起我的思绪。

窗外,雨雪交加,彻骨寒冷;窗内,温暖如春,轻歌依洄。我徜徉在庞永华给我的这本《伤心橘子》里,历经寒冷与温暖,荒凉与繁华,苦涩与甜蜜,拥有与失去,索取与奉献,计较与忽略,有情与无情,从虚拟的网络世界走向现实的社会人生,从京都华城走向边陲旷野,从轰轰烈烈走向冷冷清清,从热情热心走向冷淡冷漠,从本所谓无走向或谓之有。

“雪无踪,情亦无踪;雪无形,情亦无形。你不来,我也不找;你不走,我也不撵。冬来了,雪倾城;冬过了,雪化水。爱来了,情倾城;爱走了,情化泪。你来了,我会破费;你走了,我不说浪费。”

不知道这是不是他的爱情宣言,但我知道这是他对爱情的诠释。

幸福的爱情是相似的,不幸的爱情各有各的不幸。

现实的现实,使我没有精力去谈情说爱;伤心的伤心,令我没有心情来海誓山盟。感情,对我来说是过去时,或许还有将来时,但绝不可能是进行时。我象一只疲惫的小鸟,倦飞而知还;我象一只飘泊的小船,寻找一个属于自己的港湾。我的心渐渐平静如水,不让情丝萦怀。忽然间庞永华砸给我一本《伤心橘子》,让我慢慢品味,再让我写点心得,我只有去读,一遍又一遍。

感情对一个人来说,不会是人生的全部。但至少占据了很大一部分。因此,才会上演多少红尘的情情爱爱,分分合合;才会有“问世间,情是何物,直叫生死相许”?我不知道,他这本集子里的爱情故事是真实的还是虚构的?或者说有多少是真实的,有多少是虚构的?但我知道,那字里行间涌动着的情愫绝对是真挚的,是从他心底里流淌出来的,远非一般都市言情文章可比。

我不想再读满是“情感”字眼的文字,我害怕这样的文字会让我神思游移,思绪万千抑或感慨万千。但他的文章还是触动了我内心深处最敏感最脆弱的神经。娓娓道来,如泣如诉,再不时有点禅意式的点评,似让人大彻大悟。我纵有千般的抵抗力,却也无能为力。面对这样的文字,我还有什么可所说的呢?或者说我还有什么可挑剔的呢?我惊讶于一个男性作家拥有如此细腻的情感,如此细腻的笔触,一如多情的少女,又如多思的少妇。懵懂的情、纯真的情、现实的情、无奈的情、复杂的情都散落在文章中,揉碎在一幕一幕的场景中,挥之不去,让人欢笑让人落泪,让人高兴让人伤悲。

“我有两种衣服,一种是面对你和这个世界时穿的,一种是面对我自己和我外婆时穿的……”(《对面来了个女流氓》);“佛祖说了,希望就像鱼肉,失望就像鱼刺,爱情就像油炸小鱼,鱼小则鱼刺也小……”(《油炸小鱼》);“伤心橘子是一个女孩的网名。她宁愿跟橘子说话,也不愿跟男人说话……” (《伤心橘子》);“她不爱玻璃,却在屋子里摆放了许许多多的玻璃;他爱玻璃,却在不经意时打碎了它……”(《玻璃屋》);“‘跳楼我也不嫁给你!’她冷冷地对他说,满脸的冷漠足以冻死整个南极的企鹅和太平洋里面所有的鱼……”《跳楼我也不嫁给你》;“你说得很对!”枫说着扑到床上,紧紧地抱住了芸,“对两个相爱的人来说,一张单人床都显宽敞;对两个不爱的人来说,呆在一个城市都觉拥挤!”……(《一个人的双人床》);“总有一些人会被爱情遗忘,总有一些日子没有爱情走过。我想最悲哀的,不是被爱情遗忘,而是遗忘爱情……”(《没有爱情走过的日子》)

我在这零零碎碎的爱情片段里找到了一个真实的情怀,一段铭心的记忆,一个不变的梦想,更有一种超然的人生态度。

“我依然会珍惜爱情,尽管爱情曾经让我伤痕累累、失望至极;我依然会努力生活,尽管现实世界让我千般苦闷、万般迷茫;我依然会坚持写作,尽管写作无法喂饱我的肠胃、我的爱情;我依然会四处漂泊,尽管这一路要经历风霜雪雨、酸甜苦辣。珍惜爱情,无论结局是喜是悲,无论是得到还是失去,它永远是人类最美好的一种情感,是所有人深深渴望和苦苦追求的;努力生活,无论是冷是暖,无论是甜蜜还是苦涩,它永远是生命最真诚的一种姿态,是所有人不该低视和背弃的;坚持写作,无论发表还是发霉,无论是饿着肚子还是饿着爱情,它永远是贴近灵魂的最好方式,是认识自己也是认识社会最好的窗户;四处漂泊,无论是阳春还是金秋,无论是酷暑还是寒冬,它始终是生存的一种最基本也最真实的方式。”

我被这样的文字所打动,我为这样的文字而深深动容。

也许我任何的语言都无法表达出对这种文字的欣赏。我理解这种文字背后隐藏着多少的痛苦、伤悲,多少的艰难、险阻,多少的坎坷、跋涉,多少的思索与迷惘,多少的失望与心碎,多少的无助与无奈,多少的爱与恨,多少的血与泪。然而更凝结着多少的执著、热忱,无论风雨,无论明暗。因为还有向往,还有对自己灵魂深处永远的追寻——情归何处?正如他自己的后记。

情归何处?这似乎带有终极关怀的命题,赋与了庞永华不懈的生命力和不竭的创作力。书中的主人公在追寻,他自己也在追寻,读者也在追寻。这种真切的追寻,使得他笔下的文字如此的灿烂,如此的深邃,具有足够的吸引力和穿透力。在这一篇篇的文章中,你能依稀找到自己的影子,自己的情感,或美好,或颓唐。就像一块镜子,或照射,或反射,但你能真切感受到它的存在。而这一切一切皆因他是用心去为文的,用情去炼字的。

惟情之一字,维持世界;惟才之一字,粉饰乾坤。

“然而,无论如何,我还是依然感谢网络,感谢虚幻的网络让我真真切切地走进了我的梦想;我还是依然感谢爱情,是它,让我在这个物欲横流的世界上,在冷漠坚硬的钢筋水泥丛里,在居心叵测的人群之中,在居无定所的漂泊之时,知道了自己胸中依然有梦,眼中依然有泪,心中依然有爱;是它,让我在寂寥孤苦的人生之旅,思有所系,心有所念,情有所至。 ”都市情感类的文章何其多,但很少有一本能如《伤心橘子》这样打动我。除却语言艺术,我想皆因作者的人生态度和对感情的执着。

无论沧海桑田,无论世事变迁,都改变不了对真情的呼唤:情归何处?

 

黎 阳

   青年女作家,研究生,大学客座教授。曾任刊物主编,电视台节目主持人,大型企业文化总监等。自幼酷爱文学,擅长演讲,多次在国内各类文学大赛中获奖。著有散文集《激情人生》、诗集《朝阳集》、中篇小说《永远的守候》,长篇小说《何处是归程》、编译作品《处世手册》、《绝妙口才》(作为北京市丰台区公务员培训教材)等。代表作《何处是归程》被列入“畅想2003提高个人修养的十本好书”之中,亦被选为大学当代文学必读书目,获 《十月》杂志社和中央电视台举办的“首届文学新世纪优秀作品奖”。致力于口才学和成功学培训,在西安、南京、上海、武汉、成都等全国各大中专院校进行了以“文化、社会、人生”为主题的巡回演讲,引起了强烈的反响,被评论界誉为独特的“黎阳”现象。创办个人网站黎阳心语文室www.liyangwz.com ,致力于优秀中国文化的传播。内容丰富,已与海内外很多知名文学、传媒、学术网站建立了友好合作关系。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