鄱阳湖畔(20)

标签:
江西九江 |
分类: 中南游记 |
返回星子县城的路上,汽车顺着湖旁的道路行驶,让我们看到了碧波荡漾一望无际的鄱阳湖,据说鄱阳湖自古有许多名字,如彭蠡泽、彭泽、官亭湖、扬澜、担石湖等等,资料上解释说这不是因为它有许多渊源,而是由于兼并了许多小湖,逐渐扩大,同时就并蓄了那些小湖的名字,而鄱阳湖最初的乳名源自大禹治水时期,这片地区因地势低洼形成数条分汊状水系,所以取古汉语中表数量多的虚词--九,称其为九江,《禹贡》中记载:九江孔殷,东为彭蠡。彭者大也,蠡者为瓠瓢,就是说这片洼地湖泊形似一只葫芦瓢。鄱阳湖面积三千六百多平方公里,我们看到的只是其中很小的一个角,这个小角位于星子县城的西南部,大概可看作是葫芦瓢的脖颈位置,湖中有几座小岛,岛的名字也很有意思,其中一座叫牛屎墩的可能是以形状而命名吧。如果这座岛被称为墩,那还有一个很小的墩,站立在云雾覆盖的湖岸紫阳堤上只可隐约看到,这个墩叫落星墩,相传为古时坠星所化,远望其上建有塔楼亭台,景色雅致而又秀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