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山旧事(80)
 (2014-05-15 07:28:35)
	
			
					(2014-05-15 07:28:35)		| 标签: 太原 | 分类: 太原游记 | 
 西山煤电办公大楼旁的上游1381号蒸汽机车头,1971年购置使用,2006年退出运行,累计运煤八千余万吨。
西山煤电办公大楼旁的上游1381号蒸汽机车头,1971年购置使用,2006年退出运行,累计运煤八千余万吨。 沿西矿街西行到河龙湾南拐就进入了白家庄路,再西拐就进入了白家庄
沿西矿街西行到河龙湾南拐就进入了白家庄路,再西拐就进入了白家庄 白家庄路上的铁路立交桥。白家庄地处南山和北山之间的沟里,从东到西一条路就是白家庄路
白家庄路上的铁路立交桥。白家庄地处南山和北山之间的沟里,从东到西一条路就是白家庄路 白家庄矿区电厂背后山腰上的子母碉堡
白家庄矿区电厂背后山腰上的子母碉堡 看形状应是阎锡山时代的产物
看形状应是阎锡山时代的产物 回首俯瞰白家庄矿区电厂,电厂和其它矿区单位都在白家庄路的北侧,路的南侧是桃杏村、白家庄村等
回首俯瞰白家庄矿区电厂,电厂和其它矿区单位都在白家庄路的北侧,路的南侧是桃杏村、白家庄村等 穿过山坡上的林木,向北山山顶走去
穿过山坡上的林木,向北山山顶走去 山顶上日寇修筑的碉堡
山顶上日寇修筑的碉堡 日寇修的碉堡简单实用,但并不坚固,没有阎锡山时代的讲究
日寇修的碉堡简单实用,但并不坚固,没有阎锡山时代的讲究 在山顶可看到东北方向河龙湾的高楼。山中曾蕴藏大量煤炭资源,但从1934年开始规模化开采,现已几近枯竭。
在山顶可看到东北方向河龙湾的高楼。山中曾蕴藏大量煤炭资源,但从1934年开始规模化开采,现已几近枯竭。 白家庄东南方向的山峦。在远处山对面的西环高速路和西中环路的冶峪一带,也经常看见山顶的塔楼。
白家庄东南方向的山峦。在远处山对面的西环高速路和西中环路的冶峪一带,也经常看见山顶的塔楼。 白家庄路东半部分有五三街、五四街等矿工生活区,近年来盖起了座座高楼
白家庄路东半部分有五三街、五四街等矿工生活区,近年来盖起了座座高楼 下山途中看到山坡上有老夫妇在种地
下山途中看到山坡上有老夫妇在种地 不知什么年代开凿的土窑洞,居然还住着人
不知什么年代开凿的土窑洞,居然还住着人 山脚的筒子碉堡,与民居连在一起,可从民居屋内进出
山脚的筒子碉堡,与民居连在一起,可从民居屋内进出 碉堡高约4米、直径约5米,上方外壁北侧镌刻着“中华民国三十五年
碉堡高约4米、直径约5米,上方外壁北侧镌刻着“中华民国三十五年  向南山探望,老君庙的右边是一座碉堡
向南山探望,老君庙的右边是一座碉堡 日本人当年盖的房屋,是太原市保存较好的一处侵华日军军官居住遗址,2009年被列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日本人当年盖的房屋,是太原市保存较好的一处侵华日军军官居住遗址,2009年被列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俗称十间房,坐西朝东,墙壁厚约80厘米
俗称十间房,坐西朝东,墙壁厚约80厘米 共计5排,每排两间房子
共计5排,每排两间房子 人字形屋顶,窗户很小,内有浴室,是日本房屋的建筑结构
人字形屋顶,窗户很小,内有浴室,是日本房屋的建筑结构 “十间房”下面500米处,有十五孔石劵窑洞,据窑洞前干活的矿工说,是日本监工们办公的场所,建于1938年
“十间房”下面500米处,有十五孔石劵窑洞,据窑洞前干活的矿工说,是日本监工们办公的场所,建于1938年 从电厂向南下到白家庄路要穿过一条铁路
从电厂向南下到白家庄路要穿过一条铁路 
 
 
 白家庄路中间部分的南侧有白家庄村,村里的房屋都很破旧
白家庄路中间部分的南侧有白家庄村,村里的房屋都很破旧
 白家庄村里的一座老石桥
白家庄村里的一座老石桥
 最早这里是一座老君庙,后来拆了老君庙,盖起了学校,现在学校也将拆掉
最早这里是一座老君庙,后来拆了老君庙,盖起了学校,现在学校也将拆掉
 学校旁打扑克的闲人神乎其神地说道:拆庙盖学校得罪了老君,挖地基发现许多又粗又大的蛇,施工时还死了人
学校旁打扑克的闲人神乎其神地说道:拆庙盖学校得罪了老君,挖地基发现许多又粗又大的蛇,施工时还死了人
 学校院内有日寇侵占时代的房屋
学校院内有日寇侵占时代的房屋
 学校的东边就是当年日寇的慰安所
学校的东边就是当年日寇的慰安所
 慰安所有两个小院,小院格局和房屋结构都基本一样
慰安所有两个小院,小院格局和房屋结构都基本一样
 小院内的北房
小院内的北房
 小院内的南房
小院内的南房
 另一个小院内的房屋,和前一个院一样,房间都很小,每间约9平米
另一个小院内的房屋,和前一个院一样,房间都很小,每间约9平米
 现存一共有24个房间,因此当地俗称慰安所为24间房
现存一共有24个房间,因此当地俗称慰安所为24间房
 从白家庄村的南边穿过隧道,可登上南山
从白家庄村的南边穿过隧道,可登上南山
 南山山腰的铁路,向西可通往九院、官地
南山山腰的铁路,向西可通往九院、官地
 向东北出山与外界接通,整个矿区铁路构成了西山铁路支线的主要部分,为解决坡陡问题还采用了环山穿洞办法
向东北出山与外界接通,整个矿区铁路构成了西山铁路支线的主要部分,为解决坡陡问题还采用了环山穿洞办法
 南山铁路旁的变电所
南山铁路旁的变电所
 南山上的老君庙,是近年新建的
南山上的老君庙,是近年新建的
 南山上有“昌旺林”。白家庄矿劳动模范傅昌旺用退休后20年时间,在南山植树16万株
南山上有“昌旺林”。白家庄矿劳动模范傅昌旺用退休后20年时间,在南山植树16万株
 南山上老君庙西边不远处的子母碉堡
南山上老君庙西边不远处的子母碉堡
 看样子也是阎锡山时代所建
看样子也是阎锡山时代所建
 残垣断壁,荒草丛丛,在其南边的山沟里,就是高家河万人坑
残垣断壁,荒草丛丛,在其南边的山沟里,就是高家河万人坑
 向下俯视旧学校和白家庄村
向下俯视旧学校和白家庄村
 两山夹一沟,沟中就是白家庄路,路的东半部分主要是新建小区,路的西半部分主要是矿区和老居住区
两山夹一沟,沟中就是白家庄路,路的东半部分主要是新建小区,路的西半部分主要是矿区和老居住区
 位于白家庄村的白家庄电厂,村在白家庄路南侧,电厂在北侧
位于白家庄村的白家庄电厂,村在白家庄路南侧,电厂在北侧 可以看到北山的攀登路线和山腰的碉堡
可以看到北山的攀登路线和山腰的碉堡
 可以看到山脚的碉堡和十间房
可以看到山脚的碉堡和十间房
 可以看到北山山坡上散落的老居住区,现已被腾空
可以看到北山山坡上散落的老居住区,现已被腾空
 白家庄路中间部分的街道北侧
白家庄路中间部分的街道北侧
 街道北侧的旧建筑
街道北侧的旧建筑
 位于街道南侧的白家庄村委会大门
位于街道南侧的白家庄村委会大门
 白家庄路西半部分的街道两侧
白家庄路西半部分的街道两侧
 等待拆毁的旧建筑
等待拆毁的旧建筑
 白家庄村里的老建筑42间房,上世纪30年代建造的,曾被日寇占据
白家庄村里的老建筑42间房,上世纪30年代建造的,曾被日寇占据
 日寇在白家庄村里的办公旧址
日寇在白家庄村里的办公旧址
 一共有17间房
一共有17间房
 最早是上世纪30年代阎锡山西北煤矿的一所医院
最早是上世纪30年代阎锡山西北煤矿的一所医院
 后被日寇用作办公场所
后被日寇用作办公场所
 王文玉,63岁,白家庄矿退休工人,1978年从老家代县来矿下井,有两个儿子。
王文玉,63岁,白家庄矿退休工人,1978年从老家代县来矿下井,有两个儿子。
 矿上分的房子给了大儿子,另一套公租房给了二儿子,他和老伴没房住,只好住到当年日寇曾住过的房子里。
矿上分的房子给了大儿子,另一套公租房给了二儿子,他和老伴没房住,只好住到当年日寇曾住过的房子里。
 房子外面到处是垃圾,下雨还有山水流进来。尽管他牢骚满腹,情绪愤懑,但卧室里依然挂着领袖的照片。
房子外面到处是垃圾,下雨还有山水流进来。尽管他牢骚满腹,情绪愤懑,但卧室里依然挂着领袖的照片。
 白家庄路西段的旧居住楼是解放后白家庄矿区最早的居住楼,又称“红楼”
白家庄路西段的旧居住楼是解放后白家庄矿区最早的居住楼,又称“红楼”
 后来又陆续建造了几栋居住楼,也是红色,因此也叫“红楼”
后来又陆续建造了几栋居住楼,也是红色,因此也叫“红楼”
 在白家庄路东半部分,五三还是五四小区的南边山上,有一座金山慧觉寺
在白家庄路东半部分,五三还是五四小区的南边山上,有一座金山慧觉寺
 穿过一片山坡坟地,进入寺庙院内,首先看到高大的观音塑像
穿过一片山坡坟地,进入寺庙院内,首先看到高大的观音塑像
 观音塑像旁边一座小庙
观音塑像旁边一座小庙
 观音塑像的对面就是慧觉寺,寺前是一座宽大的照壁,上面雕刻着祥云飞龙
观音塑像的对面就是慧觉寺,寺前是一座宽大的照壁,上面雕刻着祥云飞龙
 慧觉寺庙
慧觉寺庙
 大雄宝殿
大雄宝殿
 正在念经的和尚
正在念经的和尚
 两旁诵经的信女
两旁诵经的信女
 两旁诵经的信女
两旁诵经的信女
 小区里的居住楼群
小区里的居住楼群

与白家庄村里将要被拆掉的低矮简陋拥挤的小平房相比有天壤之别
 返回途中路过的管道桥
返回途中路过的管道桥 铁路立交桥上擦不掉的标语:祝毛主席万寿无疆!
铁路立交桥上擦不掉的标语:祝毛主席万寿无疆! 下到山下,到了河龙湾,到了西铭,才摆脱那种身处山沟被大山压抑着的心情
下到山下,到了河龙湾,到了西铭,才摆脱那种身处山沟被大山压抑着的心情
 加载中…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