杀虎关口(50)

标签:
朔州 |
分类: 山西游记 |
杀虎关口位于右玉县城北边的晋蒙交界处,古称参合陉,做为军事要塞,自古战火不断。明朝为了抵御蒙古瓦剌部南侵,屡从此口出兵征战,故起名曰杀胡口,明代宗朱祁钰在京都保卫战取得胜利英宗被释后,将宫中库藏一百二十幅稀世珍画颁赐右玉以谢神灵,现残存珍品仍收藏在山西博物馆内。自明隆庆五年蒙汉互市以来,双方化干戈为玉帛,杀胡堡、得胜堡、新平堡马市得以重新开放,一九二五年冯玉祥率国民军进驻杀胡口,是年任命其十三太保之一的韩多峰任杀胡关镇守使,韩多峰为缓和民族矛盾,遂沿袭清朝以来民间的俗称,正式改杀胡关为杀虎关。杀虎口两侧高山对峙,地形险峻,其东侧塘子山和西侧大堡山之间开阔的苍头河谷地,是南北交往的重要通道,清朝初年以来的走西口故事就发生在这里。杀虎口关城为明嘉靖二十三年土筑而成,万历二年以砖包讫,城周一公里,高十一点七米。明万历四十三年在杀虎口堡外另筑新堡名平集堡,其长宽高厚与旧堡同,两堡之间于东西筑墙相连成倚角互援之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