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雄关雁门(60)

(2012-06-23 00:09:34)
标签:

忻州

分类: 山西游记
巍巍恒山山脉,北依雁北高原,南屏忻定盆地,沿着代县北境逶迤绵延,蜿蜒于山巅之上的内长城,东走幽燕,连接瀚海,西去黄河,直达戈壁,居九塞之首的雁门关城,就建筑在峻拔的雁门山山脊。它“外壮大同之藩卫,内固太原之锁钥,根抵三关,咽喉全晋”,数千年来成就了一代接一代的传世英雄,演绎出一篇又一篇的豪迈诗文,不愧为古今中外令人传诵的天下雄关。唐代大诗人李贺有一篇《雁门太守行》写得非常有气势: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角声满天秋色里,塞上胭脂凝夜紫。半卷红旗临易水,霜重鼓寒声不起。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时过一千一百多年后,当代著名的军旅诗人陈毅于一九四八年春天二过雁门关,回顾往事,感叹千百年来古代将士们戍守雁门关的悲壮气概,不禁百感交集,也写下了一篇《再过雁门关》:百尺雄关气郁森,驱车登览感丛生。能兵李牧难终任,多计刘邦仅免身。慷慨捐躯悲继业,从容谪戍念南星。纷纭千古伤心事,端绪由来封建根。雄关雁门(60)下高速公路代县出口,未进县城先折北行,入太和岭口攀爬十八盘险峻山路,途经雁门关公路道班
雄关雁门(60)站在雁门观景台俯望十八盘,远眺即可“窥视中原”
雄关雁门(60)牧羊人告诉我们,雁门关有前腰铺驿站和后腰铺驿站两个进出口,往前不远就是后腰铺驿站
雄关雁门(60)到达了雁门关景区,如顺左边道路继续前行,可出雁门山,至新广武城,直抵山阴、大同
雄关雁门(60)这是位于后腰铺驿站的雁门关景区大门,距雁门关里的雁门寨还有两公里多路程
雄关雁门(60)从后腰铺驿站向南眺望,雁门关关城宏伟壮观、气势磅薄
雄关雁门(60)宾馆背后是杨六郎塑像,北宋仁宗年间,杨六郎元帅驻守关城,曾挑水上城,冰冻关墙,大败围城辽军 
雄关雁门(60)1948年4月毛周任等曾登临雁门关城,标志壁右下方雕刻着58位历史上与雁门关有关的帝王将相人物
雄关雁门(60)北宋杨家将出征塑像
雄关雁门(60)北宋杨门女将出征塑像
雄关雁门(60)雁门寨前的明月楼,是进入雁门关城的第一道关口
雄关雁门(60)北宋设立的雁门寨是军事驻防要地,与西陉寨、胡峪寨共称雁门三寨,清代称明月村,民初改为雁门关村
雄关雁门(60)雁门寨民被关里人称为关外人,被关外人称为关里人,至今他们的生活里仍显露着胡汉杂糅的印记 
雄关雁门(60)左边亭子里的豹突泉乍看与水井无异,其实是难得的千年古泉,旱不涸涝不溢,水量不减当年
雄关雁门(60)雁门寨现仅存六户居民,村庄与雁门关同样保持着古朴和沧桑,将边关村落的风貌特点展示得淋漓尽致
雄关雁门(60)宁边楼两侧连接着蜿蜒起伏的城墙,南端分接关城东西城两翼,北至谷底延伸围合,周长一万米
雄关雁门(60)从雁门寨的边贸街进入宁边楼地利门的牌坊
雄关雁门(60)宁边楼及地利门外有瓮城一座,瓮城门石券门顶,俗称小北门,是雁门关三座城门之一
雄关雁门(60)小北门额匾书刻“雁门关”三字,两旁联语“三边冲要无双地,九塞尊崇第一关”为傅山所书
雄关雁门(60)瓮城内有关帝庙院落
雄关雁门(60)院内有戏台和正殿

雄关雁门(60)关帝庙正殿里的关云长塑像
雄关雁门(60)从关帝庙院内俯视边贸街和雁门寨
雄关雁门(60)地利门是关城西门,位于关城北侧,石座砖身,南北坐向,门洞上方额匾书刻篆体“地利”二字雄关雁门(60)地利门门洞,脚下残石见证了千年沧桑,也见证了1938年冬日本鬼子杀村民、烧住房、拆毁关楼祠堂的暴行
雄关雁门(60)站在地利门内的练兵场上,可看到西边地利门与东边天险门以及两门之间的关署和远处的雁塔
雄关雁门(60)关城内设有营盘和校场供守御将士操练,此为校场点将台
雄关雁门(60)地利门关墙上朝向敌方的四尊明代铁炮

雄关雁门(60)左边是强弩,右边待考
雄关雁门(60)古代兵器
雄关雁门(60)修复中的建于明嘉靖年间的威远楼,俗称雁月楼,但其门不包括在雁门关三门之内

雄关雁门(60)雁门关关署,位于关城内地利门与天险门中间的正高地上,又名守备衙门
雄关雁门(60)关署待办房的对联,联云:“城头纵马伐地虎,塞外弯弓射天狼。”“七尺龙泉射牛斗,一生襟抱寄烟霞。”
雄关雁门(60)关署大门
雄关雁门(60)关署正堂
雄关雁门(60)关署公案
雄关雁门(60)雁门关城东门叫天险门,石座砖券,为明代所筑
雄关雁门(60)门洞内青石板是明代原物,六百多年间的清晰车辙印向人们诉说着多彩辉煌的过去
雄关雁门(60)天险门上关楼叫雁楼,坐西朝东,通高十二点五米,右侧是镇边祠
雄关雁门(60)上为罗哲文“中华第一关”,下为张一“雁门关楼”,不过那个牌匾倒是有点苍凉感觉
雄关雁门(60)天险门门洞上方额匾书刻“天险”二字,据传为武则天所写,右边是明正德八年《新修雁门关东西二楼记》
雄关雁门(60)雁楼内是古代建筑博物馆,辩识历史遗物,遥想千年风云,体会雁门山上攻城守关,南下北往的壮烈景象
雄关雁门(60)立于城门之上,北可总观关城地势,西可沿城墙攀至山脊制高点,俯视九窑十八洞等屯兵屯粮设施遗址 
雄关雁门(60)镇边祠是明正德六年(1506)为纪念战国守关大将李牧而建,称武安君庙,俗称李牧祠,清改名护国镇边寺
雄关雁门(60)后遭毁灭,仅存地基,2009年复建后称镇边祠,成为展示西周至明朝守关名将事迹的主题展馆 
雄关雁门(60)祠内祭祀的人物有偃公:史载最早镇守雁门关的人,因戍守立功,周成王赐姓“幸”,为幸姓鼻祖
雄关雁门(60)李牧:赵国戍边大将,与白起、王翦、廉颇并称战国四大名将,并得到武安君封号,后“李牧死,赵国亡”
雄关雁门(60)秦始皇遣大将蒙恬率兵三十万,出雁门北击匈奴,悉收河套之地,并修筑万里长城 
雄关雁门(60)汉李广曾在此与匈奴交战数十次,紧守汉家门户,被匈奴人称为“飞将军”,但最后因战败被俘,佯死才得逃脱
雄关雁门(60)隋末唐初,名将李靖数次率军在代州与突厥大战并获胜,成为唐朝文武兼备的著名军事家,后封卫国公 
雄关雁门(60)唐薛仁贵为代州都督镇守雁门,并于永淳二年(683)因病在雁门关去世,被唐高宗追赠为左骁卫大将军 
雄关雁门(60)北宋杨业战死后,张齐贤自请出任代州知州,两次大败辽兵,后升为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宰相)。 
雄关雁门(60)天险门外镇边祠侧有雁门关驿站,曾接待过22位皇帝,23位将军,3位公主,和不计其数的名人贤士
雄关雁门(60)1948年中央前委从延安赴河北西柏坡途中登临雁门关时也曾在这里作短暂的休息。 
雄关雁门(60)过雁峰为关城北坡制高点,海拔1819米,峰顶建有高21米的四边九层密檐式实心砖塔--雁塔
雄关雁门(60)雁塔和敌楼的作用都是瞭望和传递军情,与烽火台一起构成传警体系
雄关雁门(60)雁门关在西周还是普通的地理关口,到战国末期形成南控中原、北扼荒漠的著名军事要塞,
雄关雁门(60)雁门古道,南起南口,经前腰铺、阜家坪到制高点关城,再下雁门寨,经后腰铺至新广武城,全长20多公里
雄关雁门(60)三千年来游牧民族和农耕民族在这里血腥厮杀,有历史记载的较大规模战斗就有130多次 
雄关雁门(60)汉击匈奴,唐战突厥,宋拒辽金,明阻瓦剌,雁门关成为凝结塞外古战场无数烟云的历史名关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