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街两制(28)

标签:
广东深圳 |
分类: 中南游记 |
中英街原来只是沙头角的一条干涸河道,由梧桐山流向大鹏湾的小河河床淤积而成,一八九九年六月九日李鸿章与英国驻华公使窦纳乐在北京签订中英《展拓香港界址专条》后,次年中英两国勘界人员来到这里从海边开始沿着河道进行测量和勘界,界桩在河道上一字排开向前延伸,把所处的沙头角一分为二,变成了新界沙头角和华界沙头角。勘界后这里陆续出现摆摊做生意的乡民,并不断在河床两侧搭房建屋,使河道逐步形成一条小街雏形,成为今天中英街的前身。现在的中英街中心共有八处界碑,以界碑石为界,两边商店林立,各国产品十分齐全,因进入中英街的人需要到深圳市公安局办理一张边防禁区特许通行证,这里又被称为特区中的特区。在中英街第四号界碑旁,有一株一百多年历史的古榕树,树干苍劲,枝繁叶茂,树根长在深圳一侧,叶枝覆盖着香港的一方,人们喻之为根在祖国、叶覆香港,古榕树与第四号界碑形影相依,构成中英街上一道见证百年沧桑和屈辱历史的自然与人文相互映衬的特殊风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