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汾鼓楼(10)
标签:
临汾 |
分类: 山西游记 |
临汾鼓楼因建于东西南北四街中心得名大中楼,基座为正方形,通高四十点五米,为目前国内最高鼓楼。始建于北魏,金改建为钟楼,现楼上悬金明昌七年(1196)所铸造大铁钟,民国二十二年各界捐资兴工恢复鼓楼原貌,一九四九年解放前夕又遭守城阎军强行拆毁,但残存部分楼体和基座一直留存下来,直到一九八七年按明代风格重修完毕,并恢复了明代称谓大中楼。大中楼基座券砌门洞,十字相交连通四条主街,上方各嵌有依明万历三十一年原刻复制的巨形石雕匾额,分别为东临雷霍、西控河汾、南通秦蜀、北达幽并,楼基东西两侧各建有门楼,东曰远眺,西曰云梯。入门楼沿级登至中上楼层可观眺远近风光。重建的鼓楼又是举办出土文物和书画展览场所,自竣工之日就把曾三次出土的铁卧牛陈列大厅正中。临汾号称卧牛城,自古易守难攻兵家纷争,铁牛历尽沧桑锈迹斑斑,千百年来静卧城墙之中,耳闻争斗之声,尝尽人间苦难,今逢盛世再见天日,高居崇楼之上展现着尧都平阳丰富灿烂的文化风貌。
北:下“北达幽并”,中“声和击壤”,上“窗宿斗牛”
东:下“东临雷霍”,中“紫气腾临”,上“太行形胜”
南:下“南通秦蜀”,中“乾坤楼阁”,上“云天咫尺”
西:下“西控河汾”,中“襟山带河”,上“望于姑射”
尧帝访贤、让位于舜的传说就发生在本地
《帝王世纪》称:“尧都平阳”,即今临汾
平阳镇河铁牛侧面
铜牛塑像的背后是城墙
北:下“北达幽并”,中“声和击壤”,上“窗宿斗牛”
东:下“东临雷霍”,中“紫气腾临”,上“太行形胜”
南:下“南通秦蜀”,中“乾坤楼阁”,上“云天咫尺”
西:下“西控河汾”,中“襟山带河”,上“望于姑射”
尧帝访贤、让位于舜的传说就发生在本地
《帝王世纪》称:“尧都平阳”,即今临汾
平阳镇河铁牛侧面
铜牛塑像的背后是城墙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