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同古寺(52)

标签:
大同 |
分类: 山西游记 |






弥陀殿
药师殿
韩美林书写的耿彦波对联(前)
手部脸部镀金的如来佛和燃灯佛
明代重修将华严寺分为上下两寺,各开山门
拈花笑对联出自佛教典故
辽代清宁八年(1062)始建,金代天眷三年(1140)在旧址重建的大雄宝殿
唐永嘉禅师语录,清代书法家崔卿云所书
唐黄檗禅师语录,清代书法家崔卿云所书
左右有钟鼓亭对峙
正脊上琉璃鸱吻高达4.5米,对面那个是金代原物,可惜没拍下来
屋顶上的垂兽和屋檐下的风铃
面宽九间,进深五间,面积1559平方米,是我国现存辽、金时期最大的佛殿,同时也是我国最大的佛殿之一
正中端坐5尊金身佛像,人称五方佛,正中三尊为木雕,其余二尊及其他胁侍菩萨都是泥塑,均为明代作品
毗卢遮那佛(大日如来),明宣德二年(1427
佛坛两侧各塑十尊明代护法神像
四壁满布着二十一幅清光绪年间重绘的说法图和佛教故事壁画
大雄宝殿后的观音殿
居士们供奉的镀金千手观音像
寺内树木
下华严寺山门
中央美院壁画系的作品
下寺布局较自由,建筑风格活泼
薄伽教藏殿建于辽重熙七年(1038),自辽代中叶以来,就是华严寺的藏经殿
古代石墩
殿脊吻兽
殿前古树
殿额牌匾
殿内完整保存着31尊辽代塑像,像后环列两层楼阁式壁藏共计38间,后壁当心间悬“天宫楼阁”五间
新建木塔
善化寺始建于唐,金代重修,明正统十年(公元1445年)更名为善化寺
山门内两侧塑有四大天王像
三圣殿
殿内供奉华严三圣,即释迦牟尼、普贤菩萨、文殊菩萨
普贤阁
大雄宝殿是善化寺的主殿,也是寺内最大的殿堂
大雄宝殿是善化寺殿宇中惟一未被战火毁灭的辽代遗构,金代重修
殿内佛坛上有泥塑金身如来五尊,端座于莲台,人称五方佛,是金代原作
法相庄严,姿态清雅,衣纹流畅,雕技高超
虽然经过历代彩绘修饰,但仍保留辽金塑像之善化寺艺术风格
硕大的莲座镶有莲瓣、串珠、三角柿蒂及狮首等装饰,手法雄健,与其上之五如来佛像同为辽代遗物
两侧是二十四诸天,这些立像高达2,5米左右,人物形象刻画生动,形态各异
寺内花木
临风怀古
明月清风
风月澄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