巍然屹立在前门大街北端的正阳门箭楼,一直被人们视为老北京的象征。而大栅栏街上的这座雕梁画栋、古色古香的中国式建筑,就是闻名京城的内联升鞋店。内”指“宫廷大内”,“联升”是“平步青云、连升三级”的意思,示意顾客穿上本店的鞋子,可以官运亨通。内联升最初以做“朝靴”起家,细心的店主对来店做鞋的朝廷文武官员鞋的尺寸、式样等逐一登记在册,久而久之便形成一套《履中备载》。有了这本
“鞋的档案”,顾客再买鞋,打声招呼,一双合脚的鞋就给您送到家了。

辛亥革命以后,朝靴被淘汰了,内联升就改做呢子面和缎子面的千层底儿布鞋。这种鞋仅鞋底儿的制作就要经过七道工序,每平方寸要用麻绳纳上九九八十一针,纳好的鞋底还要用热水浸泡,用铁锤锤平,这样做出的鞋柔软舒适,结实耐穿。老北京有句俗话:“爷不爷,先看鞋。”
意思是说脚上的鞋是一个人的脸面。在当时,身穿长衫,脚上踩着一双内联升的千层底布鞋,那可是最时尚的打扮儿了。

新中国成立后,穿皮鞋的人渐渐多了,但有些老北京,还是愿意穿内联升的千层底儿布鞋,那么老北京人最爱的千层底是如何炼成的?千层底的绝技体现在何处?都有哪些名人是千层底的忠实粉丝?2月22日晚八点btv科教《非常接触》邀请内联升老师傅,为您讲述百年老店鲜为人知的故事。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