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编导手记:四请韩乔生

(2007-05-29 19:57:05)
分类: 编导手记
      记得第一次给韩老师打电话,是一年前的事情了,那个时候《非常接触》还没有改版,所请的嘉宾都是出过书的名人。一天,突然发现江湖上有一本《恐韩——韩乔生语录》,里边记载的正式韩老师那些脍炙人口真真假假的段子,我赶忙找来韩老师的电话,按照号码播了过去,当时我根本没想到,这正是一场马拉松的开始。以至于此后我与韩老师的通话几乎可以整理出书了,下面就将几次通话的记录展示一下,以体现电视工作者的艰辛。

 

                    第一次通话:

   “韩老师,您好,我是北京电视台《非常接触》栏目的编导,我叫——”

   “啊,我看过你们那个节目,我跟阿忆也认识。”

   “那太好了,我这次给您打电话是想请您来参加节目。”

   “请我?好啊,什么时候?”

   “我们这次大概是六月中旬录像,可能是六月——”

   “哎呀,六月我可能不行,我们有转播,我查查……六月底我可能出国。”

   “没关系,我们是中旬录,想让您谈谈那本《韩乔生语录》。”

   “那本书啊,那可能不行,那本书不是我写的,也不是我授权的。”

   “那也没关系吧,反正写的也是您的事。”

   “那可不行,本来就是我失误,现在人家拿这个出书,我不能拿自己的缺点去炒作呀。”

     第一次通话以失败告终,看来请韩老师来做节目基本无望了。没过多久,《非常接触》改版了,嘉宾来到节目现场出书,我再次拨通了韩老师的电话。

  

                    第二次通话:

    “韩老师,您好,我是北京电视台《非常接触》栏目的编导,我叫——”

    “啊,你好你好,我现在去配音,半小时以后你再给我打,好吗?”

    “行,待会给您打。”

      四十分钟以后。

    “韩老师,您好,我是北京电视台《非常接触》栏目的编导,我叫——”

    “啊,你好,有什么事你说。”

    “我还是想请您参加我们节目,我们节目已经改版了,现在是现场给嘉宾写书,谈的都是嘉宾的人生经历。”

    “那可以呀,什么时候录呀?”

    “应该是十月初,您有时间吗?”

    “差不多,到时候你再给我打个电话,咱们定具体的时间。”

    “好的,谢谢您,韩老师。”

   

     到了九月底,我又拨通了韩老师的电话。 第三次通话:

    “韩老师,您好,我是北京电视台《非常接触》栏目的编导,我叫——”

    “啊,你说。”

    “我们是十月六号七号两天录像,您哪一天有时间呀?”

    “哎呀,那我可能不行,我要出差呀,去转播亚运会。”

    “那可怎么办呀,我们都定好摄影棚了,反正也就两个小时的事,您就来吧。”

    “真不行呀,这都是台里的任务呀,没关系,等我回来咱们再录,反正你们节目也是长期都录的嘛。”

    “那好吧,那我再给您打电话吧。”

      时间过得也快,转眼间到了年底,亚运会早已结束,我又拨通了韩老师的电话。

 

                    第四次通话:

    “韩老师,您好,我是北京电视台《非常接触》栏目的编导,我叫——”

    “啊,你好,你说。”

    “我还是请您来做节目,我们一月十四号录像您有时间吗?”

    “一月十四号,我看看……可以,没问题。”

    “那可真是太好了!那您最近有时间吗,我想采访您一下,做好录像的稿子。”

    “可以呀,那就明天上午吧,你在什么地方,我去找你。”

    “别别,我去找您吧,您明天上午在哪里?”

    “我在东边,东四环附近,。”

    “我也在东边,要不然咱们就在宜家见吧。”

    “行啊,那就九点半,在宜家见。”

    “行,明天见,韩老师。”

     第二天,我九点不到就到了宜家,可等到了十点半才看到韩老师匆忙的身影。一见面他就说,他昨天有事,没能来到东边,今天一早从六里桥赶过来的,一路上都堵车。我说您给我打个电话,我去六里桥也行呀。韩老师说,那不行,咱们说好了在这边的,我哪能临时改呀。经过将近两个小时的采访,我已经了解了韩乔生的很多故事,也确定了需要外拍采访的人,临走时,我再次和韩老师确定了录像的时间,至此一切顺利。

      没过几天,我外拍了韩老师的好朋友张斌、张路等人,录像的稿子也写的差不多了,对于马上就要到来的录像,我充满了信心,就在这时,我接到了韩老师打来的电话。

 

                     第五次通话:

    “韩老师,您好。”

    “啊,你好,我是想跟你说啊,我这次可能去不了了,世界杯以后,我们体育频道的主持人,台里不让随便去做节目,咱们春节后再做吧。”

    “可是马上就录了,您不说我们不说,台里也不知道您来录像呀。”

    “那也不行,咱们就春节以后吧,春节以后我把我们春节的节目也可以说说,到时候肯定更精彩。”

    “韩老师,咱们就现在录吧,正好春节的时候播,和您的节目一起播,那多好呀。”

     “真是不行呀,咱们还是春节后吧,我肯定给你做好。”

     “……那好吧,韩老师,春节后我再和您联系。”

      春节过去了,韩老师的《欢乐世界杯》也如期上演,到了二月底,我如约又给韩老师打了个电话。

  

                    第六次通话:

    “韩老师,您好,我是北京电视台《非常接触》栏目的编导,我叫——”

    “啊,你好,咱们什么时候录呀?”

    “您都知道我的意思啦?我们是三月十五号录,您行吗?”

    “行,我都答应你了,你还需要什么东西吗?”

    “我们想用一点您做的《欢乐世界杯》的片段,行吗?”

    “可以呀,我给你个电话,你找他要就可以。”

    “那可太好了,谢谢您。”

     转眼到了三月份,越临近录像,我就越紧张,禁不住又给韩老师打了个电话,想再次确认录像的时间。

 

                    第七次通话:

   “韩老师,您好,我是北京电视台《非常接触》栏目的编导,我叫——”

   “啊,我还要给你打电话呢,我可能录不了了。”

   “啊!”

   “我要出差去澳大利亚,后天就走,月底回来。实在推了。”

   “没事,我到时候给您打电话吧。”

     直到现在,韩老师依然没能来到《非常接触》的录制现场,怪只能怪他会解说那么多项目,中央台的转播总是要找他。不过,我们也不会放弃的,通过采访韩老师,我知道他是个对体育解说事业无比热爱的人,总有一天我要让大家在《非常接触》看到韩乔生。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