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大宅门》季先生的教师魅力(转)

(2012-11-27 11:04:14)
标签:

教育

分类: 教师成长故事分享

《大宅门》以京腔京韵的京胡伴奏开场,背景配以中国画的古色古香,加上演员名家名角的强大阵容,立即引起了国人的关注。我更看好剧中还没演上五分之一集的小人物,但这个小人物与主人公白景琦的成长却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他就是景琦的老师———季宗布季先生。

白家七少爷景琦桀骜不驯,顽劣不羁,曾经气跑了好几位先生,就连治家颇严的二奶奶也无可奈何。就是这位季先生却能让这老七改头换面,深夜诵读诗书不倦,绘出百寿图举座皆惊……这位季先生到底有什么绝妙高招,令人叹服?我仔细琢磨了一番,在季先生身上体现出了很多我们当今教师应具备的人格魅力和学识魅力。看来,有价值的东西不会因为时间久远而磨去它的精深与璀璨,相反,经过大浪淘沙,许多教育理念和精神至今仍值得我们学习揣摩。

一、德才兼备功夫过硬

季先生文武双全、德才兼备,不同于以往的学究老夫子只会念几句子曰诗云之类,念得学生昏昏欲睡,使得学生总想找点岔子整整老师出点样相,解解百无聊赖的苦闷的学习生活。而季老师他有的是真功夫,教给学生的也是真功夫,而且方法灵活,善于抓住孩子的心理,知道孩子喜欢什么,想干什么,而不是教学生读死书、苦读书、做无用之功。所以深得学生敬畏和佩服,想跟他学本领。“要我学”和“我要学”这一字之差,意义却相去甚远,所产生的动力不言而喻。

二、发现优点独具慧眼

因为景琦顽劣,所以被标上“朽木”、“孺子”的标签,别的老师最终无法继续教下去,被景琦这样的学生给“开”了。而季先生对于景琦,却能原谅一个七八岁孩童的顽劣,从另一个角度去欣赏他。他对景琦母亲由衷地说道“二奶奶,孩子得管,但不能管傻了,听话的孩子不一定是好孩子,不听话的孩子不一定没有出息。我看景琦这孩子是个好孩子,将来是会有出息的”。他用欣赏的眼光看待孩子,看到孩子内在的潜质,如此聪明的景琦不会不发觉的,因此他在悄悄地发生着变化。

三、巧用智慧欲擒故纵

季先生知道景琦顽劣、桀骜不驯,但他能用自己的智慧将烈马驯服。他走到教室门口见里面静悄悄地一反常态就知道有问题,再一看景琦一本正经的样子,心里马上就有了底。他用威严的声音叫白景琦出来,景琦明知有陷阱,最终不得不恶果自尝,事先放在门上的砚台撒出的墨汁泼了自己一身。“擒贼先擒王”,将孩子的头头景琦收拾得服服贴贴,其他人根本不在话下。更令人惊喜的是他懂孩子的心理,知道孩子心里不服,总想报复他,他用一指禅的武功让景琦彻底开了眼,还激起他想跟师傅学习的欲望。“你可真神了!”“那当然!”“那你教我吧!”“不教!”“怎么了?”“学好了书我再教你。”将军欲以巧服人,盘马弯弓惜不发,他使劲吊吊景琦的胃口,然后让景琦拿出《庄子》信手翻到一页读开头两字,他就能诵读如行云流水,渊博学识使得景琦佩服得五体投地,产生了要向教师学习的强烈念头。于是就有了白景琦深夜专心读书的镜头。

四、遵循规律循循善诱

季先生并不是让学生天天坐在教室里苦读,而是经常带他们到集市上转转,懂得劳逸结合,带孩子们骑马、使枪弄棒。玩的时候痛痛快快地玩,学的时候认认真真地学。《礼记》所阐述的就是这个道理。“善学者,师逸而功倍,又从而庸之;不善学者,师勤而功半,又从而怨之”。

   总之,季先生用他独特的教师魅力不仅征服了白景琦也征服了我们,一部好的作品之所以感人,总有它的独特之处。作者用寥寥数语稍微几个镜头就将一个具有无穷魅力、有血有肉的季先生呈现在我们面前,让我们既敬佩,又喜欢。我们这些在新课改理念滋养下的新时代教师,何不向季先生学习,做一名从容的、有魅力的、让学生既敬畏又喜欢的好老师呢!

 

 

     从电影《大宅门》中季宗布老师身上获得的启发:

    季老师的教育理论是:听话的孩子未必是好孩子,不听话的长大了也未必没出息

    季宗布老师细心地观察到,白景奇这小子,上课的第一天就想上演一幕自编的恶作剧,于是想出奇招,让自己没有丢面子,还好好的叫训了他一顿。后来白景琦在和老师比赛中失败,这使我想到:我们教师当中,有几个肯于跟自己的学生做游戏?能玩到一起真不易,季老师太了不起!原来在玩中让学生折服更是教育的心智!  再后来,景琦又被老师的深厚学识所激励,这样的孩子不成器决无道理!

    季先生能文能武,深知孩子心理特点,不强要学生记背,而是帮孩子扬起了理想的风帆。从季先生身上我们可以学到很多。首先是没有金刚钻就别揽瓷器活,我们应该反省,没本事真不该站在三尺讲台上。其次是教师该出手时就出手,要亮出自己的绝活,成为学生的偶像。第三是不要硬把知识塞给学生,而要让学生把你的学识作为标高想要见贤思齐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