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真相:亚洲杯抽签作弊的方法!

(2006-10-22 12:02:00)
分类: 卢杰·体育
人物:体坛周报著名足球记者傅亚雨
时间:昨天
地点:个人博客
解密关键词:有的球是热的,有的球是冷的,而有的球是常温的!
 
真相:亚洲杯抽签作弊的方法!
 
来龙去脉:
 
        傅亚雨是体坛周报的专业足球记者,参加过各种形式的抽签活动,对足坛内幕了解颇深。昨天他在自己的博客中表示:我知道这话听起来有点耸人听闻的意思,但其实大家仔细想想,即使在我还没说出如何能顺利让抽签结果按照人为的意志来产生之前,就可以大致认同这个观点:任何比赛的抽签,足球也包括在内,每一次东道主总能得到比较理想的结果,难道东道主每一次都能得到上天的眷顾?运气说显然是不合逻辑的,从概率论的角度讲东道主也不可能回回都这么幸运吧。
 
傅亚雨的描述:
 
        2001年,我亲身经历了一次“做”过的抽签,那就是当年十强赛在泰国首都曼谷的抽签,那一次中国队大大获利,最终闯入或者被有些人形容是“抽”进了韩日世界杯。在抽签仪式进行的前一个晚上,我们一群人挤在龙哥(张吉龙)的房间里七嘴八舌地“预测”明天可能出现的结果,结果龙哥笑眯眯地从口袋里掏出一张皱巴巴的纸,说这上面写的是他对第二天抽签结果的预测。鬼才相信这是龙哥自己的预测,以他当时的身份和角色,这肯定是有名堂的,至少代表了某种趋势,我认真记录下了龙哥的“预测”,十几个小时之后,龙哥的“预测”毫厘不差地成了现实,就连两个小组10支队伍的签位都准确到位。龙哥真神!
 
        正因为有了前一夜的“预测”,第二天抽签现场我特别关注了仪式过程当中的每一个小细节,以发现某些蛛丝马迹。这事情还真的发生了!一位负责从玻璃缸里取出小球的泰国小孩,按维拉潘的指令拿起一个球拧了一下之后,马上迅速地又给拧上放回去,换了另外一个!我已经知道抽签必定不如我原来天真认为的那样神圣和公平了,但我百思不得其解,如何能在电视镜头的扫描下,在现场上百双眼睛的注视下,神不知鬼不觉地按预想方案抽出结果呢?要知道,如果不是执行人一时疏忽露出马脚,整个抽签过程完全是可以做到滴水不漏、严丝合缝的。而每个球里面的纸条上写的字可是千真万确的啊,这是没法使用障眼法的。而透明的玻璃缸里,所有的红红绿绿的球,看上去也确实是一样的呢。

  这个问题困扰了我相当长的时间,后来有一次得高人点拨,终于恍然大悟。手脚就做在那些我们看起来大小、颜色一模一样的那些球上。不错,无论是现场还是电视镜头里,这些球看上去绝对是一样的,但从抽签人的手里,它们却是明明白白地不一样。因为,有的球是热的,有的球是冷的,而有的球是常温的!在抽签仪式开始之前,一些球被放进了冰箱降温,一些被进行了加热,这样,通过手的触觉来分辨它们当然是轻而易举的事情了。

      温差法仅仅是一种手段而已,发挥想象,就可以举出很多让那些看起来一样的东西摸起来不一样的方法了。所以说,抽签是一项技术活,要严丝合缝地完成一次抽签,需要做的工作还是不少的,而且每个人都必须牢记每一个细节,否则就可能露出破绽来。从抽签的猫腻当中,我理解到,眼见的不一定为实,要想真正了解一件事情,必须去了解它幕后的一切,了解那些从来不会放到台面上的东西才行。抽签的结果是人为意志的结果,是“做工作”的结果。所以2001年说我们是抽进世界杯的,也没错。但不是每一个国家、每一次都可以这样被抽进去的。圈内的行话是:出来混,总是要还的。今天你占了人家便宜,以后总是要让人家也占便宜,这样才平衡,才“公平”。我知道不少人很反感所谓的“做工作”,但严酷的事实是,足球,甚至是这个世界,都没有真正的、绝对意义上的公平公正。

      有时候,“做工作”不一定是要去占便宜,而仅仅是为了维护自己的正当利益不会被别人占了便宜而已。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