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转载:第三十三篇  甄别麻仓土是判断元明瓷器或者说是鉴定元明瓷器最直接的办法

(2016-12-13 11:51:22)
分类: 元青花鉴赏

第三十三篇  甄别麻仓土是判断元明瓷器或者说是鉴定元明瓷器最直接的办法

 转载:第三十三篇 <wbr> <wbr>甄别麻仓土是判断元明瓷器或者说是鉴定元明瓷器最直接的办法(2016-06-16 12:08:36)

第三十三篇  甄别麻仓土是判断元明瓷器

或者说是鉴定元明瓷器最直接的办法

 

      我经过古瓷器堆里30年的摸爬滚打,反复验证了 看懂麻仓土是元代与明代早期瓷器鉴定中最直接的方法之一,麻仓土的特点是刚刚烧造后白而不细,有很多气孔, 麻仓土的特征是具有滑腻感,干燥后成粉状,吸水性,烧成的釉面易鼓包等,用麻仓土烧制的瓷器底部火石红自然而明显,【除了江西窑口的其余安徽、浙江、福建等窑口,如果不掺有麻仓土的胎体烧造的火石红不太明显或者根本没有】尤其是胎釉结合部和部分留有局部底釉周围火石红更是自然明显。前期高岭麻仓土比例高时,有黑痣,烧出来的瓷器有鼓包现象,【福建窑口烧造的或对釉面有炸裂成豁口】或出现棕眼。用其它品种高岭土烧制的瓷器几乎没有以上现象。这些自然现象,高仿瓷器是采取人为作假外根本做不到原版的效果。

      一、从圈足露胎处感受,麻仓土瓷胎即使表面不平整,摸上去仍然有光润的感觉,象有滑石粉在上面一样;其他地区种类的或没有掺与麻仓土成分的瓷胎则有干而涩手的感觉。

      二、麻仓土瓷胎断口截面有细小空隙,但你可能会在圈足处发现这一特征。其他瓷胎绝无这一特征。

      三、麻仓土瓷胎透光性能极好,夜间将25瓦的节能灯放入壁厚达一厘米厚的瓶里,也能透出“肉红色”的光!(淡肉红色的透视光也可看作其特征之一)。而其它相同厚度的瓷胎绝无这一现象。

      四、有的会吸水,主要原因是烧造温度刚刚达到或超过1200度的瓷器下限临界点后,就回落了,因此瓷化程度不高,再通过680年的风化瓷钙析出后,只要天气干燥就会吸水。

      是麻仓土具有不均的黑渣点和很多气孔特点,【原因是瓷石是像舂米一样舂出来的不规则小颗粒,胎土是摔打出来的,不像现在的球磨机加工出来的圆颗粒和搅拌机搅拌出来的,比较精细】。器壁较厚,重而坚,【江西与安徽烧造的器壁相对较薄要好于浙江和福建,元代的大罐胎比元末明初洪武时期朱元璋下令烧造的大罐要轻很多】。火石红现象,具有局部红,有斑点红或大面积红或点点滴滴小红斑的自然渗浸感【其实是某些金属元素导致的原因】。 具有沙底无釉,有谷壳灰。大罐足墙以深宽大为特点。底削平,或有旋痕、或隐现旋痕、或无旋痕【个别还有反时针】。有些具有使用过的自然老化现象【观察有麻仓土成分的底胎沧桑感觉强烈】麻仓土成化年代几乎用完。

    也可以结合其它现象观察,如釉里面少数的有锡光现象,【窑口不同青花发色感觉也不同】大部分是结晶斑,结晶条,晕散刺毛状形态,釉面经常可以看到凹凸现象,主要是胎体在画上进口钴料后就不太吸釉,因此烧造后会产生凹凸状态。用80倍以上放大镜观察微观图象,会有不尽相同的妙不可言的世界。元青花是用柴窑烧的。有趣的是元青花的气泡,小气泡外有零散的大气泡,没有中气泡现象。一些大气泡已穿釉面现象。这一现象是釉层过厚出现的。

    元青花绘画技术熟练老到,一笔画,很少有回笔。画工豪放大气,线条苍劲有力,一笔呵成,绝大部分的笔法是没骨画法,表现了与水墨画相同的艺术效果。总之能达到上手一分钟鉴定出元青花【其它瓷器暂时不论】不同程度开门的真品和老仿品以及新仿品的功力,那必须具备特高的悟性和摸爬滚打研究20年以上的鉴瓷经历,还必须有上手大小几百件真品以及老仿品新品几千件以上的数量要求,否则不可能成为鉴定行家的。

    曾经听到有些鉴定家说,上手一秒钟就可以鉴定出元青花,这是不可能的,如果要说可能,那只能算是鉴定出瓷器的新老定性分析,不可能产生出鉴定出真正到代到位的定性分析,前者可以用一秒钟,但是后者最快也是要一分钟,因为要从几千条相关基础信息中再理出几十条针对或适用在被鉴定的瓷器上进行甄别校对,再快也需要几分钟的时间。

    再说老与新、到代到位,这两组概念之间的距离,可以用一种抽象的比喻就是牛郎与织女,听起来是一起的,实际上是在银河的对岸,喜鹊搭桥后才能一年见一次面,就是说一个眼学功力很深的鉴定行家能在一年鉴赏活动中所见到的明代早期以上的老瓷器里,能发现一件到代到位的真正大窑口烧造的元青花开门真品已经很幸运了,有的鉴赏家几年也见不到一件。

    【以上文章里的很多观点是专门针对现在流行在行业中的偏颇的观点而写的,并且纠正和直面了市面上出版的很多介绍元青花书中的模糊概念与不敢碰触的敏感方面的问题】

                                                                                          2016.6.16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