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8/middle/4155cfb9ga591d0312ce7&690
曾经被众人多次警告过:定要高度重视让牛顿复习母语,否则将来会出现花高价进中文学校回炉的悲剧。牛顿他娘从始至终都不以为意。一来牛顿他娘可以毫无偏见地确认,牛顿现在的中文认知和使用水平与同龄中国小朋友相比,已然可称文豪。(只是此文豪绝无半点文学想法而已,每次写日记都胜似难产。)几千个方块字不是那么容易就可以忘怀的。二则即便将来牛顿不想再用中文这种工具,又有何妨?悲从何来?反正牛顿他娘从来就没有“本”和“根”的迂腐概念,更不可能真金白银地去寻那劳什子根和本。
牛顿进入当地的法语学校已有十大几天,每每回家不用问都是三不知。不知道老师讲了什么,不明白同学说了什么,还不认识加餐点心。但这并不妨碍他的快乐。因为他说他和海绵宝宝一样是有快乐心的。交流的困难伤害不到他的快乐心。因为在中国上学时老师强塞的那点儿英语只剩下了你好再见和数几个数儿,他就自创了一个套句:“sorry,
I don’t know English and French, I’m
Chinese.”这话可以随时随地脱口而出,如同母语般流畅自然。他相信这句话可以横扫一切,可以应对任何他听不懂而且带有疑问口气的句子。牛顿他娘便只好一脸堆笑地跟所有为此惊诧的各位友邦人士解释道:这是他会说的唯一一句英语。
但是他对法语的敏感度又能让人心生嫉妒。最初登陆那些日子,牛顿就天天跟着爹娘游走在城市内部去办各种手续。橙绿蓝三条地铁钱几乎要把他娘的小脑袋瓜子折磨炸了,因为全线都是法语报站,站名儿也都与英语发音毫无干系。但是几天之后牛顿就开始用标准的法语发音为我们指路了。为了给爹娘行方便,他还为我们编译了中文站名儿,虽然只是音译,居然也有了些信、达、雅的意境,而且对帮助记忆大有裨益。举例说明之:
LIONEL-GROULX: 幽灵谷 (牛顿他娘认为这是牛顿作品中最妙的一个。妙得不可言说。)
VERDUN: 玩蛋 (牛顿他娘还有一个更贴切的音译:歪蛋)
SNOWDON:斯诺顿 (牛顿说这个名字很好听,但却说不出为什么)
McGill: 磨唧 (当地中国人都叫它做麦吉尔,是望文而生的英音,并未忠实法语原著)
ATWATER: 爱德华德 (有中国人根据它的英意叫它做“在水一方”,这就更扯了)
JARRY :扎里 (中国人译之为杰瑞,同样是错念成了英音,杰瑞?还汤姆呢。猫和老鼠啊?)
JEAN-TALON: 江太龙 (牛顿坚称这是他的原创,但是大家确实都说江太龙的。都是英雄啊。)
时光如电。上学十几天,牛顿的英语似乎也有些长进,跟Brandon玩的时候也开始急刷刷地往外嘣单词了。一日放学回来,牛顿跟娘汇报说:校车上同学们一直在唱一首英语歌,很好听,但是歌词是骂人的脏话。一下子差点把牛顿他娘惊成了双眼皮儿——莫非刚出虎穴又进了魔窟?不能啊。遂要求牛顿现场演绎。于是乎牛顿便摇晃着肥头大耳娓娓唱来:
We will we will fuck you! We will we will fuck you!
我儿的听力啊!可惜了这一对大耳朵!这下牛顿他娘真的变成双眼皮儿了。气得。
(备注:《we will rock
you》是QUEEN乐队一首著名的励志歌儿,其同名演唱会曾在蒙特利尔举行,获得了巨大成功,然后这歌儿就传到中国成了舞曲。)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