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原创】为贝总说几句心理话!

(2008-03-28 13:58:11)
标签:

足球

体育

球员

贝总

米兰

体育/竞技

随笔/感悟

文学/原创

分类: 米兰球评
文/米兰球痴

    

    这段时间在网上看到的大多数关于米兰的新闻都是在讨论米兰如何换血,连曾经的米兰王朝见证人之一的大鼻子古力特都开始炮轰米兰是老人队,随着卡福、赛鸟等一批老将的续约,我相信大家对米兰的感受应该也是越来越失望吧,但笔者始终认为俱乐部的决定是英明的,这也充分的体现了米兰的人情味的光辉传统,在我的印象里贝总是个非常重感情的人,也是一个卓越的管理专家和政治学者,他不像同城对手国际米兰的老板莫拉蒂那样溺爱自己的球员,最后导致球队内部矛盾混乱不堪,他也不会像同城对手国际米兰的老板莫拉蒂那样挥金如土的购买球员,事实证明这样盲目的投入和回报显然很不成正比,在我的印象里自贝总80年代中期接手AC米兰俱乐部以来就从来没有主动放弃过任何一个曾经为米兰的辉煌伟业做出过卓越贡献的球员,当然米兰王朝的见证者阿尔贝蒂尼是个绝对的特例,他的离开主要原因是由于当年与现任主教练安切洛蒂的私人恩怨,其实老球迷都应该很清楚,当年正是阿尔贝蒂尼取代了安切洛蒂的位置而扬名天下,但前年在阿尔贝蒂尼宣布退役以后,贝总特批在米兰的圣西罗球场为阿尔贝蒂尼举办的那场可以和米兰旗帜性人物巴雷西比肩的告别赛就可以充分体现出米兰对曾经为俱乐部做出卓越贡献球员的足够敬重,也许在贝总的眼里,这些曾经为米兰立下赫赫战功的球员俱乐部有权利和义务供养他们一生,所以我们就不难想象为什么在米兰内洛还可以经常看到那些传奇英雄,罗西、加利、塔索蒂、埃瓦尼、德塞利、科隆博的身影,虽然他们的角色已经不再是球员,但他们却依然是米兰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依然在为米兰的未来默默无闻的做着无私的贡献。

    人总有一天会变老,球员也不例外,当2002年高举大力神杯的巴西队长如今还在米兰奋力拼搏的时候,当那个在2002年被誉为国米杀手的巴西边前卫还在为米兰浴血奋战的时候,请问大家我们有什么理由放弃他们,当现任以保守著称的主教练安切洛蒂把克罗地亚队长死死的压在铁板凳上无法登场,当曾经被媒体宣扬为齐达内接班人的法国小将还在板凳上苦苦等待上场机会的时候,请问还有那个成名的当打球星愿意来米兰做替补,至少他们目前还有为米兰做贡献的一份诚心,我觉得就凭这一点米兰和他们续约就完全是顺理成章的事情,没错,凭借米兰在世界足坛的声誉,只要贝总肯出钱我们从国外买一些球员回来也不是什么难事,但看看古尔库夫和格雷米假如你是贝卢斯科尼你会做这样毫无意义的投资吗?难道你们也希望米兰和同城对手一样被全世界称之为臭名昭著的球员黑洞?!我始终认为这不是钱多钱少的问题而是值不值得投资的问题?从最近米兰购买的几个年轻球员可以看出,贝总也是希望球队的年龄更加的年轻化,但米兰的换血并不是大家想象的那样容易,米兰目前整体年龄最老化的位置是后防线,但除去马尔蒂尼、卡福、塞尔吉尼奥这几位爷爷级的老将以外还有很多可以使用的球员,奥多的位置上可以选择西米奇和博内拉,内斯塔的位置西米奇和达米安也完全可以胜任,卡拉泽的位置也可以用博内拉和迪高,实在不行我们还可以收回在恩波利表现不错的小将马佐拉蒂,左边卫的位置目前有扬库和法瓦利两个人选,如果能够拿下可以打多个位置的赞布罗塔,米兰的后防线基本上不用做太多的改动,这样的阵容再支撑一个赛季笔者认为完全没有问题,等明年这些功勋老将光荣退役,米兰主教练也更换了人选,这才是米兰换血的最佳时期,说实话,目前米兰存在的问题根本原因其实不在俱乐部和球员身上,最关键的问题是由于主教练思想保守不懂得轮换造成的,即使今年夏天米兰大手笔的买来一些成名球星,也只会是拿着高薪做在板凳上苦苦等待着上场机会,这显然是贝总和球员包括我们这些铁杆的米兰球迷都不愿意看到的事情,所以我想贝总不是没有钱也并不存在对米兰失去热情这样的传闻,关键是如果米兰的主教练不换,任何球员都很难得到证明自己的机会,最终的结果肯定是球员和俱乐部都受损失,同城对手前些年已经给了我们活生生的教训,难道贝总也会去走莫拉蒂的老路,这显然不符合贝总这位卓越的管理专家和政治学者的所作所为,所以我非常理解贝总如今的做法,并且全力的支持,而且让我更有充分的理由相信米兰的辉煌就在不远的前方。兴奋

    PS:请大家务必在看完本文的整体立意以后再发言,以免误会,谢谢!嘿嘿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