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云浮中学普通高中教学水平评估

(2011-05-06 17:18:47)
标签:

校园

分类: 育才感悟

自评报告:弄潮涛头立,老校展风华 —— 云浮中学普通高中教学水平评估

水平评估 2008-01-08 10:39:18 阅读9 评论0   字号: 订阅

自评报告:弄潮涛头立,老校展风华
—— 云浮中学普通高中教学水平评估


一、底蕴深厚,彰显一方之范的名校新姿
  在绿树成荫,枝繁叶茂,美丽如画的南山脚下,万绿丛中掩映着一所充满活力与魅力的中学,这就是正在创建国家级示范性普通高级中学的云浮市云浮中学,她犹如一颗璀璨的明珠镶嵌在南山河之滨。学校恪守“以人为本、参与赏识、科研兴校”的办学理念,秉承“修身、健体、博学、创新”的校训,发扬“严、勤、全、实”的校风,以培养特长明显、身心健康的创新型人才为已任,历经云中几代人的奋力拼搏,如今,云浮中学正源源不断地透射出笃厚殷实的底蕴,为莘莘学子实现一生的理想而奠基。
  云浮中学是一所散发着历史幽香的中学。她始建于1914年11月,校址在原云城书香圣地的泷东书院,1916年正式定名为云浮中学, 2000年11月被评为广东省一级学校,是云浮市首批重点中学。走过了93年风雨历程的云浮中学,在各级领导的关怀和社会各界的支持下,经过历届校长和广大师生的不懈努力与艰苦奋斗,素质教育成绩斐然,高考成绩连年攀升,已发展为云浮市的一所名校,在办学条件、教育理念、教育教学质量等方面都处于全市领先地位。
作为云浮市和云城区具有先导性、示范性和辐射性的重点学校,市、区两级政府给予云中以高度的重视和全力的扶持,先后共投入近亿元全面改善办学条件,使学校成为一所现代化学校。学校分校本部和高中校区两个部分运作。其中校本部校园占地面积9.7万m2,建筑面积4.3万m2。为了适应国家新一轮课程改革的需要,进一步推动市区教育事业的改革和发展,2003年9月,市、区两级人民政府决定兴建云浮中学高中校区,云城区人民政府倾全区之力重点扶持,2005年9月1日,云浮中学高中校区于正式投入使用。高中校区总建筑面积约6.5万m2,校区设计顺应地势与河流走向,将不同功能区分开布局,动静分明。校区建筑全部完善后,将成为一所校园布局合理,教学设施先进,功能清晰,环境幽雅,体现传统与现代完美结合,文化氛围浓郁的、有山有水的花园式学校。学校现有高中教学班64个,在校学生3503 人;242名专任教师中有高级教师33人,全部教师都达到国家规定的合格学历要求。
  九十三载的悠久历史,近百年的厚重传统,九十三载的风雨兼程,铸就了云浮中学的时代辉煌。承载省、市、区领导的的亲切关怀和各级政府以及教育行政部门的正确领导,在社会各界人士的大力支持下,在广大师生的奋力拼搏下,乘新一轮课程改革的春风,树立科学发展观,坚持新的办学理念,全面贯彻教育方针,全面实施新课程,以人的发展为本,尊重每个学生,彰显每个学生的个性,发展每个学生的特长,充分挖掘其内在潜力,培养个性突出、务实求真的多元化多层次基础人才,形成“参与式的赏识教育、规范化的课题研究、个性化的体艺特长培养、校本化的心理健康教育和示范性的教育教学价值辐射”的办学特色,成为一所办学特色鲜明、教育质量高、社会口碑好并深受上级和办学单位称许的示范性窗口学校。2000年,学校被评为广东省一级学校;2001年,被评为“广东省绿色学校”、“广东省贯彻《学校体育工作条例》和《学校卫生工作条例》先进学校”;2002年,被评为“广东省特级档案综合管理单位”、“广东省体育传统项目(田径)学校”;2003年,云浮中学工会被评为“广东省先进职工之家”; 2004年,云浮中学被评为“广东省心理健康教育示范学校”;2005年,学校女工被评为“南粤女职工文明岗”(省级)、“广东省巾帼文明示范岗”(省级);学校还被评为云浮市贯彻实施《学校体育工作条例》优秀学校,广东省文明单位,并获云浮市2005年高考成绩优秀奖、云浮市2005年高考成绩尖子培养奖;2006年学校获得广东省三八红旗集体(省级)、广东省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先进单位(省级)、全国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理事会常务理事单位(国家级)等一大批办学荣誉称号。


二、勇立潮头,励志奋发的新课改实践
(一)从依赖政策优势转向依靠自我创新的理念优势
1、秉承“以人为本、参与赏识、科研兴校”的办学理念
  申报示范性高中大多数应是当地具有一定文化底蕴的重点中学。重点中学是计划经济体制下,政府集人力、财力、物力重点建设的中学,自然会受到当地政府和教育行政部门的政策优惠。在今天的市场经济体制下,这种优势必然会受到削弱,取而代之的是学校办学的理念优势。老校既要继承传统,更要有与时俱进的教育理念,同时,这种理念一定要与学校的特色和具体实际相结合。
  我校在争创示范性高中过程中坚定实践这样的办学理念。一是以人为本。就是把以人的发展为本,培养各种人才看成是学校办学的永恒主题。在学校管理过程中,坚持“三先”原则,即“管事先管人,管人先管心,管心先知心”,以多种方式去激励教师,做到“颂善于公堂,规过于密室”。在教学中大力推行“生本教育”,以学生为学习的主人,高度尊重学生,一切从学生出发。二是参与赏识。在教学中,关注学生的感情、态度和价值观,实行“主体参与式”教学,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注重唤醒学生的主体意识,培养学生的主体能力,塑造学生的主体个性,使学生在参与中受到教育,在参与中得到理解、肯定、支持和激励,在参与中走向成功。三是科研兴校。学校坚持以科研支持教学,把转化教师观念,加深对现代办学理念的认同和理解,逐步缩小理念与实践的距离,提高教师自身素质和教育教学能力作为推进素质教育的着力点,把深化课堂教学改革,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作为教育科研工作的中心目标,发挥教育科研在学校教育教学工作中的引导力、提升力、开发力和凝聚力的作用。全体教师通过在学习中运用,在运用中学习,达成了这样的共识:课堂是师生共同走过的一段生命历程,是师生交流、对话、探究和共同提高的场所。这种理念的升华所产生的效益是难以用分数来衡量的,它为学校的可持续发展注入了新的动力。
2、坚持“引领学生,走向知识”的教学理念
  千百年来,教师一直是带着知识走向学生,以传道者的形象站立在学生面前。从“带着知识走向学生”到“引领学生走向知识”,这决不仅仅是简单的文字换位,而是教学观念的转变。在以“生活性教学、发展性教学和生命化教学”为根本理念的新课程改革进程中,要求课堂引领学生理解和追求生命的价值,引领学生走向知识,走向成长,从而激励和锤炼学生的探索精神、不屈的意志以及坚强的决心。
在具体的教学行为操作上,一是创设让学生主动探究知识的情境。让学生可以自由的发表自己的见解,提出与同学、教师截然不同的看法,即便有所不足甚至错误,也不会受到指责和嘲笑。相反,这种敢于发表独立见解的精神会受到赞扬和鼓励。二是提供让学生主动探究知识的机会。教师在课堂上要留给学生一定的时间、空间,留给学生思考、讨论的余地多一点,提供让学生主动探究知识的机会多一些,让学生在直接感知的基础上进行归纳、提升。三是教给学生主动探求知识的方法。教师的教学着眼点在于培养学生探求知识的意识和能力。通过持之以恒的学法指导,使学生掌握预习、听课、复习、观察、记忆、思维等一整套学习方法。凭借这些方法,他们可以自由地去探索,获取新的知识,并陪伴他们终身学习。四是培养学生主动探求知识的精神。教师通过语言、表情、姿态、行为,鼓励学生不怕失败,勇于探索,使他们培养起不畏艰难,坚韧不拔的探索精神。
3、恪守“参与式赏识教育”的德育理念
  几年来,在适应新课程改革需要的实践中,我校德育工作强化德育科研,坚持“参与式赏识教育”的德育理念,以实现德育生活化为目标,形成了自己的特色。        
(1)在实践中形成制度。学校在进一步完善班主任目标管理方案、流动红旗评分制度、最佳学生评比方案等规章制度的同时,建立了《云浮中学新课改背景下学生发展性评价指导意见》和《云浮中学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实施细则》等规范性的评价方案,加强和指导班级管理,有效促进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2)在制度下规范行为。学校德育处、团委和学生会充分发挥管理智慧和管理效能,结合中学生守则和日常行为规范,通过宣传板报、《春岗报》、报告会、专题晚会和青年志愿者绿色服务队等形式,持之以恒地进行养成教育,让学生在学习生活的时时处处自觉规范自身的行为,体现新课程需要的新面貌。
(3)在管理中提升品位。学校在开展多种寓教于乐的德育教育活动的同时,大力推行争做“有修养的云中人”专题教育。其核心内容是:正直、善良、有爱心。
(4)在活动中张扬个性。以“广东省心理健康教育十五规划”重点课题《初中生学习成败归因与教师归因的比较研究》和广东省基础教育系统课题《后进生学习心理的研究》为载体,以做“有修养的云中人”为内容,学校通过德育教育和学科渗透,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和人文精神,造就有时代气息和科学精神的当代中学生。学校通过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人格特征、审美情趣的教育和引导,培养学生获取信息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创造精神和创业精神、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适应未来变化的能力和与人沟通与协作的能力,让学生生活得更自觉、更高尚、更高雅、拥有更开阔的心胸,更重视精神追求。
(5)在落实中形成特色。多年来,学校德育工作在不断的改革和创新中,逐步形成了自己的参与式的赏识教育的德育工作特色,成为云浮市德育教育示范基地,是学校形象的一张优秀“名片”。
(二)从依赖硬件优势转向依靠科学先进的管理优势
1、建设率先垂范的领导团队
2、建立“以人为本”的管理机制
3、建构“三优”的教学运行策略
优化集体备课。一是推出“一课二备二上二评二反思”工程。
优化课堂教学。一是情感参与。即创设教学情景,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二是实验探索。即预设和即时启疑、启发、点拨,引导学生讨论、探索。三是感悟激情。即通过课堂反馈,让学生感悟成功和收获,诱发探求新知。四是自学激疑。
优化过程管理。一是加强教师对教学行为的反思,推行“课堂7条”;二是过程调控。
4、践行发展性的激励措施
(1)2003年高考,我校一举囊括了高考总分全市前3名;毛汀同学以总分824分夺得全市高考状元;廖伟池同学以总分818分夺得全市高考第二名;杨晓杏同学以总分804分夺得全市高考第三名。
(2)2004年高考,在2003年上省3A线487人的基础上,一举冲破500、600大关,达到605人。陈婉婷夺得历史类、英语Ⅱ两个总分全市第一名。潘金成夺得地理类总分全市第一名。李梦燕夺得音乐类总分、音乐单科全市第一名。彭佐谦夺得政治单科全市第一名。
(3)2005年高考,又取得了重大突破,尖子、堆头双丰收,上省3A线人数达715人;上重点线人数创云浮中学历史新高,达到105人;黄鹤汶同学以总分856分夺得全市高考状元;饶悉同学以总分824分夺得全市高考第二名。单科成绩,饶悉同学夺得英语Ⅱ、政治类全市总分第一名;黄鹤汶夺得物理类、地理类全市总分第一名;简学豪以861分夺得云浮市语文科状元;阙志明以823分夺得云浮市化学科状元;黄鹤汶以787分夺得云浮市物理科状元;何圣锋以797分夺得云浮市地理科状元;蓝碟映以72分夺得云浮市音乐术科状元;黎文振以224分夺得云浮市美术科状元。
(4)2006年高考,上线人数高位稳定。梁灶清夺得生物类总分全市第一名。黄柏洪夺得地理类总分全市第一名。刘斯斯夺得音乐类总分全市第一名。董善云夺得美术术科全市第一名。
(5)2007年高考,是城区高中招生实行电脑派位的第一届,在生源质量明显下降的情况下,我校师生团结拼搏,科学备考,仍然取得良好成绩,上省3A线663人,以绝对优势保持城区第一高考大户的地位。体艺类上省3A线72人,继续保持全市第一的地位。各单科成绩全市前十名中,我校有23人,其中有4人获单科成绩全市第一。
(三)从依赖生源优势转向培养卓越的师资优势
1、岗位涵养,坚持不懈地抓师德建设
2、重视实践,着力提高教师专业技能
3、立足校本,引领教师专业发展
4、启动“名师工程”,造就品牌教师
(四)变传统的资源优势为深度开发的课程优势
1、认真实施新课程方案,推进高中课程改革
2、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3、大胆探索综合实践活动课,发展个性,培养能力
(1)进行改造和整合,采用多种形式开展综合实践活动。 (2) 开展研究性学习。
(3) 学科延伸,提高学习兴趣。
(五)由追求升学优势到追求独特的素质优势
1、“绿色校园”,凝聚精神
2、科技教育,应和时代
3、体艺教育,独领风骚
4、心理教育,别有天地
①打造阵地。②建设队伍。③建立档案。④开展科研。


三、力争上游,凸显特色的教育科研
1、营造良好的教研文化氛围
2、双线带动,建设学校品牌科组
3、循序渐进推进课题研究
(1)层次高
(2)内涵宽
(3)深度强
(4)成果丰


四、百舸争流,真诚求实地面对和展望
  国家新一轮课程教学改革的实施,是适应新世纪人才培养的需要,也为学校展现自己的办学智慧提供了广阔的舞台。在新课改这块新生的园地里,我们付出了努力,收获了硕果,但也感到很多的困惑和不足。
  一是随着普及高中教育和大众高等教育时代的来临,人民群众对优质高中教育的要求越来越高,如何办人民满意的优质教育,是云中可持续发展的新课题。近年来学校高中规模扩展较快,如何正确处理好扩招引起生源结构变化后的教育教学调整和适应等问题,保持优质教育,这也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严峻的挑战。
  二是个别教师对新教材的整合力度还不够,其教育教学观念还须进一步转变,还要进一步加强教育教学理论的学习,不断提高教师的理论水平,还要进一步加强对新课程标准和新教材之间联系的研究,大胆地对新教材进行整合,调整教学结构和序列。
  三是办学经费与学校建设需要的矛盾仍然突出,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学校稳步前进的脚步。
石乡云浮,蜚声海外。回顾我们所走过的道路,虽有鲜花和掌声相伴,但更多的是心血和汗水的抛洒。面对人民的重托和教育事业的神圣使命,我们坚信,有各级党委、政府和教育主管部门以及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更难得的是通过这次高中教学水平评估各位专家的指导,云浮中学这艘充满活力与生机的航船,秉承办人民满意教育的宗旨,在教育教学改革的大潮中,定能乘风破浪,开拓前进!
  最后,我们对照《广东省普通高中教学水平评估指标体系》的评估标准,自评结果如下:教学管理24.5分,教学保障24.5分,教学过程23.5分,教学效果25分,合计得分97.5分。我们认为已达到广东省普通高中教学水平优秀学校的标准。特此申报,敬请评委评估。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