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智商重要,情商更重要

(2009-06-04 21:10:03)
标签:

merry

twins

姜帝同

姜帝丞

一岁半

育儿

教育

情商

分类: MerryTwins

智商重要,情商更重要

Merry Twins还没有出生的时候,妈妈脑子里想的最多的就是身为独生子女的妈妈如何教育好非独生子女的宝宝们.

独生子女的毛病和80后的特点,几乎都能从妈妈身上找到,当自己要当妈妈了,就好像心理多了一张镜子,无形的会时刻审视自己,当妈妈可不是一件轻松的事情,责任两个字,说说简单,可是落实下来,却是个很严肃的事情.

其实独生子女有独生子女的好,非独生有非独生的好处,但是他们遇到的问题却又是完全不一样的.

在怀孕的期间,每天妈妈都认真的做音乐,国学,英语,甚至是笑话的胎教,其余的时间,妈妈每天都找机会和当了30多年老师的姥姥聊一聊,未来关于双子的教育,几天再总结,每天同时在感觉宝贝们醒着的时候,摸着大大的肚子和他们说话,什么内容都有,但每次都加进去互相爱护,互相帮助,敬老爱幼的小故事,和对孩子们的嘱咐.希望他们在获得其他胎儿教育的同时,学会心中有他人,不要成为自私自利的人.

Merry Twins出生后,每天音乐,英语,故事,国学仍然是每天的必修课,从6个月后孩子们可以坐住了,睡觉的时间比之前短了,他们不再是只可以躺着,互相只能碰碰手而已了,他们可以面对面的坐好,开始了人生的交流交往(其实妈妈认为他们在妈妈肚子里已经开始交流了,呵呵,只不过那些只有他们自己知道,我这个当妈妈的只能从胎动感觉一二,但是想知道具体的,还是不可能的事情),最开始的事情就是抢玩具,当然这个事情一直延续到现在20个月了,接下来就是争宠,在大人面前表现自己.

妈妈觉得从孩子们的身上都可以看到人的本性.有些要向孩子学习,但是有些事情就需要大人的引导,遇到事情,遇到争执并不可怕,可怕的是大人的视而不见,没有及时的教育,把发生的事情都当作教育的机会,其实是一个很好的途径和手段。

比如说两个孩子在争抢一个玩具的事情经常发生,因为孩子的脑细胞还在不断的分裂增加,大人说一两次的事情,他们可能并不会和大孩子一样,说了就记住,所以大人不能在这样的事件成为经常事件后就粗暴对待,最好的方式就是耐心的和他们说,谦让,分享,以及换为思考的道理,千万不要认为他们小,这样的大道理他们听不明白,他们从大人的态度,眼神以及每次处理的方式,会明白大人的意图的。并且可以逐渐好转,直至这样的冲突在他们两个之间可以和平的自我解决。

再如和外面的小朋友的交往,开始的时候,因为他们2个比较熟悉,呵呵,24小时粘在一起,怎么还会不熟悉,所以比较不愿意或者说不大会怎么和陌生的小朋友交往,这个时候当妈妈的不能“顺其自然”的让他们始终是视外人视而不见,这样不利于夸大社交圈,对性格不好。

就开始教孩子们怎么样和小朋友打招呼,怎么让更多的小朋友和你们玩,怎么分配你的玩具,和小朋友交换玩具,轮流玩公共场所的游戏设施,有的时候妈妈还请姥姥和奶奶一起给他们做示范,大人的榜样作用和小孩子天生爱模仿的天性趋势下,孩子们的社交方式,方法逐渐的应用自如,而且还能够正确理解别的小朋友护着自己玩具的行为,也不会别人不给玩,就吵闹哭闹,而会主动的劝小朋友说:“宝不玩了,别哭了”有时候还主动的给其他的小朋友自己的玩具,这些表现都是很大的进步。自己的零食也会主动的送到小朋友的手中,喜欢的小朋友还会喂到人家嘴里。

外面什么样性格的小朋友都会遇到,大人的素质也良莠不齐。孩子们逐渐的能走,会跑了,社交的圈子更大了,独立的事件更多了,这个时候教给他们分享,爱交朋友之外,更要教会孩子之间的自我保护和怎样避免冲突。

大人可以事先观察,那些小朋友是比较善意的,那些是攻击性强,好争斗的。

小朋友的家长那些是明白事理,那些是一味的护着自己的孩子,不通情达理的。

这样在心理就事先的分好类,尽量避免在孩子还没有完全的自我保护能力下,遇到不必要的危险和伤害。尽量少凑前。但是有时候这样的事情也是避免不了的。所以怎么办呢,妈妈的选择是讲故事和事实实例教育相结合。再遇到这样的事情,让孩子想起以前妈妈讲的故事讲的道理,他们能够自我的解劝和不那么放在心上,学会宽宏大量。遇到不公正,可以面对,遇到误会,可以解决,遇到非理性的人,可以躲开,并且知道有时候躲开,并不是胆小,而是智慧。因为孩子们说话比较早,所以沟通起来很方便,能够他们的想法,或者语言动作表情相结合的途径和他们聊发生的事情,及时沟通,一定要及时地解决,不然孩子们很快就忘记,而疏忽了,就可能对孩子的心灵造成很大的伤害。并且会反映到以后他和外人交往的态度和能力,而那个时候家长会觉得怎么孩子就变成这样了呢,所以一定要及时教育。很重要。

因为妈妈不想孩子们称为当地的小霸王,更不想持强凌弱,以多欺少,呵呵,因为有时候外面的小朋友一般都是比我们大1岁多的会主动的没有任何原因的攻击到我们,他们的家长往往会这样说:“XX,你别打弟弟妹妹,人家小,等人家长大了,合伙打你,人家可是两呢”。用这样的教育方式,妈妈认为并不好,只是高耸了孩子,人多力量大,但是没有高耸孩子,打架是不对的,正确的更没有教育给孩子,所以每次遇到这样的情况,妈妈总是蹲下来,和他们说:“刚才哥哥打你,疼么”“疼”“你愿意么,你有错么”“不,没有”“不愿意的事情别人也不愿意,况且没有原因,是不是”“恩”“以后要在灵活点,要躲开哦”“小朋友好好相处,打架不是好的交流方式阿”最后肯定他们没有还手是正确的。最后的表扬妈妈认为同样很重要。

对待孩子的教育就是要指出错误,加强正确的肯定,不断地重复,孩子潜移默化的培养了性格。

现在看来孩子们都很乖,经常受到小区邻居们的表扬。聪明,认字多,说话早,中英文可以翻译简单单词,活泼,开朗,跳舞很有节奏而且动作协调。明白事理,有礼貌,不任性。我想这些对刚刚一岁半多点的孩子们来说能够做到已经很不容易了。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