傍晚从黄埔好又多回来前,到店里买了些鱼肉,回来先将鱼蒸好,将边边角角弄给小东西吃,她吃的是有条不紊,干干净净.
吃完东东的小东西个头仿佛也大了许多,跑动迅速,弹跳有力.彼时若去参加110米跨栏,恐怕比刘翔也差不了多少.
与前晚的她相比简直是天壤.
看来不仅仅是民以食为天呀!
下面继续昨晚的话题:
上了大学后对精神食粮的要求自然也高了些.记得大一的暑假在校办工厂打工(当时叫勤工俭学),由于我干活老实,很多师傅都予以我精神鼓励,其中有一位吴师傅比较物质,她对我说她老公在校中心图书馆,要借什么书可以和她讲.我立即对她报以灿烂的笑.
哇!在借书方面,我可以享受副教授的待遇了.
我当时马上就列了一个LIST:黑格尔的<<大逻辑>>,<<小逻辑>>,车尔尼雪夫斯基的<<怎么办>>等.吴师傅把我的借书证拿去,第二天就将那几本书带来,只是<<怎么办>>换成了<<序幕>>.
当时的一本借书证可以借256本书,我大二未结束就去换新证了。
可能是当时书看得较多的缘故,后来读研的时候变的就不爱看书了,尤其是小说.
当时最喜欢的作家是德莱塞.他的书对现实社会仍有很多警世意义:
只爱江山,不爱美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