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在水草丰茂的地方
(2016-02-05 07:57:18)分类: 窗外景色 |
在快要过年,收拾行囊准备回老家的时候,看了豆瓣评价7.8的电影《家在水草丰茂的地方》,不由地想着故乡,想着有一天回故乡终老。
蕙花,不知道哪位先人给这个村子起了这样一个美丽的名字,她就是一个水边的村庄。我不知道她的前世,但她的今生伴随着我的成长,那水草丰茂的模样,一直萦绕在我的记忆中。
村子由一"堡"一"壕"组成。
堡就是个小城池,有南北大门,四周有土城墙。北大门叫"后豁",城墙的豁口。南大门虽然已然看不到当年的风采,但宽大的石板路、门转石、车辙和泄水沟都会默默诉说前世的繁华。整个堡居高临下,南面就是水神堂,南大门基准面要比水神堂这一带高出十米左右,当年这里应该是吊桥吧?几棵合抱之树依傍着南城墙,年年柳叶葱茏。堡里都是高墙大院,据好友房晓声讲,大多是明清时的建筑。父亲说有个大墙院,几进几出房子有一百多间。列位看官,我不再描述这里的房子是什么样子,如果您去过乔家、王家大院,您就会知道,这里只是规模小了些、破败了点,但伟岸、巍然、雍荣、华丽等词语还是会跃入您的脑海。
壕在堡的东南,与堡垂直,就在壶流河边。南侧的人们开门开窗抬眼举目便悠然见南山,便是春的布谷、夏的青纱帐、秋日向日葵的金黄和冬天雾气腾腾的冰河。壕里房子的规制就没什么讲究了,晚清或建国后的民居。但颇有生活气息,碾米的磨面的,油坊、豆腐铺都在壕里。堡与壕相比,一个位置高,一个地势低;一个像是土豪地主的居所,一个像是贫农平民的家园。
我所有关于童年的记忆,就在这一"堡"一"壕"里。
只是,今年要到大同陪父母过年;那么,与自己相约,在夏花灿烂的时候,回蕙花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