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托飘落心语;关注社会民生
大学生就业做环卫工有何不可?
文:飘落心语
新闻背景:济南市槐荫区环卫局新招聘的40名大学生全部到环卫一线,从基层工作开始做起。他们这种面向基层就业的做法赢得了一些人的赞誉,但也有人质疑大学生扫马路,是否会造成人才浪费。新闻来源:新华网
说起环卫工;人们眼前立马浮现出这样一个形象;一身朴素的桔色工作服,一辆陈旧的垃圾车,再加上一把普通到不能再普通的扫帚,一个布满岁月印痕的簸箕,这就是这默默奉献的环卫工人所有的“行头”.
每天清晨当人们还在梦乡中享受睡眠的快乐时,他们早已开始了艰苦辛劳的工作:扫除街边的灰尘纸屑及各种各样难以清理的垃圾……就这样年复一年;日复一日;为了城市的清洁;为了让市民有一个整洁舒适的生活环境;他们为此默默奉献着.
如果说单纯的环卫工并没有什么可议论的;呢么把被誉为“天之骄子”的大学生同环卫工联系在一起;引起争议是在正常不过的了.
在很多人眼中,大学毕业生当环卫工是不可思议的。用老百姓的话就是太“屈才”了.
有些人肯定会激动地叫嚷说什么这是社会的悲哀;是中国教育的悲哀;这话确实有一定的道理;诚然近几年的一些高校的扩招确实对社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人们在感叹上大学不再是个遥不可及的梦想的同情不得不为扩招后所导致的恶果买单--那造成的局面就是在大学生“多如牛毛”的今天;找个好工作是如此之困难.
当然也有一些人持这样的观点;高学历大学生环卫工的出现,从根本上说是由于大学生就业市场供大于求、就业压力加大造成的。从局部范围讲,这合乎市场规则,也符合正常人的理性;但从全社会人力资源配置的角度看,可能会造成人才的浪费。因为大学生去当环卫工,很难说不是大材小用、高才低就。他们本应该在创造性更强的岗位上施展自己的才华,却进入了不一定符合自己爱好与专长、不容易充分发挥自己才干的领域。如果任由这种状态发展下去,可能会使目前的大学生“结构性失业”状况更加恶化:一边是机关事业单位招考报名数屡创历史新高;另一边是民营企业、农村或边远山区的基层岗位求贤若渴、人才流失。
其实;俺觉得大学生就业做环卫工没什么不可;既然问题已经客观存在;在争论也没什么实际意义;就像一位大学生对记者说的那样:身边很多同学没有找到工作,与这些同学比,这份工作有事业编制、待遇稳定,自己已经很幸运了。”所以求真务实的找个饭碗比什么都强.
笔者在浏览一些平面报纸的招聘版面的时候;发现这样一个现象一边是企业篮里挑花招不到合适的人才,而一边是大学毕业生哭喊着四处出击找不到理想的单位,这样的尴尬,恐怕在现在就业大背景下是个普遍现象。矛盾的产生当然涉及诸多因素,解决起来也非一蹴而就。就眼下大学生环卫工的例子提示我们,供需双方调整心态和策略,就有双赢的可能。
俺个人认为求职大学生需要调整心态,不切实际地挑肥拣瘦,恰恰是给自己设置障碍。拿破仑的名言“不想当将军的士兵不是好士兵”,说的没错;可问题的关键是绝大多数的士兵是当不了将军的。许多幸运者并不是一开始就撞上好运的,常常是他们在平凡的岗位上兢兢业业,才赢得了成功的机遇.
所以笔者认为;机会总是让给有准备的人;这话对于就业选择做环卫工的大学生同样有效!!!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