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27、28两天买入了京东方B和京东方A合计约占总仓位7%。
京东方在上市的正牌高科技公司中当属最臭名昭著的,上市十几年来大部分时间微利不然就巨额亏损,累计亏损超过累计利润很多倍。最让人不齿的是它一毛不拔却不断融资,四次融资分别募资18.5亿、22.4亿、117.8亿、89.4亿,越亏越投、越投越亏,以前觉得京东方就像是个巨大的黑洞。现在是准备定向发行95-224亿股股份,募集不超过460亿元资金。
京东方曾经长期是A股最低价的标的,横盘长达三年半。它所在的产业投资巨大却竞争极其激烈,行业平均毛利率简直就是产不忍赌,财务数据根本就不值得看。
最近雪球看了一些关于京东方文章,然后又起了兴趣重新看这个曾经熟悉的标的。首先想的当时是历史教训而不是雪球那些鼓动人心的美妙梦幻设想,这些设想七八年前也曾经大致相同地有很多人做过。没错,貌似历史又重演了。勉强找到一些不同之处,其一当时A股高歌猛进接连突破两千点、三千点、四千点、五千点、六千点。那时稍微有一丁点利好都能无限放大,京东方自然水涨船高,大风一来猪也能飞上天。而现在时过境迁,当时很多国内拟投资的显示屏生产线都无疾而终,京东方不知不觉活到了最后。受益于自身的规模和需求量不断攀升,其行业地位也越来越高,可以说是出现了曙光。反观当初莱宝高科超声电子的经历,京东方不同的是行业进入壁垒越来越强了,极低的毛利率和巨额的投资,估计没有谁还这么傻像几年前那样嚷嚷着要进去了。莱宝高科和超声电子所在的行业和京东方并不同,但很相似。现在他们所处的行业已经群雄并起,欧菲光长信科技等已经赶上甚至超过了他们。这个行业以前很熟悉,莱宝和超声都是曾经参与过的标的。京东方在国内其实已经是一家独大,吸引人的还有京东方近年获得的专利,2012年以2686项排全球第二。小尺寸面板出货量全球第一,整体已经处于行业前三。烧钱烧了这么久,京东方目前来说就是中国的那句老话:“终于熬出头了”。仔细找京东方的近年新闻,发现京东方不知不觉已经在不少技术领域居于全球领先或最前列,这和当初的三星很像。
这个460亿的巨额定增大部分已经有人认购,包括国内最热衷于高科技产业的重庆市政府都在名单内。重庆市政府对高科技产业的眼光还是很毒的,四联就是好例子,在蓝宝石大潮退潮的前两年一直支持四联,现在四联果然脱胎换骨一片光明。京东方目前股价出于历史低位,这个价增发对公司并不好,对未介入的人却多了个机会。我可不认为就凭京东方那点点业绩它就敢放这个460亿元的增发方案出来,很难想象这里面没有政府的意思。
还有一个公开信息是京东方部分核心管理人员将于2014年3月1日至2014年6月30日期间通过二级市场以个人自有资金购买公司股票,总金额不低于1000万元,并自愿承诺将本次所购公司股票自购买之日起持有至2016年6月30日不进行转让。这个信息很容易就联想到其目的就是借这个信息提振股东信心乃至抬高股价。不过这也能免人诟病,免得像北京银行高管那样被人指责说在利好公布前买入。不管如何,高管增持并锁定期限是颇大的利好,即使是为了顺利增发也是。
京东方B比A便宜30%,而且低于每股净资产18%。三年半来一直在历史低位横盘,而且口碑很差是典型的地底泥,跌的话过去三年半足够证明已经没人再愿意踩它一脚了,人人避之则吉。这些提供了足够的安全度。高管增持和锁定持股,巨额增发和目前的行业情况又提供了不错的想象空间,这和太阳能以及蓝宝石行业的场景倒是有点像:坚持到最后把对手都搞死了,自己就好了。这叫否极泰来吗?拭目以待好了。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