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几天应该有不少朋友会发年终总结了,自己似乎没有什么值得总结归纳的,也没有朱文兄等的好文笔,不过记录一下也许未来会是不错的一段记忆。
不想说股市资产增减幅度等吸引眼球的数字,截止至今天或31日不会是我真正卖出时价格,此时的数字又有什么好记录的?有一个数字,以后必然会拿来对比,不想自己钻进这个“框”里面。
买入的原因很多,铺开来说就有鼓吹之嫌了。不过全是熟悉或者是跟踪时间不短的公司,当一个人花了一年半载时间去研究跟踪一家公司的时候,买入就不会是拍脑袋决定的了。
今年值得记录的是三个首次:首次买了美股,原因是看好玉柴,买之前观察跟踪了大半年。整个2012年,海外中国公司感觉是没有比玉柴更让我放心的。美股我跟踪大部分是中概,主要是新能源。最近逐渐扩大视野,也许未来会买美股其他个股,不限于中概。对于玉柴,说起来“一匹布”那样长,又好像无话可说。和玉柴打了多年交道,和投资者谈起玉柴感觉对不上点。当然,这和目前专注研究玉柴的人几乎没有有关,即使是雪球那里信息也很少,不是我想要的。按照目前玉柴的市价,微利。
首次买了港股,原因也是港股中有一只我必买的个股,协鑫。当初我开这个博客就是为了记录新能源的信息,新能源自信还是有一些了解的。协鑫跟踪时间不短,看了两年多才买入。为什么买协鑫?自己清楚就是了,自己的逻辑也许在别人眼里不过是笑话。只能说这是衡量了中国、香港、美国上市的所有中国新能源公司后才买的,而且,我跟踪了两年多。其实这个时间也不算长,以前有些个股跟踪五年都没机会买入。协鑫以目前的价格,盈利。港股还有一只上周五买进的比亚迪(另文),目前市价盈利。比亚迪买港股不买A股原因不单止是港股更便宜,还有海外对比亚迪更追捧。港股满仓。去年撰文骂了几次比亚迪,其实“嫌货的才是真正的买货人”,就如目前痛批茅台的很多人一样,跌到100元我想他们会争先恐后地买。
首次在境内买B股。开户的时候券商营业部实在是太冷清了,一个顾客也没有,这也是标准底部特征之一。我只开了深圳B股,上海B股没开,原因是开户时需要美元而账上没有。未来一年我会卖出长安的可能性几乎为零,上海B股中暂时也没有值得跟踪的个股。不开上海户对我毫无影响,我开B股唯一的原因就是买长安,太多选择对我来说不是增加赚钱机会而是增加赔钱机会。“重要的不是获得了多少选择,而是放弃了多少选择。”,对诱惑要熟视无睹,必须的。
A股今年绝大部分时间都是满仓的,最近卖出了重仓股东阿阿胶(《原因》),从不追求卖在高点,高点20%以内就是好价格。从自己的卖出历史上看,似乎人品一直不错。卖出是想买更便宜的,找了一圈确实是没有比银行更便宜的了,但涨幅不小,暂时还下不了手。不行就转海外投奔港股美股了。
A股持股一年最近荣升为底仓的中国平安没什么好说的,去年末买入的平安,可见未来没有卖出的计划,除非它价格涨到超出我承受范围,抑或是一两年后找到一个更好的“继任者”做底仓。平安今年其实是操作过的,八月跌到38元时加仓一次,后来又卖了保持仓位(平安占五成仓位)。11月跌得更狠跌破35元,不记得当时忙什么,反正是没买,当时真是好价格啊,比一年前买的时候还好。
A股民生银行和平安同时买进的,似乎也找不出卖出的理由。民生依旧便宜,但目前这个价要再买有点纠结。
A股广汇能源,记得是五月份买入,一成仓位没动过。争议就让他争议吧,广汇跟踪时间都超过东阿阿胶了,目前有点面临质变的意思。它不是一头汗血宝马就是一头死驴。以目前美孚、BP等的市值/储量比,广汇值得期待。渠道一旦畅通,2013年广汇会不会打开TURBO兼外挂全开?当然也有可能开到沟里,目前盈利就先放着看看吧。
A股《长安》,B股一直没有回调没机会再买,而A股两次急跌,当然要感谢RP了,在我想买入的时候适时爆发,5.12和5.17果断入手,终于买得差不多够了。A股虽然比B股贵很多,但纵观有AB股的上市公司,股价基本上是联动的,A股也远比B股活跃。以后会把A转成B,因为长远看B股有两个好处A股不具备,一是目前股价B股只有A股约一半,二是未来可能取消B股。不过B股跌起来那是一头栽海底,不如A股还会扑腾几下。(相关:《翼虎》,《CAPSA》,《长安续》,)
明年计划就是持股不动,如果大盘就此反转走牛,持仓会更加有针对性,以此推测,广汇是最有可能被减持的。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