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对美欧韩多晶硅双反回溯90天征税
(2012-11-27 14:01:59)
标签:
杂谈 |
分类: 晶硅 |
继7月20日、11月1日,中国商务部先后发起对美韩、欧盟的多晶硅双反调查之后,如今再推出追加双反追溯期的举措。
11月26日,商务部网站公告称,将对向原产于美国、韩国和欧盟的进口太阳能级多晶硅追溯征收反倾销税,以及对上述多晶硅追溯征收反补贴税进行调查。
“追溯期为九十天的时间,此举是为了遏制国际多晶硅近期对中国市场的疯狂低价出口、倾销。”一位多晶硅企业高管对记者解释,追溯征税一般追溯到初裁前90天,如2013年1月初裁,则对美韩将追溯到10月份,对欧盟追溯到立案时间的11月1日开始。
“双反”申诉由中国国内最大的四家多晶硅企业共同发起,分别是:江苏中能硅业、江西赛维LDK光伏硅科技、洛阳中硅高科技、重庆大全新能源。
根据商务部的要求,欧盟、美国、韩国太阳能级多晶硅生产者/出口商需在12 月 11日前以书面形式,提供2012年1月至10月按月度统计的对中国出口多晶硅的数量和金额等信息,并自2012年12月起至本案初裁公告发布当月止,每月15日前提交上月对中国出口被调查产品的数量和金额等信息。
上述光伏企业高管称,目前国内多晶硅双反已进入追溯征税立案调查阶段,要求进口商和出口商双边向商务部汇报2011年7月1日以来的进出口数据。“调查机关将分析这些数据,并根据海关数据,衡量是否存在突击进口的事实再做出裁决。”
2011年,中国总计进口多晶硅6.46万吨,同比增长36.00%,取短期订单价与长单价的平均值约40美元/公斤计算,涉及进口金额为25.9亿美元。
数据显示,2011年8月-2012年1月,我国多晶硅总进口量为20881吨,但在2012年2月-7月,进口总量增至29174吨,增长40%。9 月份,我国多晶硅进口量约为8720吨,环比增长13.15%,更创下历史新高。
“原先国内多晶硅市场的格局是自产和进口各占50%,欧盟及美韩多晶硅厂商在得知中国要发起双反调查后,加速突击出口,使得9月份国内多晶硅厂商的产量不到1000吨。”上述高管说,年初国内多晶硅的产量一般在4000-5000吨/月之间。
四大厂商的申请公告显示,2011 年 1-4 月,被调查产品的平均进口价格为每公斤 477 元,但 2012 年 1-4 月的平均价格已降至每公斤 162 元。一年内的降价幅度高达 66%。
在欧盟及美韩的多晶硅低价倾销下,根据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硅业分会统计,在A股上市的7家多晶硅企业中已有3家停产。从全国来看,目前,在已投产的43家多晶硅企业中,仅剩下7-8家企业尚在开工生产,其余均已关闭生产线,停产率超过80%。
2012年初,作为申请人的4家企业尚可维持开工。而到2012年第二季度,4家申请企业中有两家洛阳中硅和赛维LDK已接近完全停产状态。
相关信息:
保利协鑫三季报
多晶硅業務
本集團2012 年首三個季度累計生産多晶硅約32,864
公噸,同比上升約78.4%。2012 年第
三季度共生產多晶硅約7,631 公噸,同比上升約19.3%。
本集團2012 年首三個季度及第三季度分別售出多晶硅約 9,669 公噸及657
公噸。2012 年
首三個季度及第三季度本集團售出的多晶硅的平均銷售價分別爲每公斤23.0
美元及每公斤
20.1 美元。
硅片業務
本集團2012 年首三個季度累計生産硅片約4,731
兆瓦,同比上升約44.4%。2012 年第三季
度生産硅片約1,689 兆瓦,同比上升約40.6%。
本集團2012 年首三個季度累計售出硅片約4,316 兆瓦,同比上升約34.5%。2012
年第三季
度售出硅片約1,130 兆瓦,同比上升約3.8%。
2012 年第三季度硅片的平均銷售價爲每瓦0.25 美元。
電力業務
本集團2012 年首三個季度的電力及蒸汽總銷售量分別約為 4,072,171
兆瓦時及
6,118,130 噸,較去年同期分別增加 11.9%及10.7%。
(GCL三季多晶硅环比降幅85%,销售只有首两季平均值的14.5%。主要是内忧外患双重冲击,三季国外多晶硅突击倾销至中国,而需求却在减少。硅片销售小幅增长,应该是关联交易起到部分作用,因为保利在国内的光伏电站项目上拿到了大订单。商务部昨天起正式立案追溯多晶硅倾销,也就是从现在起不能突击进来了,微薄的利润和惩罚性的反倾销税相比不值得再出口到中国。不过追溯90天力度太小,和美国的双反比差太远了,应该追溯一年以上,从中也能看出中国并不是报复性的,是不敢还是被人“公关”了?。以国内多晶硅厂商的近几月销量,10-11月进口的货比9月应该不会少太多,光这三个月进口的多晶硅国内就要消化一年。一旦中国巨额征收多晶硅关税,预计德国的多晶硅企业先完蛋、然后是美国、最后韩国也许能活下来。德美企业一年应该都挺不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