柏杨先生在《中国人史纲》一书中说起李世民治下的唐朝,很是感叹的写道:战争变乱容易叙述,而和平繁荣不容易叙述。我们叙述第二个黄金时代的中国社会时,深有此感。这大概就是我经常写批评性博文的原因吧~不过我不太喜欢博友简单的认为我在看多或看空,那样非此即彼的二分法让我想起小时候看电影第一关心的问题:这是好人还是坏人?一个成年人是不会这么思考问题的~比如说我曾经写过的《东阿阿胶(000423):吃得起的阿胶和“药中茅台”,哪个更靠谱?》,我无意看多或看空阿胶,而是觉得阿胶药中茅台的定位不靠谱,公司未来不会像过去一两年那样高密度、大幅度的提价。不要相信2015年5000块/公斤之类的大忽悠,对未来的业绩预期应该更理性。
回过头来看看汤臣倍健(300146),关于这家公司,我已经发了6篇博文。如果一句简单的不看好,我怎么会花那么多时间在这家公司上呢?有一位博友的留言我很欣赏“其实博主不需因前面发过看空汤臣的博文,便要将观点坚持到底。”感谢博友们这段时间的各种评论让我对汤臣有了一定的了解。对这家公司已经有了大致的把握,俺也就不会再集中精力研究,也不会连续写出关于它的分析。
个人觉得汤臣倍健的管理层很聪明,这样说许多人可能会大吃一惊。后面所加“但是”并不影响汤臣管理层的聪明。以下讨论不涉及“这玩意儿到底有没有用”这类问题。
1、选择膳食营养补充剂这行当而非传统保健食品。传统保健食品以中医理论为基础,强调针对特定需求人群的功效,比如说太阳神。营养补充剂以现代营养学为理论基础,以推广营养与健康观念为主。这一定位应该就能比太阳神之类做更长久的生意。
2、这行当由安利纽崔莱培育,且发展迅速。这意味着汤臣不用当先驱去培育市场。先驱和先烈经常只一步之遥。发展迅速无须赘言。
3、有足够的利益空间腾挪。营销利益链一文已经详细分析过利益空间。简单比较了几种产品的价格。汤臣蛋白质粉的含量、价格与纽崔莱的相当。番茄红素汤臣的价格比GNC高一些,但含量仅为GNC的1/6。空间足够大,利益链上的各关联方积极性才有保证~
4、主要原材料用进口的,品牌定位“取自全球,健康全家”。虽然很多投资者看不上这点,但我觉得这正是汤臣管理层的聪明之处。原料取自国外可以消除关于产品品质、食品安全方面的担忧,这些担忧往往是消费者作出不购买决定的最重要考虑因素。
5、聘请刘璇、姚明品牌代言,经销商作为地面部队开拓市场。
这生意怎么样?看看成绩单。过去4年公司收入复合增长率75%以上,净利润增长率95%以上,营业毛利率60%以上,净利率30%以上,ROE(剔除募集引致的超额现金)35%以上。看到这些数字任何投资者都会心跳的,我也一样。但作为投资者的我们需要考虑更多的问题。
首先的问题是这个生意能不能持续。先不说成长性如何,高增长能持续多久,这是不是一项可以持续存在的生意呢?很多保健品牌昙花一现然后消失得无影无踪了。汤臣倍健会怎样?相对于电视、网络硬广告带来营收增长,我更关心消费者口碑、重复购买、客户黏性之类的。这方面信息非常少,网络更多的是负面,不能完全采信。
其次是管理层。巴老说过要把投资当成生意来看,相当于把钱交给企业合伙做生意。这可能因为巴老从来不是被动型的投资者。A股市场中如吾等小散如果要投资民营上市公司恐怕更难做到这一点。同甘可以,共苦不行。不是不愿意,而是不能。因为一旦企业出了状况,控股股东/管理层很可能抢先一步把本应属于可怜的小散的那一点蛋糕转移走了。我们只能寄希望于找到越来越好、管理层越来越有信心的公司。扯得有点远了。
再次是价格。汤臣目前市盈率(ttm)为49倍,市净率约5倍。别人也许可以,我胆子比较小,超出承受范围。这么多天我也是刚刚才算了这些数据。我的习惯是在完全了解(至少自己感觉完全了解)一家公司的生意前,完全不用知道标的的价格。这个习惯是跟lp学的,买东西时先看货再问价。个人觉得这比我原来的习惯好些,毕竟,资本市场每天报出不同的价,看货更重要。
最后还有一些小问题。比如说我希望看到的财务报表更稳健,而且持续都是这样。比如说我希望公司尽快修改募集资金用途,在我看来其中大部分项目不实施对投资者更有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