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旭阳内刊》
截止到2011年7月26日,由研发技术中心主导的多晶炉铸准单晶项目取得重大突破,经过短短
两周的时间,第一个准单晶晶锭于7月24日晚成功出炉,于7月26日早晨顺利开方。晶锭开方后通过外观可以观
察到晶锭的中间9个晶棒基本为完整单晶,而边缘的16个晶棒有将近一半为单晶,另一半为大晶粒多晶。该晶锭
的成功出炉,标志着旭阳雷迪多晶炉铸准单晶项目取得基本成功,接下来只需要对具体工艺细节进行一定的调
整和完善。该项目由研发技术中心进行立项,由总监吴彬辉及主管张泽兴亲自主导,该项目的技术路线为:在
正常的喷涂、烧结好的多晶坩埚底部紧密的铺上一层单晶硅块,再装入正常的原生及回收硅料。在铸锭过程中,
通过对炉内热场进行一定的改造并对铸锭工艺进行适当的调整,控制熔化阶段炉内的温度分布,使上层的硅料
完全熔化,底部的单晶块不完全熔化即跳入长晶阶段,以底部未完全熔化的单晶块为籽晶进行长晶,最后长成
单晶或准单晶晶锭,通过这种铸锭方法成产出的硅片,由于其晶界非常少,做成的电池片转化效率比普通的多
晶硅片高出1-2个百分点,与直拉单晶硅片相当,但其成本要比直拉单晶硅低很多。
该项目在多晶二部选用两台GT多晶铸锭炉进行实验,分别选用两种不同的热场改造方法和铸锭工艺。
实验初期,为了最大限度的降低实验成本,实验采用提纯料代替正常硅料,进行模拟实验,探索使底层籽晶达
到半熔状态的工艺控制方法。第一炉没有对炉内热场进行改造,由于底部温度没有得到有效控制,籽晶被全部
熔化而宣告失败,但从中得到了很重要的启发;第二炉根据从第一炉实验失败中得到的启示,对炉体内热场进
行了适当的改造,并采用两种不同的改造方法同时进行试验,运行过程中根据炉内实际情况对工艺进行实时调
整,最终成功的保住底层籽晶没有被全部熔化,并大概掌握了炉体改造后晶体生长特性;第二次实验取得初步
成功后,第三次采用真正的单晶籽晶进行试验,根据前面实验所掌握的数据,第三次实验比较顺利,实验基本
达到预期的效果。且两种工艺均能够达到较好的准单晶铸锭效果。到目前为止,实验取得基本成功,现正在对
这两种工艺进行比较和完善,争取能够尽快的在公司内部进行推广,这项新技术必能给公司创造可观的经济价
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