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运通终于要上市了,天龙优势再失
(2011-08-23 16:16:24)
标签:
杂谈 |
分类: 晶硅 |
8月29日网上发行,42元,市盈率53.47倍,虽然发在主板,但上市后估值一定不会低,中财网这则一知半解瞎子摸象的文章权当花边新闻看看吧。
这份报道除了最后一项“工资”外其他都没问题,记者看到的坏事我看全是好事。
一:对LDK多出来的销售是京运通的拳头---单晶炉,只不过没上市的公司不用发布公告查不到而已。
二:转让股份给LDK是非常划算的,不单止锁定LDK这个巨无霸客户。晶体炉最关键的不是炉,而是大量实践得出的工艺技术,招股说明书这句话“江西赛维同意双方合作所产生的工艺及设备设计改进的知识产权全部由京运通科技所有,作为对技术研发投入的补偿,江西赛维可获得京运通科技400万股股权”,看似京运通亏本,但是我看来其实非常划算的,这些工艺参数京运通自己要获得的话远远不止投入几千万,而且顺利的话要一年以上才能取得,假如用十台多晶炉连续生产去实践的话,一年花掉的成本和原料至少也要上亿。一箭双雕,很好啊。
工艺技术有多重要?例如,买精功科技同样的多晶炉,因为生产工艺技术的不同,其他厂生产出来的多晶硅成本大约45美元,协鑫同样的炉子生产出来的成本只要25美元,而且良品率第一,还有,协鑫用同样的设备生产效率比精功科技自己还高百分之20%。LDK作为中国仅次于协鑫的晶硅厂,累积的技术一定非常深厚。
京运通的优势
京运通技术比精工科技多元化,因为精功没有做单晶炉,国内做长晶炉的除了精功科技和中科属下企业外其他五家大厂(包括天龙)的技术都是源自西安理工,天龙并无优势。
京运通也能做蓝宝石炉,事实上会做单晶炉的厂基本都能做蓝宝石炉,尤其是西安理工系的几家厂。
京运通的市场地位和技术还有产能全部都比天龙光电好,而且不是一点半点,天龙上市募资后太保守了,两次失去了黄金时间,上次是多晶炉,今年是蓝宝石炉,只是抱着单晶炉吃老本。在市场开拓方面别说是京运通,就是京仪世纪和汉虹都比天龙做得好。
之前京运通最大的掣肘就是资金,而天龙和他们比(包括精功)的优势就是资金充裕,假如京运通超募很多的话,他会有个飞速发展的黄金时期,假如按照38倍市盈率发行,京运通将成为晶硅设备厂中现金流最充裕的公司,手握二十几亿现金完全可以通过收购兼并买技术等迅速做强。
只剩下个海市蜃楼般的MOCVD, 和一年多前的蓝宝石炉同样的情况,当时看蓝宝石炉不和现在看MOCVD一样的“无敌”?只要大鳄使劲吹口气,海市蜃楼立马被刮走了,蓝宝石炉就是很好的例子。GT吸取多晶炉当年轻视静功科技导致大量订单流失、中国市场多晶炉份额大幅下降的教训。今年在蓝宝石炉销售上可谓疯狂至极,蓝宝石炉的合同今年已达数千台,迅速的占领了大部分的市场,而且最关键的是售前培训售后服务在中国总部完成,反观国内所有蓝宝石炉厂家,自己连炉子关键的部件尚且要靠进口,长晶工艺也就无从“自主掌握”了,根本就自己都没完全弄懂,哪谈得上技术培训。GT作为蓝宝石炉唯一的霸主,未雨先绸缪,这次国内的厂家不会有机会有像多晶炉那样的机会了。其实国内的蓝宝石炉早就能量产,只是长晶厂发现买国产的炉都不会用,因为厂家自己也不会,而蓝晶,奥瑞德,四联等国内蓝宝石老大技术封锁也非常严密。其实国内的厂一直想上蓝宝石项目,只是苦于无技术,GT以技术培训为突破口,培养了大批只懂用GT炉的人才,销售炉子也就水到渠成了。国内的蓝宝石炉和MOCVD的数量配比基本上差不多饱和了,只有等下一个换设备的周期才有机会。
MOCVD的竞争比蓝宝石炉还厉害,德美双雄假如和GT在蓝宝石炉的策略相似,也先发制人未雨绸缪,国内的MOCVD设备研发厂几年内也不会有任何的发展机会。何况日本随时可以加入竞争,只要开放出口限制。而韩国去年就已经能量产MOCVD了,只是一直未能打开市场。而台湾的研发应该也领先于国内。香港的科瑞特也早已能量产MOCVD。国内的昭信样机出来有一年多了,也比天龙早得多。即使“故事”的最后天龙能量产MOCVD并且市场接受,也不会是未来一两年能实现的,反应到财务报表上爆发利润就更是靠想象才知道有多远。
最多再等半年,蓝宝石炉没有起色或者韩国台湾的MOCVD打开市场,那么就可以跟他说拜拜了。难道还再等一次石墨烯?别忘了伤害三次就是教训了,一生可是只有20个打孔的机会。
至于多晶炉,根本上就不需要说,自从精功科技五月增发筹资4.45亿大幅扩产多晶炉后,实际上精功科技已经是多晶炉的霸主,这点对比这几家厂多晶炉的毛利率也能略知一二。假如精功科技的炉子不好,那只能说协鑫、天威等买几亿多晶炉的长晶霸主都是傻子,可能吗?天龙多晶炉唯一的大希望就是和精功科技有宿怨的九江旭阳雷迪,不过到目前为止,旭阳还是坚持继续买GT的多晶炉。当然还有那家天龙系的华盛恒能肯定会买天龙的多晶炉,只是买不了多少台。
说到京运通和天龙不得不说精功科技,翻了半天发现今年今年二月写的那篇关于精功科技的回顾与展望还有技术分析的文章居然神秘的消失了,传说中新浪博客会吃文章原来是真的。
精功科技和天龙几乎同时介入,不过它太白马了,因此没有多写文字记录。最早的文章发生在它2月18日放巨量涨停又打开一路下跌的典型假“涨停板出货”实洗盘之后,只能翻到点QQ记录了http://blog.sina.com.cn/s/blog_414ce9a10100uv7h.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