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城中有媒体报道,不少市民熟知的食品在外包装不变的情况下悄然“缩水”,原本355毫升的罐装可口可乐变为330毫升,乐事罐装系列薯片每罐净重从原来的120克减至110克但价格维持不变,此举遭到了市民认为其“变相涨价”的质疑。
陈Sir扬言(第528期)
油价涨,电价涨,水价涨,所有的物价都不可能不涨。按下葫芦浮起了瓢,迟早的事情。
城中有媒体报道,不少市民熟知的食品在外包装不变的情况下悄然“缩水”,原本355毫升的罐装可口可乐变为330毫升,乐事罐装系列薯片每罐净重从原来的120克减至110克但价格维持不变,此举遭到了市民认为其“变相涨价”的质疑。我不明白,水涨船高,有什么好质疑的呢?除非厂家没有标清变动后的规格才值得质疑啊。变相涨价和旗帜鲜明的涨价都是涨价啊。
问题不在于市民的“质疑”,而在于发改委的质疑。报道说,3月份以来方便面、日化、饼干等领衔提价,掀起了一轮消费品涨价潮,并引发国家发改委的介入。为抑制通货膨胀,稳定物价水平,发改委先后约谈国内多家日化、方便面、啤酒企业高层,随后,部分企业宣布暂缓涨价。
我倒是要质疑一下发改委,你卖油的国企不约谈反倒约谈深受其害的下游企业,算怎么回事?这不是典型的狼和小羊的故事吗?好吧,我们一起来温习一下幼儿园的功课———
从前有一只小羊在河边喝水,一只狼走过来恶狠狠地对小羊说,“我要把你吃掉!”小羊问:“凭什么?”狼胡搅蛮缠地说,“你把我的水弄脏了!”小羊说,“狼先生,您在上游,我在下游,我怎么会弄脏您的水呢?”狼不耐烦了,费事跟你讲那么多,就把小羊吃掉了。
汽油等燃油一次次小步快跑地涨价,如果按照去年的涨幅和速度,今年93号汽油完全有望突破十元一升的关口。现在连快递的运费都在涨,下游的企业都不让涨,成本如何消化?没有理由全国企业一起亏损供着你石油公司赚大钱吧?对于企业而言,还有一项光荣而艰巨的任务任重道不远———五年内全国职工工资要翻一番。如果是硬指标的话,今年一瓶矿泉水,五年后只能装半瓶了。成本就是这样放在那里,豪言壮语管什么用?同理,约谈又管什么用?企业总得生产,成本总得合理,产品不让涨价就减量,这已经是很老实的企业了,都该发面锦旗给他们!
前几天与朋友吹水时听来一个小道消息,某楼盘被限价,结果降至六千块一平方米,附加条件是:顶级豪华精装修,一万蚊一平方米。装修合同是装修合同,购楼合同是购楼合同,井水不犯河水,但是少了一份都没有交易。这算是缩水还是涨水呢?总之,你有张良计,我有过墙梯,大河涨水小河满。不涨是不可能的。
问题倒是在于民生。物价涨涨涨,但就是工资不涨。老百姓怨声四起理所当然。现在好了,五年翻一番!不知道有多少企业经得起这一翻!老百姓当然希望物价越低越好,工资越高越好啦,但是“又要礼金便,又要老婆靓”,世界上哪有这样好得像做梦一样的事情?这梦现在不是老百姓自己在做,而是有关部门高层在帮我们做,真是魔幻!
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油价涨,电价涨,水价涨,所有的物价都不可能不涨。按下葫芦浮起了瓢,迟早的事情。至于工资,假如真的五年后翻一番的话,企业用工成本要翻多少?市场竞争力又下降了多少个点?货币投放量要加多少———而这一切又意味着什么呢?
审慎乐观地说,未来能实现了物价涨工资跟着长一点,已经很了不起。但是我们必须有足够的心理准备,工资永远追不上物价,就像乌龟永远追不上兔子一样的天经地义。有人告诉你拽着自己的头发身体就可以摆脱地心吸力——— 信佢一成,双目失明。
□陈扬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