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富热电
(2010-09-27 15:08:28)
标签:
杂谈 |
分类: 晶硅 |
【2009-05-23 中国证券报】
天富热电(600509)碳化硅项目值得看好
公司传统业务保持稳定增长,高科技业务逐渐进入生产销售阶段。我们维持公司
“推荐”的投资评级,预计公司2009-2011年每股收益分别为0.22、0.28、0.41元。
公司传统业务主要从事新疆石河子市的基础能源供应。石河子市2009年1-4月累
计完成工业总产值46.17亿元,增长16.1%,高于国家平均水平;完成发电量22.8亿千瓦
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用电量19.6亿千瓦时,分别较去年同期增长32.5%和37.1%。作为
新疆新兴工业城市的电热提供者,公司传统业务能够保持较高的增长。
公司高科技业务主要有碳化硅(SIC)项目、沥青基医用球状活性炭项目、粉煤灰
造纸项目、与深圳立业合作的煤化工业务,我们主要看好公司的碳化硅业务。碳化硅
项目经过三年的建设,已完成产业布局,即以北京为核心的研发销售基地、新疆石河子
的生产基地、江苏苏州的后续加工基地。公司产品2英寸导电型4H/6H晶片已基本成熟
,导电型6H-SiC每片150美元,导电型4H-SiC每片250美元,价格较国际同类产品价格低6
0%左右,产品质量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具备很强的竞争优势,3英寸导电型及2英寸半绝
缘型也完成研发,基本可以进入生产。苏州的加工基地设备预计今年可完全调试完毕
进入生产,下游销售已初见成果,预计今年将贡献一定的收入和利润。
【2009-03-13 证券时报】
天富热电搅局国际碳化硅市场
以150-250美元/片历史最低价促销,天富热电(600509)控股子公司北京天科合达蓝
光半导体有限公司的惊人手笔在国际碳化硅晶片市场激起波澜。面对着国际主流的碳
化硅晶片供应商,天科合达董事长曾江在接受证券时报记者采访时自豪地提醒道:“
有人来竞争了!”
150美元 碳化硅市场掀波澜
日前,天富热电公告,公司控股子公司北京天科合达蓝光半导体有限公司初步具
备了批量生产2英寸6H/4H导电型碳化硅晶片的能力,目前正在积极开拓市场,向全球
研发机构提供较高性价比的产品,以此打开销售局面。
“从今年3月起至6月间,2英寸6H/4H导电型碳化硅晶片的国际市场促销价为150
-250美元/片”, 天科合达为期3个月的促销价一经打出,业界一片愕然:在碳化硅
生产商的历史上,这是目前报出的最低市场价格,以至于至今仍有太多的人不相信这
是真的。
2006年,一片2英寸碳化硅晶片的国际市场价格高达500美元仍供不应求,价格昂
贵的碳化硅晶片成为第三代半导体产业发展的瓶颈。在产业化方面,全球只有以美国
Cree公司为代表的几家公司能够提供碳化硅晶片,天科合达是目前国内唯一能够产业
化的企业,国内的碳化硅晶片的需求在此之前全赖于进口。
虽然近年来,碳化硅晶片的市场价已下降20%左右,但对国外同行业来说,2英
寸6H导电型碳化硅晶片的价格极限是300美元/片,而天科合达现在的促销价是150-2
50美元/片。
“我们想给市场传递这样一些信息:在中国,在天科合达,这种价格是可以提供
的;我们要让公司的下游客商知道,碳化硅晶片未来的定价趋势是有下降空间的;我
们要让目前主流的供应商意识到,有人来竞争了。”天科合达董事长曾江在接受证券
时报记者专访时如是表示。
控制全球碳化硅84%份额的美国Cree公司一直领跑全球碳化硅晶片市场,其它几
家公司因为产量、成本原因,对全球碳化硅行业也未有实质性的影响。“我想从2009
年起,这个局面会有所变化,因为随着天科合达产量和产品性能的更进一步提高,产
品规格的进一步丰富,实质性的影响已经出现了”,曾江语调中透着自豪。
天科合达碳化硅晶片销售价格信息传递出去以后,公司很快就接到了来自国内外
的一些小批量订单。天科合达的计划是:等六月份预定促销期结束时,公司再根据市
场销售的具体情况来确定是否延长促销期。就公司的总体定价策略来说,以低于国际
同质晶片价格20%左右的水平确定,因为价格一旦大幅下降,整个行业就可获得一个
大的发展。届时天科合达需要做的就是供应量一定要跟上。在这方面,公司已经在做
积极准备。
天科合达将碳化硅产品首期市场销售定位于国际国内研发机构,此策略也正符合
公司目前的实际生产状况。碳化硅产品市场分为两个层次,一是全球20多家工业用户
。二是全球的研发市场,主要为国内外上千家科研院所提供基础科研和产品试制所用
,他们的特点是用量较小,每月基本上不会超过十几片,再就是他们对晶体的尺寸要
求不高,一般2-3英寸就能满足试验要求,另外他们对产品价格很敏感,一般来说谁
的价格低就用谁的。
据了解,天科合达现在也在为公司的工业客户做积极储备。去年,公司与工业客
户虽然已经有联系,但限于没有大批量的送片能力。预期今年天科合达可以供应工业
客户了。
在天科合达石河子基地的生长炉车间,记者所见24台生长炉数据闪烁,技术人员
们时刻关注着生长炉温度、压力参数、晶胚生长。
工业化生产确立全球地位
按照天科合达原有计划,到2008年底,晶体生长炉就将实现安装48台,而目前,
石河子生产基地安装了24台,加上北京9台,总共33台。未达到预期的原因,曾江的
解释是,公司设立后,在中科院物理所的紧密合作和支持下,成功研发并批量产出碳
化硅晶体只用了不到3年的时间,从这个角度上说,基本上是按照当初预测的节点在
发展。在这个过程中,公司还在不断调整生长炉的参数、特点、操作适用性等,目前
公司已经在使用第4代生长炉。
之所以将剩余24台生长炉放在今年完成安装,就是希望这24台生长炉在炉体设计
和制造上有更大的优化,毕竟设备是实现产品工艺必要的保证。从目前生产状况来看
,新进的第4代生长炉无论从稳定性、晶坯的合格率、质量参数等各方面都优于前几
代,这在设备方面给公司今后的规模化发展提供了更好的实现条件。
对于公司更具战略意义的是天科合达完全自主的碳化硅晶体三大技术方面的突破
。记者获悉,公司的生产设备完全靠自主研发,这就决定了设备的造价很低。从公开
的指标上比较,公司的生长炉各项参数均可达到国际先进水平,个别性能指标比国外
的还有优势,最显著的特点是公司的生长炉不用做任何改造,可以生产2-4英寸等不
同直径的晶体,即做到4英寸晶片生长设备不再需要投资,这一点远远优于国外同行
的生长炉每台只能生产同等规格晶体的限制。
再者,作为生长最困难的人工晶体之一,公司完全靠自己摸索出来的碳化硅单晶
生长的关键技术,已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如碳化硅晶体的生长速度、体现工艺水平
的微管缺陷、X射线摇摆曲线等质量指标完全符合国际半导体协会2英寸碳化硅抛光片
的国际标准,实际上公司的很多标准已高于国际标准。一直以来,公司把美国Cree公
司的质量体系和最终工业客户的需求指标作为参考,业内的评价是,天科的产品与Cr
ee公司市面上的产品质量是相当的。
再从加工技术上来说,碳化硅也是最难加工的晶体,加工过程既有物理过程,也
有化学腐蚀过程,通过物理研磨与化学腐蚀双重影响,使它的表面粗糙度不超过0.5
纳米。据了解,目前全球做碳化硅晶片加工的公司不过几家,国内仅有天科合达一家
,无论从加工设备还是操作人员,天科目前独具优势。应该说,此关键工艺的突破,
也是公司核心竞争力的一大体现。
从目前状况看,天科合达2英寸6H/4H导电型碳化硅晶片已基本成熟,目前公司正
致力于3、4英寸碳化硅晶片的研制开发。此外,天科合达已开发出非掺杂半绝缘碳化
硅晶体生长技术,此类产品生长技术的优化工作正在实施。
曾江表示:“我们必须持续地做产品的研发,要保证跟上国际市场变化。2008年
,我们奠定了发展的基础,今年的重点是对市场进行有效开拓,同时进一步加强生产
能力的建设。”
记者了解到,天科合达今年在完成48台生长炉建设的同时,明年将完成更大规模
的主体工程建设。届时,天科合达将成为全球碳化硅晶片业界较有影响力的企业。
“从目前的情况预测,不出大的意外,在未来的2-3年内天科合达对母公司利润
应该会有一个较大的促进”,曾江的话语透出了坚定的信心。
回望5年前,天富热电围绕煤炭能源行业,结合公司热电基础产业,确定了以碳
化硅晶体、碳小球、丙酮酸等项目为核心的高科技产业。如今,随着碳化硅晶体项目
理想化程度的实现,从战略布局上将高科技、新能源项目作为公司的支柱产业成为天
富热电更为明确的发展方向。
分析人士谨慎看待项目短期盈利能力证券时报记者建业
对于天富热电碳化硅项目取得的进展,市场分析人士均表现得相对冷静,他们认
为,碳化硅项目真正走向市场尚需时日。
2月下旬,天富热电发布公告称,控股子公司北京天科合达蓝光半导体有限公司
所研发的碳化硅晶片项目取得了较大的突破。初步具备了批量生产2英寸6H/4H导电型
碳化硅晶片的能力。潜心研究了多年的碳化硅技术似乎就要走向应用,不过部分分析
人士对此却显得非常谨慎。
一些分析人士认为目前天富热电的碳化硅项目还有两个问题需要解决,一是技术
问题,根据当时公司披露的工程进度,原本应当在2008年底就开始有产品投放市场,
但到现在为止都还没有出来,这说明天富热电在技术和设备安装方面还存在问题。另
一个难题是产品价格,现在国际市场碳化硅的价格开始回落,如果售价低的话,当时
天富热电的盈利预测现在看来就显得太过乐观了。
公开资料显示,2008年年底时,2英寸6H/4H碳化硅晶片的价格大约是400至600美
元/片;而根据天科合达网站上的信息,该公司的2英寸6H碳化硅晶片价格为150美元/
片、2英寸4H碳化硅晶片价格为250美元/片。天科合达表示,该价格较国际同类产品
价格低60%左右。
一位北京的行业分析师告诉记者:“只有等到碳化硅产品正式推出以后才可能测
算产品对上市公司的业绩影响,但由于天富热电碳化硅项目产品价格波动和技术突破
时间的难以预期,我们现在没有办法知道碳化硅到底能对公司有多少贡献。”
目前,全球碳化硅晶片生产技术主要掌握在以CREE、II-VI、Dow Corning为代表
的少数几家美国企业手中,上述三家美国企业合计占据了全球90%以上的碳化硅晶片
市场份额。其中,仅CREE公司就占据了全球碳化硅产量的85%。据悉,CREE公司碳化
硅产品的毛利率一直维持在50%左右,最高时达到52%,但目前有所下降。
碳化硅晶片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但据了解,目前国内还没有多少企业处于碳化
硅产业的下游,整个产业链还未打通。因此,有分析指出,天富热电的碳化硅产品将
主要用于出口。
一位广州的券商行业研究员告诉记者:“许多碳化硅下游产业的设备、专利都掌
握在国外大公司的手里。我国公司对碳化硅的应用还很少,整个产业链的发育与国外
相比还有很大差距。因此天富热电的碳化硅研究在国内是非常超前的,但也正是因为
这个原因,天富热电希望从碳化硅获得高额的回报还需要相当的时间。”
天富热电(600509)碳化硅项目值得看好
公司传统业务保持稳定增长,高科技业务逐渐进入生产销售阶段。我们维持公司
“推荐”的投资评级,预计公司2009-2011年每股收益分别为0.22、0.28、0.41元。
公司传统业务主要从事新疆石河子市的基础能源供应。石河子市2009年1-4月累
计完成工业总产值46.17亿元,增长16.1%,高于国家平均水平;完成发电量22.8亿千瓦
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用电量19.6亿千瓦时,分别较去年同期增长32.5%和37.1%。作为
新疆新兴工业城市的电热提供者,公司传统业务能够保持较高的增长。
公司高科技业务主要有碳化硅(SIC)项目、沥青基医用球状活性炭项目、粉煤灰
造纸项目、与深圳立业合作的煤化工业务,我们主要看好公司的碳化硅业务。碳化硅
项目经过三年的建设,已完成产业布局,即以北京为核心的研发销售基地、新疆石河子
的生产基地、江苏苏州的后续加工基地。公司产品2英寸导电型4H/6H晶片已基本成熟
,导电型6H-SiC每片150美元,导电型4H-SiC每片250美元,价格较国际同类产品价格低6
0%左右,产品质量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具备很强的竞争优势,3英寸导电型及2英寸半绝
缘型也完成研发,基本可以进入生产。苏州的加工基地设备预计今年可完全调试完毕
进入生产,下游销售已初见成果,预计今年将贡献一定的收入和利润。
【2009-03-13 证券时报】
天富热电搅局国际碳化硅市场
以150-250美元/片历史最低价促销,天富热电(600509)控股子公司北京天科合达蓝
光半导体有限公司的惊人手笔在国际碳化硅晶片市场激起波澜。面对着国际主流的碳
化硅晶片供应商,天科合达董事长曾江在接受证券时报记者采访时自豪地提醒道:“
有人来竞争了!”
150美元 碳化硅市场掀波澜
日前,天富热电公告,公司控股子公司北京天科合达蓝光半导体有限公司初步具
备了批量生产2英寸6H/4H导电型碳化硅晶片的能力,目前正在积极开拓市场,向全球
研发机构提供较高性价比的产品,以此打开销售局面。
“从今年3月起至6月间,2英寸6H/4H导电型碳化硅晶片的国际市场促销价为150
-250美元/片”, 天科合达为期3个月的促销价一经打出,业界一片愕然:在碳化硅
生产商的历史上,这是目前报出的最低市场价格,以至于至今仍有太多的人不相信这
是真的。
2006年,一片2英寸碳化硅晶片的国际市场价格高达500美元仍供不应求,价格昂
贵的碳化硅晶片成为第三代半导体产业发展的瓶颈。在产业化方面,全球只有以美国
Cree公司为代表的几家公司能够提供碳化硅晶片,天科合达是目前国内唯一能够产业
化的企业,国内的碳化硅晶片的需求在此之前全赖于进口。
虽然近年来,碳化硅晶片的市场价已下降20%左右,但对国外同行业来说,2英
寸6H导电型碳化硅晶片的价格极限是300美元/片,而天科合达现在的促销价是150-2
50美元/片。
“我们想给市场传递这样一些信息:在中国,在天科合达,这种价格是可以提供
的;我们要让公司的下游客商知道,碳化硅晶片未来的定价趋势是有下降空间的;我
们要让目前主流的供应商意识到,有人来竞争了。”天科合达董事长曾江在接受证券
时报记者专访时如是表示。
控制全球碳化硅84%份额的美国Cree公司一直领跑全球碳化硅晶片市场,其它几
家公司因为产量、成本原因,对全球碳化硅行业也未有实质性的影响。“我想从2009
年起,这个局面会有所变化,因为随着天科合达产量和产品性能的更进一步提高,产
品规格的进一步丰富,实质性的影响已经出现了”,曾江语调中透着自豪。
天科合达碳化硅晶片销售价格信息传递出去以后,公司很快就接到了来自国内外
的一些小批量订单。天科合达的计划是:等六月份预定促销期结束时,公司再根据市
场销售的具体情况来确定是否延长促销期。就公司的总体定价策略来说,以低于国际
同质晶片价格20%左右的水平确定,因为价格一旦大幅下降,整个行业就可获得一个
大的发展。届时天科合达需要做的就是供应量一定要跟上。在这方面,公司已经在做
积极准备。
天科合达将碳化硅产品首期市场销售定位于国际国内研发机构,此策略也正符合
公司目前的实际生产状况。碳化硅产品市场分为两个层次,一是全球20多家工业用户
。二是全球的研发市场,主要为国内外上千家科研院所提供基础科研和产品试制所用
,他们的特点是用量较小,每月基本上不会超过十几片,再就是他们对晶体的尺寸要
求不高,一般2-3英寸就能满足试验要求,另外他们对产品价格很敏感,一般来说谁
的价格低就用谁的。
据了解,天科合达现在也在为公司的工业客户做积极储备。去年,公司与工业客
户虽然已经有联系,但限于没有大批量的送片能力。预期今年天科合达可以供应工业
客户了。
在天科合达石河子基地的生长炉车间,记者所见24台生长炉数据闪烁,技术人员
们时刻关注着生长炉温度、压力参数、晶胚生长。
工业化生产确立全球地位
按照天科合达原有计划,到2008年底,晶体生长炉就将实现安装48台,而目前,
石河子生产基地安装了24台,加上北京9台,总共33台。未达到预期的原因,曾江的
解释是,公司设立后,在中科院物理所的紧密合作和支持下,成功研发并批量产出碳
化硅晶体只用了不到3年的时间,从这个角度上说,基本上是按照当初预测的节点在
发展。在这个过程中,公司还在不断调整生长炉的参数、特点、操作适用性等,目前
公司已经在使用第4代生长炉。
之所以将剩余24台生长炉放在今年完成安装,就是希望这24台生长炉在炉体设计
和制造上有更大的优化,毕竟设备是实现产品工艺必要的保证。从目前生产状况来看
,新进的第4代生长炉无论从稳定性、晶坯的合格率、质量参数等各方面都优于前几
代,这在设备方面给公司今后的规模化发展提供了更好的实现条件。
对于公司更具战略意义的是天科合达完全自主的碳化硅晶体三大技术方面的突破
。记者获悉,公司的生产设备完全靠自主研发,这就决定了设备的造价很低。从公开
的指标上比较,公司的生长炉各项参数均可达到国际先进水平,个别性能指标比国外
的还有优势,最显著的特点是公司的生长炉不用做任何改造,可以生产2-4英寸等不
同直径的晶体,即做到4英寸晶片生长设备不再需要投资,这一点远远优于国外同行
的生长炉每台只能生产同等规格晶体的限制。
再者,作为生长最困难的人工晶体之一,公司完全靠自己摸索出来的碳化硅单晶
生长的关键技术,已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如碳化硅晶体的生长速度、体现工艺水平
的微管缺陷、X射线摇摆曲线等质量指标完全符合国际半导体协会2英寸碳化硅抛光片
的国际标准,实际上公司的很多标准已高于国际标准。一直以来,公司把美国Cree公
司的质量体系和最终工业客户的需求指标作为参考,业内的评价是,天科的产品与Cr
ee公司市面上的产品质量是相当的。
再从加工技术上来说,碳化硅也是最难加工的晶体,加工过程既有物理过程,也
有化学腐蚀过程,通过物理研磨与化学腐蚀双重影响,使它的表面粗糙度不超过0.5
纳米。据了解,目前全球做碳化硅晶片加工的公司不过几家,国内仅有天科合达一家
,无论从加工设备还是操作人员,天科目前独具优势。应该说,此关键工艺的突破,
也是公司核心竞争力的一大体现。
从目前状况看,天科合达2英寸6H/4H导电型碳化硅晶片已基本成熟,目前公司正
致力于3、4英寸碳化硅晶片的研制开发。此外,天科合达已开发出非掺杂半绝缘碳化
硅晶体生长技术,此类产品生长技术的优化工作正在实施。
曾江表示:“我们必须持续地做产品的研发,要保证跟上国际市场变化。2008年
,我们奠定了发展的基础,今年的重点是对市场进行有效开拓,同时进一步加强生产
能力的建设。”
记者了解到,天科合达今年在完成48台生长炉建设的同时,明年将完成更大规模
的主体工程建设。届时,天科合达将成为全球碳化硅晶片业界较有影响力的企业。
“从目前的情况预测,不出大的意外,在未来的2-3年内天科合达对母公司利润
应该会有一个较大的促进”,曾江的话语透出了坚定的信心。
回望5年前,天富热电围绕煤炭能源行业,结合公司热电基础产业,确定了以碳
化硅晶体、碳小球、丙酮酸等项目为核心的高科技产业。如今,随着碳化硅晶体项目
理想化程度的实现,从战略布局上将高科技、新能源项目作为公司的支柱产业成为天
富热电更为明确的发展方向。
分析人士谨慎看待项目短期盈利能力证券时报记者建业
对于天富热电碳化硅项目取得的进展,市场分析人士均表现得相对冷静,他们认
为,碳化硅项目真正走向市场尚需时日。
2月下旬,天富热电发布公告称,控股子公司北京天科合达蓝光半导体有限公司
所研发的碳化硅晶片项目取得了较大的突破。初步具备了批量生产2英寸6H/4H导电型
碳化硅晶片的能力。潜心研究了多年的碳化硅技术似乎就要走向应用,不过部分分析
人士对此却显得非常谨慎。
一些分析人士认为目前天富热电的碳化硅项目还有两个问题需要解决,一是技术
问题,根据当时公司披露的工程进度,原本应当在2008年底就开始有产品投放市场,
但到现在为止都还没有出来,这说明天富热电在技术和设备安装方面还存在问题。另
一个难题是产品价格,现在国际市场碳化硅的价格开始回落,如果售价低的话,当时
天富热电的盈利预测现在看来就显得太过乐观了。
公开资料显示,2008年年底时,2英寸6H/4H碳化硅晶片的价格大约是400至600美
元/片;而根据天科合达网站上的信息,该公司的2英寸6H碳化硅晶片价格为150美元/
片、2英寸4H碳化硅晶片价格为250美元/片。天科合达表示,该价格较国际同类产品
价格低60%左右。
一位北京的行业分析师告诉记者:“只有等到碳化硅产品正式推出以后才可能测
算产品对上市公司的业绩影响,但由于天富热电碳化硅项目产品价格波动和技术突破
时间的难以预期,我们现在没有办法知道碳化硅到底能对公司有多少贡献。”
目前,全球碳化硅晶片生产技术主要掌握在以CREE、II-VI、Dow Corning为代表
的少数几家美国企业手中,上述三家美国企业合计占据了全球90%以上的碳化硅晶片
市场份额。其中,仅CREE公司就占据了全球碳化硅产量的85%。据悉,CREE公司碳化
硅产品的毛利率一直维持在50%左右,最高时达到52%,但目前有所下降。
碳化硅晶片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但据了解,目前国内还没有多少企业处于碳化
硅产业的下游,整个产业链还未打通。因此,有分析指出,天富热电的碳化硅产品将
主要用于出口。
一位广州的券商行业研究员告诉记者:“许多碳化硅下游产业的设备、专利都掌
握在国外大公司的手里。我国公司对碳化硅的应用还很少,整个产业链的发育与国外
相比还有很大差距。因此天富热电的碳化硅研究在国内是非常超前的,但也正是因为
这个原因,天富热电希望从碳化硅获得高额的回报还需要相当的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