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日快乐变奏曲》观后感

标签:
生日快乐变奏曲 |
分类: 音乐 |
首先,这里是我所说的那个《生日快乐变奏曲》的视频,下文中所有的时间秒数都以此视频为准。
首先,这是一个相当标准的变奏曲,除了第一遍基本主题老老实实地奏了一遍《祝你生日快乐》之外,分别进行了巴赫版、莫扎特版、贝多芬版、瓦格纳版、维也纳圆舞曲版、新奥尔良版和匈牙利版
7 次变奏。我们一个一个来:
0:15 - 0:32,标准主题,不解释。
0:33 -
1:04,巴赫版。说实话听起来和原曲很像,大概因为生日快乐歌本来就很巴赫吧。这里使用了非常典型的八分音符连续复调进行的方式,外加巴赫惯用的离调和声,以及在
0:57 处开始的巴赫风格的旋律发展等等。
1:06 - 1:30,莫扎特版。无论是旋律的轻巧、中间声部的八分音符的同音反复、还是在 1:17 处的莫扎特式的颤音以及
1:27 处莫扎特式的终止式,都无不散发着浓郁的莫扎特的欢乐气息。
1:34 -
2:39,贝多芬版。这里突然转为了阴暗的小调调式,低音声部的强烈和弦加上进行曲般的小调式旋律,如此的苦大仇深必是非贝多芬莫属了。1:59
开始,旋律在不稳定的不断转调中发展,这是经典的贝多芬式旋律展开。2:04
处又出现了没有明显旋律的和声进行──这几乎在贝多芬所有大作品中都可以见到。
2:43 -
3:56,瓦格纳版。我对瓦格纳的了解仅限于知道他写了很多歌曲,所以不多评价。此段抒情的变奏段落与前面的贝多芬式的抗争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从一部变奏曲的结构来说非常的合理,也恰到好处。
4:02 - 5:00,维也纳圆舞曲版。虽然指挥同学说的是圆舞曲,但其实前半部分是两拍子的波尔卡舞曲。标准的节奏型( x
xx | x o
)和每句末特意加上的两个短高音。然后是突慢(4:17)──我已经没办法再更直白了,随便听一场维也纳金色大厅的新年音乐会就能找到感觉了。4:21
处是典型的施特劳斯圆舞曲式连接句,三连音转三拍子,圆舞曲开始(4:25)。开头便是维也纳圆舞曲的标志──不平均的三拍子节奏及音型。随后的弦律加花(4:27)和向高音方向的大滑音(4:29)也是在施特劳斯的作品中随处可见。4:43
的尾声也是施特劳斯的惯用手法。我估计要不是因为除了维也纳的乐团以外不会有打击乐配有猎枪的话,这里估计还会加上一声施特劳斯式的枪声以进一步烘托气氛。再加一句:熟悉施特劳斯作品的同学都知道,如果不考虑调性的话,施特劳斯各个圆舞曲中的片断完全可以随意剪接而仍然保持非常好的连惯性。
5:06 -
5:35,新奥尔良版。我不懂爵士,不多说。但我觉得连我这样的人都能听明白是爵士,风格的准确性没得说。
5:47 -
6:36,匈牙利版。这简直就是披着生日快乐皮的匈牙利五号。这是最后一次变奏,是变化最大的一次变奏,并再次使用了小调调式。6:06
处一开始就是贯穿了匈牙利五号始终的伴奏音型(包括大提的五度跳音及二提中提的切分)。6:20
处的回旋音简直和匈牙利五号主部的中段(ABACABA 中的 B)一模一样。结尾好在有了那么点区别,但仍然是那个意思。
总结:实在是太强大了,强大到让我这么懒的人出来写博客。无论是从作曲家风格的模仿,还是从本身变奏曲曲式的演绎来说,都是上佳的作品。
前一篇:Real Piano 小记
后一篇:Lion 初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