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李宁为什么不拿下"08北京奥运会合作伙伴"?

(2006-06-03 15:11:57)
背景新闻:
北京奥组委正式宣布了阿迪达斯将成为北京2008年奥运会合作伙伴。阿迪达斯将为北京奥运会提供包括志愿者、工作人员、技术官员以及火炬接力人员的运动装备。
这无疑将是一笔巨大的支出,但无论是阿迪达斯还是北京奥组委方面都拒绝透露有关商业数字。引人注目的是,作为连带合作,此次阿迪达斯还将为东道主国的中国奥委会提供运动装备,以及为参加2006年冬奥会和2008年奥运会的中国代表团提供运动装备。
阿迪达斯大中华区总裁桑德琳说,中国队的领奖服将由阿迪达斯提供,所有登上领奖台的中国选手都将穿阿迪达斯的衣服。在此前的几届奥运会上,中国队的领奖服都是由中国的李宁公司提供。

   最近在网络上看到很多网友在讨论这个问题,一个主要的声音是:作为国人引以自豪的品牌,这回却在自己家门口的奥运会上被ADIDAS抢了风头!事实确实如此吗?
   无论是国外品牌还是国内品牌,大家把08年作为一个确立自己行业地位的新坐标:
   对于国外品牌来说:借助北京奥运会的机会来扩大自己在中国市场的份额,提高品牌影响力,是非常重要的市场战略;而对于国内品牌来说,通过北京奥运会来向世界展示自己的形象,是国内品牌国际化的关键一步。当然,对于二三线品牌来说,08年本土举行奥运会,必定会带动整个体育行业的提升,存在巨大的市场空间。谁把握好08年,谁就占据了未来体育行业的一席之地!
   李宁当然清楚这样的深远意义,而且,毫无疑问,李宁是带着志在必得的信念去争夺这个“08年的奥运合作伙伴”资格。

   但是,今天的李宁已经不再是刚刚起步时的“李宁”,今天的李宁已经更具成熟企业的理智,更看中自己的未来规划和发展战略。让我们一起分析下为什么在与阿迪的竞争中,李宁放弃“08年奥运合作伙伴权”:
1、毋庸质疑,在李宁起步的阶段,赞助中国奥运代表团是一种非常有效的营销策略,当时人们并不是特别关注产品质量本身,而更关心是中国人终于穿着自己国家的体育服装品牌在世界赛场上扬眉吐气!可以说民族情结是人们支持李宁品牌的关键因素,也是李宁能迅速崛起的关键因素。但是,时过境迁,今天的李宁已经确立了国际化的发展目标,使品牌内涵更国际化而非民族情结是个非常重要的转变。可以想象,如果NIKE或者阿迪一味倡导本国化,就无法做到全世界的市场份额。我们要看到的是能让世界都接受的成熟的体育品牌,而绝不是仅仅被国人喜爱却无法征服世界的中国商标。基于此点,李宁并没有为了承担民族品牌大旗而不惜血本的去拼这个合作资格,李宁参与这个合作伙伴资格的竞争完全出于商业战略的考虑!
 
2、今天的李宁已经是香港联交所的上市公司,企业运营状况好坏直接涉及到股东和股民利益。投入多少钱去争夺奥运合作伙伴能够确保企业的良性发展?取得合作伙伴资格能够得到多少回报?这都需要严格的测算和分析。如果投入的费用超过预测底限,则不得不选择放弃!
   其实放弃也是一种明智选择—李宁不可以为了争夺这个奥运合作伙伴而倾其所有,不可以忽视自身发展的储备与后劲。这是对股东负责,也是为自己的良性发展负责。只有这样才能保证生产、研发、质量、渠道、物流等各个链条的稳定运行。
 
3、从资金角度来看,上面的新闻背景也介绍了,取得奥运会合作伙伴权利所投入的资金绝对不是个小数字,10亿人民币仅仅是个入门线,国内品牌也只有李宁有这个实力去参与竞争。但是,大家不要忘了,李宁目前还仅仅是国内的优势品牌,在国际市场还没有足够的实力。而阿迪则是国际企业,它的销售网络遍步世界各地。阿迪可以用自己在中国市场一年的利润去争取奥运合作伙伴权,而李宁则不能。如果李宁放弃了中国市场的一年的利润,则意味着放弃了全部!李宁当然不能够这样去做。
 
4、除了去争取“奥运会合作伙伴“的权利,李宁还有更多的选择去扩大自己的影响力!与NBA签约、赞助西班牙男女篮等都是李宁已经操作的项目。还有更多的项目去推动李宁的国际化步伐。正因如此,李宁没有去与阿迪血拼到底,而是选择全身而退,完全是“心中有数”的明智之举!
 
5、还有一点也很重要,通过阿迪取得“北京奥运会合作伙伴”的事件,也反映出:在北京举行的奥运会更注重对国际惯例的尊重,而没有采取政府干预的行为去左右形势。在“奥运会合作伙伴”资格的竞争中,组委会并没有对本土品牌“偏袒”或“政府操控”,最终“谁拿钱多就给谁合作伙伴资格?完全听从市场调控。而获得更多的资金,自然能够更好的去组织好这届奥运会。组委会显得更加务实!

   从以上几个方面,我们可以看出,李宁放弃“北京奥运会合作伙伴”的争夺,有其深刻的背景。网友们一定要从更深的层次来看这一营销事件!
退出“奥运会合作伙伴权利”之争好象说明李宁“败了”,但只要你全盘的来看这个问题,你就会知道,李宁的选择是为了更好的去赢得未来!
 
                                             李宁新浪俱乐部
          李宁为什么不拿下"08北京奥运会合作伙伴"? VS 李宁为什么不拿下"08北京奥运会合作伙伴"?
(以上文章并不代表李宁公司言论,完全是李宁新浪俱乐部原创的网络评论。仅供网友参考)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