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倍受国内外诟病的地震生命三角为什么适合中国国情

(2011-03-11 16:04:51)
标签:

杂谈

倍受诟病的生命三角为什么适合国情
  
  “生命三角是国际救援者道格·库普于1985年提出的避震理论——当建筑物倒塌时,屋顶会落在物体或家具上,使得靠近它们的地方留下一个三角空间;物体越大,越坚固,被挤压的余地就越小,利用这个空间的人免于受伤的可能性就越大。2010年3月以来,“生命三角”理论面临着极大的质疑。美国红十字会、地质调查局公开反对这一理论,与道格有合作关系的台湾民间搜救队也不认同。”以上资料来源互动百科“”。
  
  地震了,迅速找个个大、结实、抗砸的物体,如衣柜甚至是一沓堆高的报纸,卧倒旁边;天花板砸下后,物体周边会形成狭小的三角空间,挽救你的生命。
  按照理论创始人道格·库普(Doug Copp)的说法,地震中使用生命三角方法,可以获得90%的生存率。
  
  但这理论却倍受国内外诟病:
  诟病1
  美国红十字会“社区灾难教育部”前主管洛基·罗普斯博士撰文称,根据红十字会对地震的了解及政府部门的研究,地震时“躲在桌底”的传统方式仍然是最有效的。
  诟病2
  台湾民间组织“中华民国搜救总队”,他们曾与道格签订合作协议。其负责人沈贤龙迅速来电解释:“这件事我们很头大!央视播出道格的节目后,‘教育部’专门拿片子给我们学习。其实这种方法在台湾是不合适的,可以应用‘生命三角’的建筑,台湾大概早就没有了。”他表示,台湾建筑多由钢筋构筑,大地震中会弯曲成各种形状,很多地方根本就没有三角空间。
  诟病3
  2010年5月,美国地质调查局、加州地震研究中心、红十字会主页上的避震指引皆沿用传统方法。美国地质调查局网站“常见问题”一栏还有如此问答———问:什么是生命三角?答:是一种关于地震时如何寻找避难点的误导说法。
  
  为什么倍受国际诟病的生命三角适合中国国情?
  1、建筑质量:
  中国很多建筑沿用的是预制好的楼板,搭在墙垛上,地震来临的时候不仅有纵波,还有横波,就是日常的说法“抖三抖、晃三晃”,如果晃得厉害,这时候楼板就会产生错位,从一边的墙垛上吊下来。在汉旺和玉树都见到了这样的生命三角区,顶层的生命三角一般是在承重墙附近。被压的较低楼层,生命三角一般在屋内的坚固家具附近,甚至煤气罐附近也能形成。床下桌下都无法构成生命三角,会被直接压扁。
  对生命三角持反对意见的大多当地经济比较发达,他们的建筑结构很稳定,能抗8级地震,地震来临的时候,房子塌不掉也倒不了,需要担心的伤害来自屋内其他物品在晃动中产生的碰撞。所以他们在当地会强调寻找遮蔽处。而我国大多地区,因为经济情况的差异,建筑质量的差异,至少在20年内,还不适合采取他们避难方法。
  结论:根据不用的建筑质量要采用不同的避难方式。在美国一般地震很难震垮房屋,你不用担心被压在屋子里的危险。躲在桌下是为了避免被周围散落的器具弄伤,桌子相当于是个更大的安全头盔。在国内,你首先要考虑的是自身所处的建筑情况,然后采取不同措施。如果来不及,就默认国内的都是豆腐渣,找三角区。
  
  2、官员和专家的下意识:
  生命三角所以在民间会得到普及,中国官员居功甚伟。
  根据广东省地震局相关人员在每次震后所说:“据报道,‘生命三角’理论有实验为证,与传统避震方法原则上是一致的,区别在于新方法不主张躲在桌子等支撑物下面。新方法是有道理的,我们赞同在避震时采用新法原则。”
  没有比官员和专家更清楚中国建筑质量问题了。前段时间有个谣言“动车的总工程是都从不做动车”。切记,这是谣言。中国官员是有负责一面的,他们了解中国自身的建筑质量,并且下意识的知道当灾难来临的时候,提醒不明真相的群众应该采取什么样的安全措施。下意识是个很奇怪的东西,但它往往指导着官员的真实想法,只要我们确定这是真实的就足够了。
  结论:官员和专家的"下意识是"个好东西,通过它可以了解事实、判断真相。
  
  生命三角参考资料:互动百科 http://www.hudong.com/wiki/生命三角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