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转载]蓝天救援队黔东南洞穴找水纪实

(2010-03-24 11:04:22)
标签:

转载

      2010年3月19日,在网上发现一篇贴子,题目是:[救灾]哥不是在探险,哥只是在寻找水源(附图+求助)》。  看到此贴后深为当地老乡生活的艰辛而痛心,我们能做什么呢!求助里说需要探洞技术人员把水洞的情况探明,蓝天救援队在北京有探洞队,有很好的探洞专家支持。但是远水解不了近渴。蓝天在贵州有一支贵州蓝天救援队,有很多朋友是搞探洞的,所以研究后认为可以帮上忙。就回贴,说可以提供帮助!当时联系了贵州队友大漠孤雁,让他们也帮忙联系贵州洞协的朋友一起去把水源找一下。晚上发贴求助的小欧(化名),电话联系到我谈了基本情况,决定提供帮助,于是19日晚大漠孤雁先坐K233次去凯里然后转道谷陇镇,与小欧和杨书纪见面协调此事,第二天上午10点,大漠孤雁顺利到达并与杨书记见面。贵州洞协的丛林猫等三位朋友也在下午到达村里,并开始探洞,当晚连夜把洞探完。很辛苦!!! 

 

      大漠发的帖子:http://www.chinaera.org/bbs/viewthread.php?tid=7355&extra=page%3D1&page=1

 

      基本情况:三级台阶,落差161米,其中第三级上有三百米长的横洞。其他每级三十米左右。洞底为小型暗河,水流量不大,最深处应该在一米左右,一般几十公分。洞协建议把流向右测的水堵一下,用水泥围一半或三分之二,这样水位会抬高。谷陇现在只是出现饮水困难,村民不想等、靠、要,想利用自己的能力解决水的问题,想明年多些收成,现在正是水稻育秧的时间,错过了就只有挨饿了。

  政府意见:县里去了一个副县长,对帮忙行为很感谢,肯定。也认为用水泵取水成本太高,如果到困难的时候,可以派水车保证人畜饮水。  
  村里意见:村里会商量一个计划,看取水的方式和预算。另外一个村也缺水,有个洞。但那个村说得请示镇上才决定是否下洞。看到村里不积极救援队返回。  
  救援队建议:看了洞内情况图,感觉如果用水泵取水,成本和人力以及后期维护的费用太高,可操作性差。用人力物理办法取水,设计中。 
  中国紧急救援联盟蓝天救援队做为一个民间公益组织,可以做为协调平台帮忙处理好此事,由于我们水平有限,过于专业的东西,希望能集思广益,有更多的专家来出出主意。大家一起把这事做好,贵州方面的协调工作我们可以做。有朋友打电话要求捐款,我们肯定不能出面组织此事,请新浪或其他组织出面比较好,而且在最终方案出来之前捐款是盲目的,没有意义!

 

     我的电话:13717939962     蓝天救援队公益救援热线:4006009958

 

 

       以下是贵州队友大漠孤雁发回的前方信息:

 


 

    黔东南是每年都要去的地方,印象中山青水秀,风景如画。尤其是出凯里往郎德、西江苗寨的路上,一条蜿蜒的小溪伴行于公路两旁,清澈见底。路边不远就是一个个自然村寨,掩映在翠竹碧水之中,处处都是绝妙的山水画。村民皆热情好客,自酿的米酒醇香甘甜,我第一次进苗家就醉倒了。

    一下午都在关注这个帖子,并且和当地探洞的朋友联系约好了时间。到晚上终于和楼主小欧电话联系上了,收拾停当已近11点,正好可以赶上凌晨的最后一班火车。
午夜昏黄灯光下的车站

 http://s6/middle/64923f89t8249507c70b5&690


这张是偷拍的,早上7点刚起床,忽闻隔壁铺位一声“我KAO”,扭头一看,声音是从一“现代”和尚嘴里发出的,何谓“现代”。瞧人耳里听的是iphone,手里拿的是三星,比我手上的行头强多了,呵呵。

http://s13/middle/64923f89t824951967b7c&690

 


一路上的绿色还可以,没有象网上有些煽情的图片形容的那样,仿佛进入沙漠边缘了。只是路过这大桥的时候,还是可以看出些许痕迹,河面明显缩小了许多,露出了两岸的涨水线。昨晚和六盘水探洞的朋友聊天,他这几天也在帮当地老乡探洞找水,六盘水乡下缺水也挺严重了,接水的水桶往往排除三四十米远。

 http://s6/middle/64923f89t82495283e595&690


凯里到了,下车在站门口就有公交车,司机很客气,问了路,要坐1路车在“监狱路口”这站下,有去谷陇镇的车,坐满人就开。但是火车站门口1路车有两辆,都是环城开,但估计方向正好相反,我随便上了个车问路的时候司机指点说要坐另一辆。

http://s7/middle/64923f89t8249534a3316&690

 


转车时和小欧联系,她还在县城等早上要从贵阳出发的陈大哥,我先问了里长村杨支书的电话就上车。坐车出城发觉是往私秉方向走的,一路上尘土飞扬,这条路05年去杉木河玩漂流的时候开车走过,当时都已是柏油路面了,不知道是否和天旱有关。

 

 http://s6/middle/64923f89t824954b85425&690

直到车行1个多小时后路面才干净,路边的油菜花也才找回些许当年的景致

 http://s8/middle/64923f89t824955c39207&690


车过旁海大桥,依稀记得好像听谁说过这是阿幼朵的老家,没考证过,现在更没心情了。桥下的水面缩减了三分之二,裸露出大片的河滩,所有的小船都靠在岸边无法行航。

 http://s2/middle/64923f89t8249569f8881&690

  

    以下是贵州洞协丛林猫拍的照片:  

 

    洞内的草图,此洞落差161米,有三级台阶,下边有一个三百米的横洞。最底是地下河,水流不大,最深处也就一米左右,一般几十公分。


http://s4/middle/64923f89t82495c24e7c3&690

http://s3/middle/64923f89t82495d2fe3c2&690

http://s10/middle/64923f89t82495d5d9a09&690

http://s4/middle/64923f89t82495d8b6c03&690

http://s3/middle/64923f89t82495daa0232&690

http://s15/middle/64923f89t82495dd7bdde&690

http://s11/middle/64923f89t82495e05835a&690

http://s2/middle/64923f89t82495e14c311&690

 http://s12/middle/64923f89t82496627424b&690

http://s3/middle/64923f89t824966738782&690

http://s10/middle/64923f89t8249669203d9&690

http://s13/middle/64923f89t824966b0a09c&690

http://s3/middle/64923f89t824966de4e52&690

http://s5/middle/64923f89t824966fcf184&690

http://s11/middle/64923f89t8249672ab09a&690

http://s5/middle/64923f89t8249675860d4&690

http://s11/middle/64923f89t8249691aeb2a&690

http://s13/middle/64923f89t82496957e9cc&690

http://s15/middle/64923f89t824969765e6e&690

http://s7/middle/64923f89t824969a43426&690

http://s16/middle/64923f89t824969e1423f&690

http://s6/middle/64923f89t824969ffc8a5&690

  

 

      希望有水利技术方面的专家,给提供一个合理的取水方案!

 

    大家一起想办法,征集取水方案!这件事具有代表性,有一个好的方案出来,其他村可以效仿,这样更多的人会受益。而且还有一个想法,教会当地一些村民探洞取水的基本知识,让老乡开展互助自救,保证老乡的安全是最重要,不能为了找水,而牺牲了生命,上周已经有一起这样的事件了,一个老乡下洞取水,再也没上来,简陋的工具随然也能下洞,但安全性总归是很差,真的出现危险,可能一个家庭就毁了。探洞的装备老乡买不起,但也没多少钱,有些说过要捐款的朋友可以直接买几套装备,送给老乡。至于辅导他们安全探洞掌握技术和装备的使用,蓝天救援队可以协调做此事。

 

http://s11/middle/64923f89t827f72ff759a&690

 我们都是来自于民间,本身的力量很弱小,但是有千千万万个我们就会汇聚成江河一般的力量。 蓝天救援队做事是做体系性的东西,解决一个点的问题,所耗费的资源其实可以做更多事,在贵州有很多情况类似的山村,他们缺水,山上有洞,里面大多有水。怎么把水安全的引上来,是个普遍性的问题! 再也不能出现http://news.163.com/10/0322/22/62DNL5SC0001124J.html 这个贴子里发生的悲剧了。希望通过此次找水,第一、引起社会关注,帮老乡解决困难。第二、拿出一个可以推广普及的好方案来,帮助更多的老乡,展开自救互救。这才是最重要的,在四川抗震中被救出来的人,有80%以上都是地震的前两天自救互救出来的。靠自己,既然生在这片土地上,就要有面对苦难、战胜困难的勇气和智慧。相信我们的同胞,他们一定会度过难关。
    
     看后期老乡的需求,如果旱情继续的话,应该给他们筹一些探洞的装备,先保证了自己的安全,再去找人。简陋的装备也能找到水,但他们牺牲的是安全,这对一个家庭来说太重要。每个人的生命都是宝贵的!! 装备使用和探洞技术如果需要也可以安排这方面的培训。
  
  
   我的电话:13717939962 蓝天救援队救援电话:4006009958
  有好的建议请及时联系我或阿离湛。谢谢!

 

             

                                                                          http://s5/middle/64923f89t82497768e024&690

 

                                                        蓝天救援队  远山

0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