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宗宁:团购O2O转型的三种模式

(2015-02-06 14:14:10)
标签:

杂谈

宗宁:团购O2O转型的三种模式

在美团和点评掐的一地狗血的时候,很少有人会注意到当年的团购第三窝窝团已经悄悄提交了自己的上市申请,如果上市成功,会成为2015年中概第一股,更重要的是,这可能是当年团购大潮结出的唯一上市果实。

这个故事讲起来可能是很长的一个故事,就在刚不久参加的视频创业节目“一见”我刚刚讨论了O2O包括团购在内的一些问题。坦白说,团购模式我一直说是没有未来的,这包括团购模式的美国鼻祖groupon,也再开始转型电商。当然,我对O2O的判断也类似,毕竟O2O这个词当年被创造出来,就是为了区分以本地生活服务的团购和淘宝聚划算那样的实物团购的。其核心命门就只有一点:毛利。本来一般的毛利被团购削去几折后又提成一折,直接导致了合作商家利润大幅下滑继而导致服务下滑,最终损失的不但是利润,还有自己的品牌和定价。而O2O的天然复杂性和不可控性,导致了其品控质量总是差强人意的。而美团则陷入这个规模泥潭中无法自拔,扩大扩大再扩大,盘子越大,管理成本越高,毛利没有起色,就毫无未来可言。这和点评还是有很大不一样的,大众点评我认为是一家媒体公司,团购只是其变现的手段,类似媒体特权。所以,现在大众点评的日子好过一点,而美团则因为彪悍一点,也雄霸一方。其他团购基本都已经花果飘零了,谁都没想到当年高举高打收购地方团购的野路子窝窝团可以走到今天申请上市的阶段。

这其中的道理其实还是很容易说清楚的。目前O2O唯一的机会目前看在于2平台的建立,我之前服务的国内最大二维码服务公司上海翼码一直保持高速增长,而且一直高盈利。他们的做法和今天的窝窝很相似,他们做的就是二维码验证平台,通过发码服务赚钱,你使用的包括加油票、电影票、麦当劳套餐等二维码凭证多半都是他们家的产品。最大的特征就是,他们不靠让商家打折来获得收入,而是仅仅提供平台服务,让商家可以自己完成数字化营销,换句话说,就是让商家自己用他们的平台可以自己做团购这样的营销。这个逻辑是我目前认为O2O最有可能成功的逻辑。

团购对整个生活服务领域最大的贡献不是打折,而是把很多无法标准化数字化的产品标准化和数字化了,比如用套餐的模式结局了餐饮领域的产品标准化。而团购网站最大的问题就是管的太多了,不但管产品标准化,还要提供流量和客户,在没有高毛利的支持下,这种模式必然是泥潭。如果把模式变轻,只帮助商家提供标准化服务和传播渠道,让商家自己通过各种手段包括微博微信人人QQ等途径进行宣传和促销,无疑会让自己好过很多,可复制性更强,运营成本也更低,平台服务收费的最大好处就是随着用户的增加,平台的成本会显著降低。而团购模式则显然是一个劳动密集型行业,效益和规模是同比增加的。

窝窝团这种转型我是非常可以理解的,因为这显然是因为企业创始人的背景的原因。美团的王兴是互联网出身,打法追求就是规模速度。大众点评的张涛沃顿商学院科班出身,更强调模式。而窝窝的徐茂栋则是传统零售企业出身,曾创立非常成功的山东齐鲁超市,以及被分众收购的传媒公司,考虑问题更多的还是从企业自身需求出发,背景的不同,导致了三个人走上了不同的发展道路。这里需要一提的是,点评的团购能力比美团是差很远的,但点评的媒体属性太强了,团购几乎是点评的天然变现方式,在和美团的竞争上模式占了很大优势。而窝窝目前则再走平台化之路,虽然目前还没有做到盈利,但平台模式一旦搭建成功,其后续市场复制效应会非常明显,类似淘宝三年免费打败ebay一样。美团则不断的寻找增长点,包括成功的猫眼电影和另一个泥足深陷的外卖,这有点小米手机的意思,不许不断的开拓领域和疆土,才能保证不断的增长,但稍有差池决策失误,则有可能吞噬掉主业的毛利。

这三个模式代表目前中国团购模式转型的三个方向。我看好最轻的。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