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杂谈 |

最近看到陈年对凡客的反思很火爆,之前大家都喜欢成功的例子,现在大家都喜欢看这种失败的例子。这篇文章里面有一句话被一个黑媒体提出来作为主题我觉得特别有意思“陈年口述凡客过往:我曾经生产出的服装都是垃圾”,不知道为什么看到这句话我就脑补了雷军。
凡客之前的成功,从宏观大环境来看,是赶上了屌丝文化的爆发,换句话说就是80后二十来岁的时候,选的代言人也正好贴合了这部分人,凡客体也代表了这种文化,而凡客不过是文艺版的屌丝罢了。如果我们不考虑企业运营的任何原因,单说用户的话,凡客也该衰败了,你不能指望我们这帮当年的屌丝三十多岁还穿29块钱的衣服吧。而现在的90后文化,已经不再是我屌丝我骄傲了,而是土豪我们做朋友吧。凡客的陨落,从文化上讲,就是屌丝文化的式微,韩寒已经是国民岳父了,不能再装屌丝逆袭了。
但从公司层面来说,凡客的失败则是典型的互联网项目失败。在抓时机和风口以及起盘操作上,凡客都是没有问题的。问题只是客单价太低了,很快就遇到了行业天花板,为了保证增长率,就不得不扩品类,扩品类就会稀释品牌,本来大家觉得你是个卖衣服的,你非要去卖水壶手串。然后又开始做特卖,给其他品牌的产品做渠道,彻底去品牌化。当然,很快就会发现,这又是错误的做法,凡客本身不是流量大户,玩不起这种流量电商,只好回头接着做品牌。只是中国好声音虽然火爆,但人物代表性显然无法和韩寒、黄晓明相比,你要是把杨坤弄来代言还能呼唤一下80后,弄一批60、90后的选手最后只能是一个诉求涣散的局面,然后,就只好推倒重来,开始走小米的单品模式。
凡客最后的投资里面有很大部分是雷军来江湖救急的,最后完全模仿小米去做产品,做衬衣,开发布会,我不知道是为了表达感激还是致敬。至少我认为凡客的品牌建设是时代性的符号,远比小米要做的清晰和明朗,并没有什么值得向小米学习的东西,如果一定说有什么不足,那就是客单价太低了。以至于没有办法通过降价来持续释放势能,刚看到小米399的4G手机备案,从1999一直沉到399,这中间带动的势能还是很客观的,可惜凡客一出来就只有29,现在则想去做99,299,上坡比下坡恐怕难太多。类似的案例是京东从卖家电向卖书下沉,就远比当当从卖书往卖家电上爬要舒服多了。
凡客现在的道路是不得已,但很遗憾,依旧不正确。服装的核心是款式、面料、价格,核心的是款式,像手机一样做单爆款,是很奇怪的事情。服装电商最重要的一点就是不断上新款,另外重要的一点就是去库存。从这个角度讲,凡客离优衣库的差距是光年计的,因为主要的店址选择、陈列、店员等方面电商是完全没有,全拼产业链和品牌,凡客还是毫无优势,靠单品也许还是可以卖一下养活三百人的团队,但火爆是不太可能的,销售额恐怕也无法再现当年之勇。
这些问题,有些陈年知道,有些陈年不知道,但是他知道的也并没有说,虽然这已经于事无补,但他确实别无选择。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