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杂谈 |
在上周末,我去深圳参加了龚文祥组织的电商千人大会,之后又参加了大熊会的华南会,然后去逛了逛香港,最后一天则去熊友的公司做了一个小聚会。这些活动给我的感受还是很深刻的,其实昭显了一个结论就是,价值时代的来临。
龚文祥的千人会组织的非常成功,整个组织者不过三个人,花了大概七万块钱,是由龚文祥本人出的,去的业内大咖很多,基本都是自费,没有接待,没有车马费,秩序总体上井井有条,参加的人也极少退场。在微薄上有大量的直播和转发,最后形成了很好的传播效果。对其本人的价值提升,也远高于付出的七万元成本,而我也自费参加了演讲,反响还是不错的,看似花了钱,但也收获了差不多微薄上近五千的粉丝,和几十个新会员,收入不但完全盖住了成本,反而收获颇多。
会后我去参加了大熊会的华南区聚会,这个活动我基本也没有操心,会员差不多到场一百多人,来自深圳、广东、广西甚至四川,有熊友负责组织接待提供场所,有人做了T恤衫,有人印了我的文集,有人赞助了很多奖品,整个活动也是非常热烈和活跃,我也分享了很多新的内容,以及解答了差不多五十个问题,脑力激荡啊。
你最后发现这些活动的最大特点就是,不需要像其他的培训或者组织一样,去忽悠什么老师多么多么牛逼,内容多么多么厉害,然后报名参加什么的。基本都是自发自动自觉而且参会者都努力奉献了很多,其原因都只有一个,就是大家都要在这里获取价值,大家也知道自己来这里一定可以获得价值,这是一个信息对称后的结果。而不对称的忽悠空间会越来越小,同时社会化传播的价值也越来越大,一个大的圈子和一些小的社群成为一个行业的构成,有水平的人会逐渐聚拢,忽悠和装逼的人则会被逐步边缘化,这也使得行业越发的清晰和透明。
之后去香港,得到了香港熊友的热情接待,让人感觉粉丝多了真幸福。这位熊友做了一个项目也是收到了我文章的启发,从产品角度去改造一个领域。他本身是做咖啡的,后来设计了一个冰咖啡的产品,包括一个带过滤网冰咖啡杯(日本进口)和一包调配好的咖啡。你只要把咖啡倒入滤网内,然后加冷水,放冰箱,就可以获得一大杯冰咖啡,可以喝两个星期,或者八咖啡杯。口感非常纯正,也特别适合那些爱喝又不懂咖啡的香港人、澳洲人什么的。这其实是一个互联网思维的产品改造,一次性解决了你喝咖啡的全部需求,不是单纯的卖咖啡还要让用户自己烧水煮过滤,比速溶还方便。我还是挺看好前景的,分享了一下,结果圈内反响热烈,也许能在朋友圈掀起一个类似柠檬杯的高潮。
最后一天去一个做智能摄像头的熊友工厂做小交流,也做了两个策划的案子。一个是智能摄像头的营销,这个产品直接卖给客户还有些困难。我说能不能做一个安全保姆,和家政合作,让家政公司也推出一个安全保姆的服务,让保姆自行带着智能摄像头去雇主家里服务。这样雇主就可以随时监控保姆的行为,杜绝虐待孩子什么的事情的发生。Ps:这个摄像头是连网的,通过app可以由限定的四个人去看视频的直播,也可以录像存储在本地,不会泄密。这其实是通过一个产品对另一个产业的升级,而通过这个产业的升级来反推这个产品,是一个商业模式的创新。
第三个小案子则是给一个做自有品牌卫生巾的小伙子做的,他们做的卫生巾质量不错,但是因为价格较高,女性用户换用的动力不足。我说那你们就搞一个pads a life,爱她就呵护她一辈子,就是送一辈子的卫生巾给她拉,一次性付款9999元后,公司会按月送这位女性卫生巾,这里面还会涉及到一个经期管理软件,可以和这类软件合作或者自己做。这样不需要很多用户,就可以获得很好的现金流,而男性买单后,女性也就无所谓自己的选择了。这个模式要比rose only还是要好很多的。这是一个营销模式的创新。希望他们能够成功。
后来有朋友圈达人找我说,大熊,你玩粉丝营销真是玩到了极致,能不能指导一下我们应该怎么做。我跟他说,你们就是做的太快了,慢下来做做价值就好了。你做了一千万价值,收了一百万,大家都会夸赞你,你做了十万的价值,却收了一百万的培训费或者会员费,最后口碑越来越惨也是正常的。
在信息越来越对称的价值时代,就只能靠本事吃饭了。之后我会慢慢整理一套新的课程出来,就是大熊品牌策划思维,系统的整理一下我的策划思路,相信会很有价值。

加载中…